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頓巴斯地區的戰斗愈發激烈,如今的俄烏沖突已經進入了雙方角力的“關鍵局”。頓巴斯的戰斗將會決定兩個國家的未來,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也清楚地意識到了這一點。雖然澤連斯基已經數度表露出愿與普京談判的傾向,但在最終得出談判結果之前,烏軍還必須堅守下去。
根據觀察者網報道,在當地時間5月29日,澤連斯基視察了哈爾科夫州。在與當地官員舉行會議之后,還專門向當地烏軍頒授了獎章。這也是澤連斯基在俄烏沖突爆發后,第一次走出基輔站上俄烏沖突的第一線。
在聽取了哈爾科夫州軍事行政長官與市長的報告之后,澤連斯基當即解雇了烏克蘭安全局在哈爾科夫地區的負責人,并明確指出其在俄烏沖突爆發初期“只顧著考慮自己。而沒有保護這座城市”。顯然,澤連斯基此次哈爾科夫之行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收拾人心,提振士氣”。至于為什么是哈爾科夫而不是其他州,這其中也另有深意。
首先,最近一段時間烏軍在頓巴斯正面戰場上的表現可以說是不盡如人意,在連連丟失戰略要地之后,北頓涅茨克等城市的失守已經變成了時間問題。隨著頓巴斯地區的戰事結束,哈爾科夫勢必會成為俄軍下一階段重點攻取的目標。這也是烏軍在北部拱衛基輔的第一道防線也是最后一道防線。如若哈爾科夫有失,整個烏東地區的烏軍防線可能會全面崩潰。
實際上在俄烏沖突爆發之初,這一座距離俄羅斯邊境極近的烏克蘭大城市就遭到了俄軍猛烈的炮火打擊。但由于第一階段俄軍戰略目標不夠明確,對于哈爾科夫的進攻也是淺嘗輒止,在拿下了城市外圍之后,便沒有進行進一步的攻擊。而在俄軍第二階段調整兵力部署的時期,烏軍甚至還發起了反攻,收復了部分失地,一度將俄軍逼回了俄羅斯境內。
但最近一段時間,隨著俄軍攻勢漸長,烏軍不得不再次退回城市工事中進行防守。目前哈爾科夫已經有至少三分之一被俄軍掌控,而因為炮火被摧毀的建筑更是高達2200多棟。盡管烏軍在該地區打得有來有回,但在目前俄軍主力基本部署在頓巴斯前線的情況下,哈爾科夫的戰斗實際上并不算猛烈。
因而澤連斯基首次走出基輔的第一站選擇哈爾科夫,既是基于該城在整個俄烏沖突戰場上重要性的考慮,也是保證澤連斯基安全前提下的必然選擇。視察、授勛、臨陣換將,無不是為了提振烏軍的士氣,從而向外界再次釋放烏克蘭要“堅持到底”的信號。至于私下里如何在西方國家與俄羅斯之間周旋,就要看澤連斯基的選擇了。
而對于俄羅斯方面來說,情況則要簡單的多。只要按部就班地跟著作戰計劃走,憑借著硬實力的差距,俄軍便能夠拿下勝利。隨著頓巴斯地區戰斗結束,位于北頓涅茨克地區的俄軍主力都用不著重新部署,可以直接調頭向北,與哈夫科夫城外的俄軍形成合圍之勢。至少在北線的戰斗上,對于俄軍來說都不是什么問題。但對于俄軍來說,時間其實才是他們最大的敵人。在西方援助這一個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下,俄軍也必須抓緊時間消滅烏軍有生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