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睡前,例行檢閱手機庫存。
主要是歷史遺留的麻豆文件之類。
驚奇的發現某一集的場景比較特別。
男主和女主用的那張床并非凡品,竟然是——
好吧,帶著對麻豆一線員工床上功夫的敬仰之情,開啟我們今日的盤點“機加類”。
你們不要覺得太恐怖,就這,還是我進行了野蠻合并之后的結果。
舉個例子吧。
你們看占比最大的這個“精密五金”的分類。
什么叫做“精密”?
很簡單,出不得一點兒差錯的,就叫做“精密”。
比方說這里面有一家企業,是軍工訂單供應商,專門給直升飛機做緊固件、連接件的。
你說,他的容錯率是不是零?
這里面還有一家,給某國外品牌做代工的,生產機械手表。
臥槽這東西,太費眼,你說那小針芯、小齒輪啥的,它們能不“精密”嗎?
就這倆企業,都是精密五金,可一個在天上,一個在手腕上,你說,這倆“同類企業”它的經濟指標能相似嗎?
我常說,“機加工”它就根本不是一個產業分類。
比前面兩輯簡直差遠了,那個“電子”、“能源”雖然也是包羅萬象,但不至于這樣完全不著邊際。
所以呢,你像機加工的統計表頭……也貼一小塊給你們看看吧。
老實說啊,只能點對點分析,完全沒有什么統計學的價值。
那咱們今天就換個角度,不去看統計,扯點兒行為學的東西吧。
畢竟,今天考究的是床上功夫。
首先一點我們看到和第一輯、第二輯相比,有一個明顯差異的地方,就是標準廠房的需求方式。
之前無論是電子類企業,還是能源類企業,希望租賃廠房的,總體都占到了七、八成。
在一些熱門的子分類里面,甚至高達90%。
而今天我們盤點的這些機加工企業,他們“購買”廠房的意向幾乎和租賃持平。
政府開心,玩工業地產的開發商也是非常開心的。
你看看,這練床上功夫的,就是比那些耍嘴皮子的企業實在。
老實說啊,我大體發現,在機加工這個篇章里,越是想“買”的,它的稅收卻并不耀眼,有些甚至還略顯狼狽。
我知道各位想說什么,但我想先把他們的故事講給你們聽。
這個故事來自苦大仇深的東方。
長三角城市群。
這個地方搞機加工的企業,比大灣區多。
譬如,有個以熏臘火腿聞名于世的城市:金華。
那么他們的苦逼故事延續了過多久呢?可能光是貼2021年的照片您還沒有太多切膚之痛的感覺,所以我又打開度娘,盡我所能找到了一個相對久的起始點,一張2018年的圖圖,來,貼給您各位瞅瞅。
圖片里的“義烏”是金華轄下的縣級市,你就把它當個縣城即可。
你走在這個城市的工業區,隨處可見那種大氣磅礴的企業廠區,門口還立倆花崗石的貔貅,吞吐日月精華。
然而這個血淋淋的紅色大牌子就跟衛生巾貼你腦門一樣倒人胃口。
這圖我找的是2018年的,那您就退一步來假設,這么個缺德事情它就是從2018年開始的,您算算,到今天,他們每年一折騰,這都多少年了?
換了你是什么“D類企業”,你受得了受不了?
限水!
限電!
通告天下:該企業承租有風險!
這得多大仇?
去年長三角轉移中心的飛哥,駕駛著他新入手但是空調莫名其妙故障的別克轎車,把我拉到金華這座魔幻城市實地跑了跑。
順便打了第二針新冠疫苗。
走進這些企業一探究竟。
實話說啊,也不是什么污染大戶,更加不是什么生意做不下去瀕臨倒閉。
就算是瀕臨倒閉,那也是這姨媽巾給鬧的。
我就問了,那你們為啥被貼了這東西呢?
“畝產效益評價”,這是殘酷的內卷啊。
被我走訪的企業,他是自己拿地建設的,用占地面積乘容積率,換算單平方米稅收,也有兩三百多塊錢。
不算是忒高吧,但是在我們中西部省區的很多縣里面,他是早就超過了入園門檻,并且可以談一談租賃標準廠房的“三免兩減半”優惠政策的。
然而在內卷的金華,人家不給你畫什么標準線,每年就他娘搞競賽似的。
弄得企業每年要給稅務人員拉關系請吃飯。
你不要以為我說這些是行賄送禮想逃稅啊。
恰恰相反,人家是要去交稅的。
“主人主人,求求你,讓我多交一點兒稅吧?”
臥槽,求著人家稅你?你特么是SM傾向嗎?
稅管是公務人員,人家每年有任務指標的,比方說今年的稅收任務分到你頭上是300萬元。
快到年底一看,嗯,320萬都收上來了。
趕緊,打住,別再收了。
不是說你多收了有沒有什么超額完成任務獎勵之類的。
本來公職人員就算有這種獎勵也是隔靴搔癢。
關鍵問題是,我特么要是肆無忌怛的超額完成,那明年上級就會給我下400萬、500萬的任務。
我干嘛要跟明年的自己過不去?
我特么舒坦點兒每年收個300萬,多出來的閑暇時光帶娃逛街撩妹兒豈不更好?
然而企業可不是這樣想啊。
你任務完成了,可是具體到我這一家,今年還只交了這么點兒稅,這一排名算下來,我就是D類企業啊,到時候一張七尺見方的衛生巾往我廠子門口一掛,限水,限電,還要通告世人我是個垃圾?
拜托您,再多收咱100萬行嗎?
這就是一些稅值相對不那么耀眼的長三角機加工企業,在轉移的時候,為什么提出要買廠房的一個心里因素。
他怕煩。
在內地中西部地區,一旦獲得產權,你就是釘子戶了。
生意做得好不好,自負盈虧都是自己的事情,不是那么容易清退你。
你也省得心煩。
當然這里也就看出來了,長三角城市群對傳統的,相對落后產能的排擠,其手段之辛辣。
那,另外還有一個因素,就是跟金融相關了。
一個實體企業,他的金融需求,我跟你們講,只要去生產車間看看他的原材料你就啥都明白了。
因為只有“進貨”,才是你的“經常性缺錢理由”。
你才要找人借錢。
別的什么項目貸啦、開發貸啦、裝修貸啦、按揭貸啦,都是一次性的幌子。
你看看第一輯的電子廠,再看看第二輯的鋰電池廠,這些人進貨的原料都是些啥,都有多大的量?
所以他們不急,租個廠房把需求提上去,政府還要絞盡腦汁給他們搞擔保流動資金貸款。
可你回過頭來再瞧瞧這些做機加工的。
鐵、銅、鋁、鎳、鈦、銀……
我去,你告訴我,哪一個不是硬通貨。
你電池廠一個標準大桶的電解液可以生產多少枚鋰電池?
你再看看人家五金廠累死累活一皮卡車的銅板才能壓鑄幾個標準件?
所以你想吧,機加工企業對供應鏈的訴求。
他等不起你什么金融創新,什么擔保,什么第三方配資。
人家懶得跟你聒噪,索性買下廠房的不動產權,自己去銀行直接抵押辦貸款去了。
而承接地政府要是,能幫忙把他一本棟證,按樓層或者按房間切割成N本小證,企業會感恩戴德,無上欣慰之至。
至于稅收,機加工這個板塊沒什么好講的。
之前說了,他就不是一個行業分類,雜七雜八的相隔太遠,做不同生意相差太遠,你去算平均值沒任何含義。
就算是子分類也一樣。
你比方說“模具制造”這個子分類。
那你要看它的模具具體是用來干啥啊。
還是長三角城市群,同樣都是在浙江省,一個臺州黃巖,一個金華義烏。
倆都是一堆做模具的老板。
黃巖的模具廠,大氣,那模具城弄得跟一個鄉鎮的規模似的。
企業也是一個個虎踞龍盤,停車場都是修在屋頂天臺上面,走進去一瞅,十米層高,超重行吊,機器設備的轟鳴如同戰鼓響徹天際。
像不像汽車廠的生產線?
答對了,人家就是給汽車配件生產模具的嘛。
回頭你再去義烏模具城瞅瞅,就特么一個工業地產項目而已,百多畝地皮上建的標準廠房,我沒有細數,但一眼望去,容積率起碼2.9。
具體的那些模具廠,怎么說呢?
你早晨起床,下樓吃早飯的包子餛飩門店有多大,他那“一個廠”就有多大。
規模是卡哇伊了點兒,但是五臟俱全。
中走絲,慢走絲,離子噴砂,真金淬火。
他們是專門給義烏小商品,各種網紅爆款貨生產模具的。
你說吧,這倆經濟指標能一樣么?
回過頭來,我們看一下八極依存。
每一輯的盤面都不一樣對吧。
首先“硬件”需求提高了,承接地政府的廠房到底是怎么蓋的,這個很有講究。
有的人會說了,我知道,看行吊承重,3噸左右的可以進框架結構廠房一樓,5噸以上的還是去鋼結構單層廠房妥當。
這話,也對,但還不夠細。
機加工這個群體,人家練床上功夫的,你不能光瞅天花板,重點還是要關注這床。
我貼兩張床你們看一下啊。
畢竟不是所有的機加工都要上行吊,所以你的廠房結構,最好用床來定參數。
包括層高、柱距、地面和貨運電梯承載等等。
差點兒忘了,還有那門,廠房一樓的門。
建議你參照五十鈴輕卡的標準滿載時的自由進出來設計。
提到“上游依存度”,我想再跟你們說一下上次我去義烏模具城看到的景象。
開始我只是貼了照片給你們,而照片只是單方面在拍攝模具城本身。
現在我要在地圖上截個圖給你們瞅瞅。
這條路,叫做“四通路”,四通路的南側,就是義烏模具城,平面圖很清晰,廠區布局都出來了。
但是你們想不想知道,這條路的北側,也就是義烏模具城的對面是個啥樣子?
我轉換成衛星圖給你們。
手機嘛,尺寸有限,但是應該也能看到一些情況了。
四通路的北側是當地農村里的老式磚混房,這些農民都搖身一變成了包租公,房子里進駐了染料企業、填充料企業、設計公司、物流配送公司、印刷包裝企業等,與南側的模具城遙相呼應,形成了完整的上下游配合生態。
機加類企業,除了極少重點軍工項目外,都是無法自主進行全鏈條作業的。雖然這一點在原理上跟能源類、電子類企業一樣,但在轉移實操過程中,體現出了差異。其一,電子類企業的上游各產品、零件,物理體積都非常小,因此企業自身是否貼近上游,造成的企業物流費用負擔,并不顯著。其二,能源類企業,以鋰電池為例,它的上游則是另外一個極端情況,那些儲能材料大部分涉化、涉危,因此無論企業自身處在什么位置,他都要到專業的區域去進貨,或者自身謀求囤貨空間,企業自身是具備了承擔物流因素的準備的。
而機加工類企業與上述不同,首先他的上游不一定產品體積有多大,但卻存在工藝依賴,譬如說我一個做設備的,要就近采購鋼板,你政府不能光告訴我說附近有鋼材市場,我還得去看一下,他那里的鋼板是用電鋸線切割下來給我呢,還是用激光切割給我呢?這將直接導致我后續的表面處理難度發生很大的差異。所以上游企業必須就近、就地聯動。其二,出于成本考慮,企業需要上游產業就近“扎堆”,這樣他才能不被價格綁架。因此在2021年,機加類企業的轉移,經常考驗承載區縣“有沒有某某行業”、“有多少”之類的情況。
看完上游我們再看下游依存。
好像上一輯里面有一類“供能服務企業”我們講到過這個事情對吧?
下游指買方市場,但機加類的下游,與能源類的下游又有不同。在能源類的一些企業,譬如充電樁、加氫站這些供能服務企業,他謀求的下游支撐,主要是政府采購。因此自主權比較大的區域政府,通過科學研判覺得可行的話,他可以做出這類決策,通過國資平臺釋放一定數量的政府購買訂單,當然要符合流程。但是機加類企業,它所謀求的下游,是純粹的“To B”市場,也就是謀求承載地下游企業的采購訂單。這種情況在實操過程中遇到過兩類難點。
舉例來說,第一類,某縣城傳統服裝企業很多,這個時候大灣區的一家專門生產縫紉機整機,以及零部件、損耗件的企業,就希望向這個縣城擴張投產。這種情況下,他不需要政府采購,他需要的是當地政府的招商團隊,能夠提供本縣關于服裝產業的一些統計數據,譬如用工量、縫紉機廠商量、當地損耗件、零部件市場情況等等,以便企業做出投資決策。第二類,例如某縣是我國軌道交通龍頭國有某企業的生產線所在地,這個時候長三角的一家生產專業軸承的廠家,希望向該縣轉移,謀求縣政府將本企業向當地國有龍頭企業進行推廣,促成合作。
OK,以上就是關于機加類企業的盤點,床上功夫太考究人了,承接不易,招商辛苦,各位同仁保重身體,再接再厲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