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搬完家,給自己定了一個小目標,在看完書架上現有的書以前,不要再買新書了。
然而,先是幾位好心的編輯朋友送了我十多本書。接著我喜歡的作家又出了新書。這還沒完,朋友圈里兩位編劇老師分別推薦了幾本好書,只能說他們太會“帶貨”了,在我聽完他們的推薦以后,扭臉就點開手機下了單。
剛立的flag馬上倒了。但好處是,整個四月,我幾乎每天都有兩個小時的時間用來閱讀。促使我這么做的還有一個原因,這段時間互聯網上的負面消息實在太多,打開微博和朋友圈,讓人頭疼。
因此讀書和寫作,變成了一種讓我自己調整心態的方法。今天就推薦一下最近我在讀的幾本書。
1.《莫言的奇奇怪怪故事集》
不知道你們的童年,睡前是如何度過的。我的小時候,每天睡覺前都會聽爺爺奶奶講故事。
那些故事,大多發生在偏僻的農村,誰家的媳婦是狼變的,誰家的狗可以和人對話。至今我印象深刻的幾篇,幾乎都是和“狼”相關。
小時候聽最多遍的就是這個故事:某個村子里的一家人,丈夫每到夜里就會出門,卻從不告訴妻子出門做什么。時間長了,妻子好奇,但又不敢多問。妻子只好在丈夫出門時裝睡,等他出門后,悄悄跟著他走到院子,發現丈夫把身上的衣服脫了,在地上打了三個滾。妻子嚇得不敢出聲,因為她眼見著丈夫變成了一匹狼,跳上屋頂后不見了。
第二天白天,聽說村里有人家遭狼襲擊,牛羊的尸體遍地都是。妻子把這件事告訴娘家人,母親給她出主意,讓她等下次丈夫變成狼后,把他脫下來的衣服藏起來。當晚,丈夫變身離開,她把丈夫的衣服藏了起來。天快亮時,她聽見丈夫在院子里叫她,她不敢吱聲。逐漸丈夫從叫她變成了叫罵,最后她聽到一聲狼嚎,丈夫再次變成狼逃出家去,從此以后再沒回來。那時聽完這個故事,晚上時常會夢到故事里的場景,甚至一度對故事的真實性深信不疑。
莫言的這本中篇小說故事集,就是搜集了很多的民間故事,基本每個都在這樣故事的基礎之上,順帶諷刺了人世間的各種荒誕。
等讀完這本之后,下一個大部頭準備讀他的《生死疲勞》。
2.《長樂路》
譯文出的紀實系列,之前我推薦過的有《江城》。《魚翅與花椒》,應該也是很多人都知道的。這本《長樂路》我買了很久,一直擺在書架的角落里來不及看。最近因為上海的事,我把它拿出來讀完了,因為這本書,講的就是關于上海的故事。
作者史明智是一個美國人,駐華記者,在上海的長樂路上生活過很多年,用自己的視角記錄下這條街上的各個居民。
這本書里記錄的人:有人住在爛尾樓里始終不肯離開,只為捍衛自己的“權利”。有人深信自己將會暴富,把自己一生的積蓄丟出去,加入各種“零虧損”的投資騙局。也有人在不起眼的角落里開了家三明治店,最終卻為了做好生意,不得不改賣其他食品。
這本書里讓人看到了“眾生”,也讓人感受到,這本書不僅是一所城市的縮影,也是我們很多人真實生活的縮影。
在豆瓣上看到了一條評論,大概三四年前,有人在讀過這本書后按照書中的描述找到了開花店的阿姨,阿姨熱情地和他講述了書本后續的生活:書里的三明治店已經不開了,作者史明智還是時不時會去找她聊天。
最后阿姨熱情的拉著那位讀者,叫他留下吃飯,甚至關心他到上海以后,是否找到了地方住。
3.《羅杰疑案》
這本書在豆瓣的評分,比《東方快車謀殺案》還要高出一點。但我推薦它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它的確選取了一個奇妙的視角,反轉讓人拍手叫絕。另一方面,在讀過幾本阿加莎的作品以后,我由衷覺得她作品的精妙之處,不止是在于案件本身。
她的故事里,每次講的都不只是兇案本身,而是在探討人性的主題。
如果你也對推理小說感興趣,我還推薦你可以去看騰訊視頻上的《推理文學大師課》。我已經看完幾集,覺得它會讓我們從多個角度,更加深入地了解推理小說的類型,以及感嘆“同樣是推理,竟然還可以這么寫?”
介于推理小說實在沒法劇透,所以關于這本書講的是一個什么樣的故事,我就不過多贅述。總之在讀了阿加莎的書以后,發現她的書放在今天去讀,一點也不會覺得過時。
總之,希望大家在一段嘈雜的時間里,都能找到讓自己平靜下來的方式。
圖:網絡
編輯:Rich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