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在巴西收獲了豐碩成果,也經歷了重重挑戰。”當地時間7月1日,比亞迪首個亞洲以外乘用車工廠在巴西卡馬薩里正式首車下線。當天,比亞迪巴西分公司總經理李鐵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新工廠首車下線是比亞迪全球化布局的里程碑,凝聚著對巴西員工的深度信任,新工廠將組建高比例本土化團隊賦能全鏈條生產,最終實現生產“100% 由巴西人制造、真正屬于巴西人民的汽車”。
比亞迪看準巴西市場機遇,早期從電動公交切入,如今已建立起涵蓋電動巴士、太陽能、單軌交通系統及乘用車的多元產業布局。比亞迪巴西乘用車工廠選址于薩爾瓦多大都市圈內的卡馬薩里市。該市不僅是巴伊亞州重要的工業、經濟中心,更擁有完善的汽車產業鏈配套和成熟的港口物流基礎設施。2023年7月,比亞迪宣布在此建設由三座工廠組成的大型生產基地綜合體,總投資額達55億雷亞爾(折合人民幣約71億)。
李鐵接受《環球時報》采訪。
“工廠正式運營后年產能規劃為15萬輛,后續可基于市場需求繼續增加”,李鐵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該工廠的首車下線不僅是比亞迪在巴西銷售的重要支撐,未來更將滿足巴西及全球南方國家更加廣闊的市場需求,加速推動中國汽車出海進程。
數據顯示,比亞迪在巴西的銷量保持著強勁增長勢頭,2024年共銷售超過7.6萬輛汽車,目前擁有超過180家經銷商,并計劃在2025年前擴展至240家。據李鐵介紹,當前比亞迪銷量已躍居巴西前十,他將此歸因于兩點:一是產品力契合巴西需求,比亞迪新能源汽車(超級混動、純電動)憑借高能效、零排放、高科技配置(如VtoL對外放電、NFC、智能座艙等)以及極具競爭力的價格,迅速贏得消費者青睞;二是積極融入本地社會,通過本地化生產、積極參與社會公益,顯著提升了品牌形象和接納度。
在“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型過程中,比亞迪被認為在巴西扮演著引領者的角色。“在智能化和高階駕駛方面,中國車企擁有競爭優勢”,李鐵說,比亞迪計劃在本地開發智能駕駛汽車,目標是改變消費者對中國品牌的認知,“我們希望中國品牌在海外是有技術含量的高端品牌,而非廉價低質的形象”。
嘉賓在比亞迪巴西乘用車工廠首車下線儀式期間拍攝工廠內照片,儀式于當地時間7月1日在巴西巴伊亞州卡馬薩里舉行。
而在工作團隊的組建方面,這位總經理透露,比亞迪致力于在巴西打造一支具有凝聚力的隊伍。“巴西員工具有開放、創造力強的特質,工作細致認真,但工作節奏與中國存在差異。我們通過充分傾聽當地團隊意見,不斷調整適應。”
“我們充分相信本地的團隊”,李鐵表示,“隨著巴西卡馬薩里的投產,未來在巴西的比亞迪車輛將是由巴西人制造、真正屬于巴西人民的汽車”。
與此同時,比亞迪正積極推動中國文化、企業價值觀與本地文化融合,進而走進當地民眾心里。據李鐵介紹,團隊一方面讓從中國派駐的員工更貼近巴西、更國際化,另一方面通過溝通交流向當地員工介紹中國文化,促進雙方相互理解。
李鐵以比亞迪開發的靈活燃料發動機為例,闡釋了本土化協作的價值。“巴西員工了解當地市場需求,中國工程師則提供技術支持,這種優勢互補的合作模式確保了產品既符合技術標準,又精準滿足用戶需求。”李鐵說,這種協同創新不僅提升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更促進了企業與當地社會的深度融合。“培養本土人才、推動技術本地化、開發適銷產品,是我們國際化戰略的核心。這既增強了企業的市場適應能力,也為當地產業升級和就業創造了實實在在的價值”。
在7月1日的首車下線儀式上,卡馬薩里市市長路易斯·卡洛斯·卡埃塔諾熱情表示,比亞迪的工廠將為當地創造大量就業機會,贏得在場嘉賓的熱烈掌聲。據了解,卡馬薩里工廠目前擁有約1000名員工,其中約80%是巴西當地員工。待工廠全面建成并達到滿負荷運營時,員工總數預計將達到2萬人。“中國企業出海,不能僅搬生產線。巴西員工更了解本地市場需求,能開發出更契合市場的產品,”李鐵說。
除此之外,為進一步加強人才培養和賦能創新,比亞迪還計劃在巴西建立研發中心,涵蓋太陽能產品、電動巴士及乘用車相關技術研發。李鐵表示,巴西的研發中心將充分利用當地資源,深入洞察市場需求,使工程師更貼近市場前沿,從而提供更適合本地市場的解決方案。“我們的目標是將巴西打造成比亞迪在南美的‘硅谷’”。
如今,在巴西的減碳和能源轉型進程中,比亞迪發揮著重要作用。據介紹,比亞迪是巴西純電動公交的先行者,成功推動圣保羅等大城市制定公交全面電動化計劃。同時,其新能源乘用車和太陽能業務也為巴西的綠色發展貢獻力量。目前,比亞迪在巴西的一個亮點研發項目是針對超級混動車型開發的混合動力靈活引擎。這項技術結合巴西廣泛使用的綠色燃料乙醇與電力,為當地市場提供可持續的定制解決方案。該引擎由中巴兩國超100名工程師合作開發,已獲巴西總統盧拉點贊,并計劃在COP30上展示。
李鐵說,比亞迪在巴西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曾面臨競爭對手因擔憂進口車沖擊就業進行的“抹黑”,比如有人傳比亞迪進口車無售后配件、本地生產不真實等。“這是因為他們看到我們的競爭優勢——技術更先進高效,生產更綠色環保。這樣的行業壓力是我們面臨的一大發展阻力。” 事實上,“我們不只是賣車、造車,更致力于帶來技術、就業、產業鏈和生態,全面融入本地發展”。
回顧比亞迪在巴西的12年征程,李鐵說, “比亞迪在巴西的每一步都離不開本地團隊的努力與支持。從最初幾人、租賃辦公室工作,到今天建立自己的工廠,我們與巴西共同成長。”而面對未來,“前路光明,征途曲折,但我們充滿信心。”他說。
首車下線儀式現場。
環球時報記者 林小藝、單劼、曹思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