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新中國早期的國家領導人都是從近代革命戰爭中走出來的開國元勛,他們身上有著最為堅定的革命信念,最為卓越的革命精神。其中最為可貴的一點就是低調樸實。大家都知道,毛主席對后人的教導原則之一就是不允許他們去從政,如今的毛家后人依然在堅守著這一原則。
事實上,類似的家風同樣適用于其他很多紅色革命家族,如鄧小平及其后代。鄧小平的子女后代都很低調,尤其是到了第三代,四個孫輩中有三個都跟著奶奶姓“卓”。唯一的孫子名叫“卓棣”,后來家人提議總要有個跟著爺爺姓的吧,就這樣,他的名字才改為“鄧卓棣”。值得一提的是,他也是唯一繼承了爺爺從政道路的孫輩,擔任過副縣長。
01
鄧小平自年少時期離開家鄉,在法國、蘇聯等地留學多年,期間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回國后一直致力于為國家與民族的興亡奔走,戰斗的足跡從西南到華北。建國后,他雖然身居高位但遇到的波折一點也不比戰爭年代少。然而他始終保持著對黨和人民的忠誠與信任,最終迎來了事業的再次恢復。
即便是如此,他也沒有絲毫自滿,一直保持著低調的作風與高尚的革命情操,將榮譽與地位留給年輕人,自己只負責把控國家建設的總體方向與戰略。就連他的幾個子女也都是如此樸實的作風。改革開放初期,他意識到想要更快地打開局面還是要學習西方的經濟發展經驗,于是支持兒子鄧質方出國留學,同去的還有兒媳劉小元。
02
鄧家第三代唯一的孫子鄧卓棣,就是父母在留學期間生下的。雖然有不少人羨慕這個孩子一出生就擁有了綠卡,但鄧家卻不需要,因為他們深愛著祖國,因此馬上將孩子送回了國內接受教育。在鄧家,爺爺鄧小平對孫子格外的疼愛。不管工作多忙,每年去北戴河避暑都會帶著小孫子一起去。就連1992年南巡視察工作的時候,7歲的孫子就一直跟在爺爺身邊。有了爺爺奶奶等長輩的悉心教導,鄧卓棣也非常優秀。
他高中畢業后考上了北大法律系,與自己的父親、母親成為校友。雖然有著不平凡的出身,但他在學校期間一直像普通家庭的孩子一樣學習、生活,從來不提及自己的背景,身邊人也都不知道他就是鄧公的孫子。大學畢業后,他同樣也去了美國留學,取得了法律碩士學位。
03
他曾在全球排名前十位的一家美國律師所工作,為了防止自己的隱私被曝光,他一度只使用最基礎版的諾基亞手機。關于鄧卓棣,各方媒體第一次公開他的身份是在2016年。在廣西平果縣的政府網站上,人們看到了他的名字,當時的職務是該縣的一名鄉鎮黨委書記,后來又兼任了副縣長。由此,人們才知道,原來他早就已經回國了,而且開始走上了從政的道路。
平果縣對于鄧家來說是個不普通的地方。在鄧小平早年參加革命的時候,曾與張云逸等人組織發動了百色起義,創建了我黨的右江革命根據地,平果縣恰好就是在這個地方。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依然惦記著這片自己戰斗過的地方,鼓勵當地充分發揮“鋁”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經濟。因而,這里有大型的企業“中鋁”,經濟發展水平已經位列全國百強縣。
04
鄧卓棣能夠在爺爺戰斗過的地方開始自己的從政生涯,可以說是讓人比較振奮的。祖孫兩代人共同為了這片紅色熱土奮斗,傳為一段佳話。雖然這段從政生涯僅為三年,但卻給了他很多的感悟,也深切體會到了基層工作的艱難,底層群眾生活的困難。
淡出政治圈后,鄧卓棣去了哪里呢?原來,他正在追求自己從小就一直熱愛的橋牌運動,是一名專業的橋牌賽事選手。目前,他已經參加過多場全國性的橋牌大賽,且取得了較好的成績。說到自己的這個愛好,也是受到了爺爺鄧小平的啟發。鄧小平熱愛打橋牌是出了名的,還被世界橋牌大師推崇為這一運動重要的推動者與貢獻者。
結語
鄧卓棣曾坦言,家族的名聲曾給他帶來了較大的壓力,這一點從他一直以來的低調處事作風就可以看得出來。不管是做律師還是從政,或許都是為了滿足家人對自己的期望,但他如今能夠從事自己熱愛的運動,看來是已經跳出了這樣的壓力包圍,找到了人生的真正價值。祝福他在這一領域闖出一片自己的成就,實現自己的真正夢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