先做個自我檢討啊,這東西原本應該是過完春節就整出來的。
當然,雖然昨晚收工了。
但畢竟涉及商業機密,我不能原稿貼給大家。
啊,畢竟可供選擇的方式也很少——
奧秘克絨狂轟亂炸之下,廣州、深圳、東莞、中山這些個地方日子是真的不好過。
不過這人吶,就看你跟誰比。
想想我的同事,被封印在上海的長三角轉移中心的鄧主任。
所以我們呆在大灣區的這些人還是應當感恩時代的。
砍掉總庫,我從2021年的貨單里頭,遴選了200份轉移企業商機做數據盤。
是的,各位可以尊稱這個數據盤為——
OK,脫敏以后給各位瞅瞅總盤
說明一下啊,首先“產業類目”這詞兒,是個一廂情愿的東西。
純粹就是招商工作者折騰出來的。
企業生產產品,他是為了賺錢。
人家不可能說“我的企業要匹配為某某產業門類,所以除此之外的活我都不干?!?br/>這個世界應該沒有如此腦殘的企業家。
你比方說一個生產無線鼠標的廠子。
你說它應當歸類于“電子信息”?還是“塑膠制品”?
之后你發現這廝的鼠標竟然不是上5號堿性電池的,丫居然是鋰電充電,好了,那他是不是還應當歸類于新能源板塊?
所以講“產業類目”這個魔幻主義東西,跟企業是無關的,只是各個地方政府,出于招商工作管理的需要,人為的進行一種定義操作,而這樣的操作,在我們承接產業轉移的過程中,肯定是無法做到100%匹配。
因此,方便各位讀盤,關于上面這個數據表,說明一下。
1、“廠房”代表企業提出租、夠標準廠房的需求,統計單位為“萬平方米”;
2、“土地”代表企業提出拿地自建需求,統計單位為“畝”;
3、“投資”代表企業提出的投資強度,統計單位為“億元”;
4、為統計方便,上表中相關產業歸類進行了整合:
(1)“航空航天”、“工業機器人”、“五金”歸入“機加”;
(2)“3D打印”、“冶金”、“再生資源”歸入“材料”,但如果是電池類回收再生項目,歸入“能源”;
(3)“化妝品”、“護膚品”、“生物醫藥”、“醫療器械”合并歸入“生物”;
(4)“電動車整車”歸入“能源”;
(5)“制鞋”歸入“紡織”;
(6)“飲料”歸入“食品”;
(7)“造紙”、“包裝”歸入“印刷”;
(8)“物聯網”、“元器件”、“線纜”歸入“電子”;
(9)“LED”單指照明板塊,液晶屏雖然也使用LED,但歸入“電子”;
(10)“家具”、“建材”合并歸入“木業”;
(11)“服務”單指現代企業服務業。
5、2月份大部分是春節假期,少量商機采集并入3月。
認識我的人都知道啊,我們大灣區、長三角兩個轉移中心呢,是做的定向購買服務,并不是說這兩個城市群全部的轉移需求企業我都要接觸,我們只針對簽約合作的區縣進行產業輸送,因而在我們的盤點里面,大家會看到,基本上都是第二產業。
掰著指頭一數,2021年最強勢的六個板塊,就是這伙人了。
電子、能源、機加、塑膠、生物、紡織。
大號“桃谷六仙”。
事實上拋開這個“精選200”,而從去年的全盤數據來看,采集、撮合、落地的最集中板塊,也就是這六位。
為什么領頭的是他們六個,而不是別人?
我們嘗試做了一個比照參數指標來闡述這個問題,先弄個標準模板給大家瞅瞅啊。
承接轉移,八極依存
大體就是這么一回事。
之前說了,這個是模板,所以你們看到圖片就像是一塊均勻切分的月餅……
為啥我會聯想到月餅??
嗯,那個,熟讀原著的朋友們應當還記得。
“桃谷六仙”擅長“手撕”,他們不會這樣均勻地切月餅。
所以接下來的篇章里,我們著重將要考察每一位大仙的手撕技藝。
是的,不同的大仙,他們撕出來的模塊是不一樣的,這對于承接地政府來說,也面臨著不同的考驗與糾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