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文的開頭,我想問的是:是光大銀行,還是度小滿金融在和監管部門玩兒躲貓貓!
自從2019年底疫情始發至今,已經過去了兩個多年頭了。在這兩年多的時間里,疫情肆虐,民生凋敝。在國家層面,為了減輕疫情對民生的影響,以銀保監會、人民銀行為主導,多部門聯合,密集出臺、下發了一系列惠及民生的金融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普通百姓信的貸支持,為其紓危解困,幫其渡過難關。其中,2020年新冠疫情暴發之初,銀保監會印發的《關于加強銀行業保險業金融服務配合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中,就明確對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人群,要在信貸政策上予以適當傾斜,靈活調整住房按揭、信用卡等個人信貸還款安排,合理延后還款期限。隨后,人民銀行、財政部、銀保監會、證監會、外管局五部委聯合制定了《關于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進一步明確了靈活調整住房按揭還款安排、合理延后還款期限的政策措施。
銀保監會方面表示,從執行情況來看,2020年以來,銀行機構通過延后還款期限,調整還款計劃,以及對符合條件的客戶不催收、不報征信、不納入黑名單等措施,為受疫情影響客戶紓困解難。
5月26日下午,據人民銀行官網消息,針對當前疫情沖擊影響部分行業企業困難增多,以及金融機構內生動力不足、外部激勵約束作用發揮不充分等問題,近日,人民銀行印發《關于推動建立金融服務小微企業敢貸愿貸能貸會貸長效機制的通知》。該《通知》在加大對重點領域和困難行業的金融支持力度上指出,人民銀行分支機構、各金融機構要做好疫情防控下的金融服務和困難行業支持工作,加強與商務、文旅、交通等行業主管部門的溝通協作,發揮普惠性支持措施和針對性支持措施合力,幫助企業紓困,避免出現行業性限貸、抽貸、斷貸。
可是,這些,國家層面監管機構下發的這些通知,卻對光大銀行和度小滿金融,一點也不起作用,繼續聯手,對受疫情嚴重影響地區借貸人進行斷貸處理。
對于斷貸一事,在度小滿工作人員看來,他們的做法沒錯:“公司都是符合相關政策的,如果您有疑問可以咨詢相關部門,是否能借款,咱們人工確實無法干預。(如圖)”
也就是說,度小滿金融之所以沒有執行相關部門下發的《通知》,是這些《通知》對他們沒有約束力。
那么,這些通知真的就對度小滿金融沒有約束力嗎?
如果這些《通知》對度小滿金融沒有約束力,依照重慶市金融管理局的說法,出資方應該在執行銀保監會、人民銀行等單位下發的《通知》時,嚴格執行才對。可是,經過和光大銀行溝通后,光大銀行工作人員也是一推二五六。據光大銀行工作人員介紹:他們放款給度小滿時,是簽署有協議的。他們只管放款,至于額度調整(是否抽貸斷貸),他們不做主!
這就奇怪了:在國內經營的光大銀行和度小滿金融這兩家經融機構,都有理由不理會監管單位下發的《通知》,這些通知在他們眼里,沒有絲毫的約束力!政府的權威、法制的嚴肅性在光大銀行和度小滿金融這里,失去了該有的尊嚴,嚴肅的《通知》成為了一張廢紙!
是光大銀行,還是度小滿金融在和國家權力玩游戲?!還是這兩家機構聯手,鉆了法律的漏洞?可否理解為它們為了逃避監管,相互之間簽了份責權利明晰的協議,才有了相互推脫責任、肆無忌憚地視國家法令于無物的底氣?
無論是如憲法這樣的國家大法,還是如銀保監會、人民銀行等部門下發的《通知》,都是站在國家的高度,為民眾謀福祉,為社會保平安,為政權之穩固。如果這些《通知》下發后,有選擇地執行,或者對執行的群體有所選擇,那么,這樣的法令,不僅會嚴重沖擊社會秩序,也會對社會的穩定、政權的穩固、執政者的公信力,起到極大的挑戰和沖擊作用。
此次維權,不僅驗證了這世上有鉆法律空子一說,更驗證了個別金融機構、如光大銀行、度小滿金融等這些單位,在經營中沒有站位意識、大局意識,這些單位的管理者心里裝的是自己的帽子、口袋里的票子。至于法令的尊嚴、法制的嚴肅性、國家的利益、民眾的福祉,對他們來說,都不值得一提!
我還相信:有些單位,不僅可以對抗國家法令,還有置百姓于死地的能力——當資本不接受國家法令約束的時候,它不僅是惡魔,也是禍亂國家的推力、推手。所以,當我拿起國家的法令維權的時候,心里甚是沒有底氣,也有種不祥預感:我會不會成為被告?我會不會被打擊報復?
等著看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