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到毛主席的女兒,相信大家第一想到的就是李訥和李敏,但是很少人知道,毛主席還有一個女兒流落民間將近五十多年,那毛主席對這個女兒也始終牽掛著,那么當年的事情是如何呢?為什么這個女兒的回歸如此艱難曲折?
時間來到1953年3月份,這一天是一個平凡的下午,在當時回家探親的鄧子恢突然收到了重要的電話,電話的那頭居然是來自中央辦公廳的毛主席,鄧子恢知道毛主席這次打電話一定是因為有重要的事,鄧子恢連忙放下探親的事,趕忙回到中南海。
見到毛主席之后,鄧子輝趕緊連忙詢問是什么事,毛主席語重心長的告訴鄧子恢,希望他這趟回家能夠幫幫他的忙,鄧子輝見狀便心知肚明,他向主席鄭重的承諾說一定會努力尋找,原來鄧子恢所要尋找的,正是毛主席失散多年的長女。
我們所知道的毛主席的女兒,一共就兩個,但實際上毛主席一生有五個女兒,我們原本以為賀子珍只生下李敏一個女兒,但實際上他卻為毛主席誕下六個孩子,本應該是皆大歡喜,可是兩個人所處的時代,卻是最為動蕩不安的時代,行軍的路途中,孩子無法帶在身邊,所以整整五個孩子都送給了當地的老鄉,只剩李敏在身邊。
毛主席與賀子珍的長女,名叫毛金花,可以說是毛主席最牽掛的孩子之一,這個孩子是毛主席當年行軍時,路過福建山區時所誕生的, 這個孩子出生時,正好是毛主席事業的低谷期,這個孩子的誕生,直接讓毛主席看到了光明,夫妻二人更是將這個女孩當作掌上明珠般寵愛。
雖不忍與孩子分離,但是部隊一旦轉移,孩子的安危就成為問題,所以毛主席為了讓自己和妻子的后續工作可以開展下去,也為了孩子的安全,便把女兒送給了當地的老鄉,其實這種行為不僅是毛主席夫妻二人做過許多,紅軍士兵以及官員都是這么做的。
在民族大義面前,孩子只能暫時割舍,負責送走孩子的這個人就是鄧子恢,所以多年之后,毛主席才會拜托鄧子恢繼續尋找這個長女, 作為母親的賀子珍雖然不忍,但是她也明白自己的使命,在親情面前,即便是鋼鐵戰士也會不忍流淚。
過了一段時間后,毛主席夫妻本想去看望女兒,但是沒想到毛主席卻生病了,再加上當時的國民黨在報紙上造謠,所以看女兒的日期一推再推,直到1932年的春天,即便毛主席路過所寄養的小村子,但他依舊無法抽身去看望,所以只好讓弟弟毛澤民前去看望孩子,毛澤民滿心歡喜的來到這位補鞋匠的家,然而得到的消息是毛主席的女兒已經不在人世。
直到多年后毛主席才得知原來女兒并沒有夭折,而是這對老夫妻十分膽小,在毛主席等人走后,國民黨的部隊就來了,到處搜查紅軍的孩子,所以這對夫妻只好把這個孩子遺棄了,這個孩子輾轉反側的被一位大媽收養,后來又被一位叫張先志的先生收養,這位姓張的妻子去世之后,他又把五歲的長女送給了邱應松,而后邱毅松的妻子又改嫁,于是毛主席的女兒又改姓楊,后來的名字一直叫楊月花。
由于女兒被轉送的人實在過多,所以毛主席夫妻二人尋找多年也未曾有果,二人無時無刻不在擔心和想念著女兒,直到1964年元旦之后,楊月花終于浮出水面,可是在當時無法證實所以所以認親被耽擱下來,然后在賀子珍的回憶中,想起女兒的膝蓋上有一顆黑痣,而楊月花的膝蓋上真的有一顆黑痣,沒錯,她就是毛主席與賀子珍的長女金花。
本應該早早相遇,卻因為諸多事宜而耽誤,夫妻二人與女兒的緣分整整分離50年,直到去世也因為各種事情導致沒有辦法相見,這也成為了一生的遺憾,1984年4月賀子珍去世時,楊月花淚如雨下,所以無法在母親生前與母親相遇,但是毛主席與賀子珍的故事始終在人們口中深深相傳。
也許毛主席從未想到,他那無法相認的女兒最終和他一起走向了革命的道路,而我們也無法不感嘆一句,不愧是偉人的孩子,那份紅色基因是刻在骨子里的,1958年時楊月花就參加了中國共產黨。
在崗位上時,她一直發光發熱,退休后依舊用自己力量來幫助附近街道以周圍的居民維護日常生活,我們雖然覺得這份血緣有些遺憾,但是他們優良品格卻一直在傳承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