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進入第三年,自行車騎行突然成了大城市里年輕人的新時尚。或寬或窄的非機動車道上,公路自行車碾壓著隔壁堵成狗的私家車的體面,全身騎行服的不羈背影呼嘯而過,一路開掛。
與同期走紅的運動項目飛盤、路沖相比,騎單車的功能性更強,學習門檻更低,不少癡迷者因此不惜重金升級裝備,上萬元的車子現在只能算是入門級別。
但與持久的熱情相比,片刻的沖動一文不值。看看家中閑置的弓弩和皮劃艇,你需要思考一下:如何才能不讓幾萬塊錢的車子重演「在家吃土」的命運。
所以今天推薦的紀錄片,可謂用心良苦——看完這部片子,你會真金白銀地愛上自行車!
撰稿|許 靜
編輯|鮮 于
校對|張 帥
出品|Figure紀錄片
《車輪不息Where The Trail Ends》海報
運動題材紀錄片,好看!
極限運動題材紀錄片,好看plus!
這部被封為極限自行車「神作」的高分紀錄片《車輪不息Where The Trail Ends》,更是將山地速降的運動魅力展現到登峰造極的境地,令人頭暈目眩、心跳加速。
雖然是十年前的作品,至今無法超越。
看著這些超乎想象的人間美景和不可思議的飛車鏡頭,你上頭沒有?
*特別提示:建議大屏幕觀看《車輪不息》高清片源
生命不止,車輪不息
2012年9月19日,全球頂級自行車展INTER BIKE在美國的拉斯維加斯開幕。比車展本身更讓全世界車迷激動不已的,是史上投資最高的自行車主題電影——紀錄片《車輪不息(Where The Trail Ends)》選在此時此地舉辦全球首映禮,瞬間在拉斯維加斯中心掀起了一場沙漠風暴。
紀錄片《車輪不息》拍攝花絮
支撐《車輪不息》這樣大把燒錢,從制作到后期都達到行業頂級標準的,是極限運動圈最財大氣粗的贊助商「紅牛」——一向以樂于贊助那些在作死邊緣瘋狂試探的「極限瘋子」而出名,用讓人腎上腺素飆升的方式進行最硬核的品牌營銷,被圈內人戲稱為「你出錢我出命」。
紀錄片跟隨一支由頂級高山速降車手組成的車隊,記錄他們為了突破自我極限,在全世界尋找極端地貌的挑戰旅程——
從美國猶他州的戈壁,
到新疆吐魯番的火焰山,
到阿根廷卡法亞特的紅土山谷,
到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弗雷澤河流域,
到喜馬拉雅山脈最偏僻的秘境上木斯唐……
這個星球上最險峻、最魔幻的山峰,才是故事的主角。
圖片來自《車輪不息》劇照,下同
因為每一個投入極限運動的人都明白:自然的極限是無窮的,人永遠不可能真正超越極限。但只要車輪不息,或許有一天,你也會成為極限的一部分。
唯一的限制,只有你的想象力
踏上這趟冒險旅程之前,幾位年輕的美國車手已經擁有十幾年高速速降運動——俗稱「墜山」——的經驗。
在他們的認知中,地球上最適合「墜山」的地方就在猶他州北部的崇山之間。那里地形開闊、高低起伏,鬼斧神工的地勢,突兀的山峰猶如天造地設的山地車賽場。
他們花了十年時間去熟悉那里的每一道裂縫、每一個斜坡、每一條路線,用車輪將青春和激情全部碾壓進這片他們視之為「后花園」的寶地。
猶他州北部地貌
車手Darren Berrecloth說:「站在這群山之巔,你可以做360度的線路選擇,這就是自由。唯一的限制,只有你的想象力。」
這群充滿運動天賦的車手們擁有對自行車運動的巨大熱情,和對自己的無比信心。但經過在猶他州連續十年的磨練后,他們開始感到:僅僅將目光和挑戰僅僅停留在「后花園」似乎并不明智。
他們開始渴望尋找和挑戰世界上其他充滿未知和冒險的山脈。
「我打破過一些紀錄,也摔斷過幾根骨頭。自行車是我前進的動力,也是我的生活。」Darren說:「我很幸運,能從自行車的視角觀察這個世界:最先在院子里,再到整個街區,然后是國內路線,最后是環游世界。」
于是,這支車隊開始了一場「Where the trail ends, the next one begins(車輪在哪里停下,就從哪里開始)」的奇幻之旅。
我們必須去世界上最雄偉的山峰
旅程的第一站是新疆吐魯番。中國導游杰克為他們組建了一支由司機和翻譯組成的越野車隊,一路前往目的地火焰山。
火焰山是我國有水文記載以來,最高溫度的保持者。在當地的景區介紹里這樣描繪:「夏季最高氣溫高達47.8℃,地表最高溫度高達89℃,沙窩里可烤熟雞蛋。」
火焰山地貌
杰克是第一次接待以山地騎行為目的的旅行者,但他不敢相信有人想在火焰山上騎自行車:「火焰山是你想象不到的那種炎熱。」車手們似乎也開始后悔,不該選擇盛夏季節來這個「鬼地方」。
但是此行也有收獲。火焰山的地貌完全超乎車手們的想象,但卻是絕佳的「墜山」圣地——只要你的膽子足夠大、技術足夠好,還需要很多的運氣。
Darren發現了一條絕佳的「墜山」路線,野心勃勃地開始嘗試,卻慘遭失敗。但他并不氣餒,決心總有一天要回到這里再次挑戰。
隊友安慰Darren
旅程的第二站是阿根廷卡法亞特的紅土山谷。在那里,車手Andreu Lacondeguy在一次騎行中鎖骨部位受傷,被送往當地的簡陋的醫院。在那里,Andreu急需拍X光片以確定是否能繼續騎行,醫院里卻沒有人懂英語。
幸運的是,Andreu只是受了皮外傷。簡單包扎之后,他熱情滿滿地扛著車爬到山頂,開始又一次危險的俯沖。
事后,Andreu回憶當時的心情:「在這樣陌生的國家,沒有人愿意冒險,但同時,如果你看到好機會,還是會忍不住嘗試。」
第三站,車隊重返北美洲,深入不列顛哥倫比亞省中部的弗雷澤河—芝加汀河流域。由于河谷過于偏僻深邃,乘坐游艇是進出的唯一方式。
這就意味著,在計劃的十天旅程中,車手們只能住在野外,風餐露宿、與世隔絕。
但回到北美洲也有著無可替代的優勢。這群高級玩家在加拿大開啟「炫富」模式,不僅游艇隨行,還租用直升機護航,可謂如魚得水。
在他們露營的地方,時常能看到熊留下的足印。夜晚,一群年輕人點起篝火,彈著吉他,享受難得的輕松時光。
連游艇都無法深入的芝加汀河河谷,動用直升機送自行車到山頂
車手James Doerfling說:「我們有了很多收獲,但我們知道,如果我們真的想繼續這偉大的騎行,我們就必須去這個世界上最雄偉的山峰。」
世界上最雄偉的山峰,只有喜馬拉雅山可以擔得起這個榮耀的稱號。于是,車隊的下一站前往位于尼泊爾的喜馬拉雅山秘境上木斯塘——這里直到1992年才對外開放。
上木斯塘人煙稀少、交通不便,越野車在海拔10000英尺(3048米)的高度已經不能繼續行駛。車手們需要自己扛著車從10000英尺爬到14000英尺(4267米)。
「這是我們經歷的耗時最久、路途最遠、最為艱難的旅程。」車手Cam Zink說,「在這里徒步旅行倍感沉重,但你付出得越多,對路線的印象越深刻,你將有更多的成就感。」
當車手們歷盡艱辛到達上木斯塘山巔的村落時,只剩下一個愿望:希望明天,能把所有的疲憊丟進泥土里。
用血肉之軀對抗堅硬的山石
經過兩年的冒險和流浪,這些前無古人的車手們已經解鎖了世界上難度最高的山峰。他們對高山速降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也更多地開始思考自己生從何來。
車手Darren說:「在旅行中,你不僅重新認識了世界,也重新認識了自己的家。」
這一次,他們回到了曾經無數次挑戰并熱愛的猶他山谷。
盡管無比熟悉,但這并不意味著山谷愿意被這群年輕人輕易征服。恰恰相反,它往往是車手們的心魔所在。
一年前,Darren在家練習前空翻動作時摔傷了后背,這讓他吃盡了苦頭。因此,當他再次在猶他山谷做這個動作時,跌倒的命運重蹈覆轍,他卻放棄了再次嘗試:「我想盡情發揮,然后帶著榮耀回家。但最終,還是無法戰勝內心的恐懼。」
隊友給予Darren極大的支持和尊敬,并用更加無畏的精神幫他繼續冒險。
車手Zink說:「這是一個大舞臺,有時你可以征服猶他,有時會被它摔的很慘。但是你要向世界展示這項運動,就必須要付出代價。用血肉之軀去對抗堅硬的山石,需要付出鮮血的代價才能更進一步。」
Zink成功改寫了15年來的山地騎行史
當我們通過紀錄片了解高山速降這項運動的時候,看到的是普通人難以抵達的無人區,是突破人類身體極限的完美飛躍,是從心底不自覺涌出的崇敬之情,但在鏡頭里,我們同樣可以看到車手的疲憊與掙扎,看到他們的恐懼與傷痛,以及他們面對這一切時展現出來的真正的勇氣。
正如車手James所說:「沒有人喜歡摔跤,但挫折讓人更有動力去繼續往前走,你告訴自己:‘這些嚇不倒我,我無所畏懼。’」
最偉大的作品
《車輪不息》拍攝歷時兩年,在最后一站,騎行團隊回到起點,回到那座讓他們目眩神迷、立志征服又鎩羽而歸的火焰山。
在中國的神話故事中,火焰山是一個特殊的存在。它承載著天庭的怒火,因而炙熱、貧瘠、令人絕望。但每個男孩從小就知道,那里有齊天大圣踢倒太上老君煉丹爐后灑落人間的火種,它象征著美猴王生命不息、戰斗不止、無所畏懼的精神。
在吐魯番,那些聽著孫悟空故事長大的男孩們,親眼見到了和美猴王一樣勇敢而叛逆的青年。山地車就是他們的金箍棒,風馳電掣的車輪猶如被施以魔法,在陡峭的山崖間騰云駕霧。
休息的時候,一群維族男孩圍繞著他們,爭先恐后地試騎那些價值不菲的高級賽車,直到天黑都不肯回家。
這些孩子讓車手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想起了第一次被自行車深深迷住的那些時光。
「因為這里的地形,我們才到這里騎車,但這里的人,這里的文化,才是我們付出辛勞的真正回報。」車手James說道。
維族小孩在自行車騎行中釋放天性
在紀錄片的最后, Darren終于實現了征服火焰山的夢想。
在他曾經倒下的地方,單車堅定快速地飛馳在山梁之間,汗水深深地砸進泥土中,身體卻輕盈地掠過。
豆瓣作者「冰鎮綠豆湯」對《車輪不息》的影評中有這樣一段文字——
我們總是看不懂一些人。
他們有著很好的生活,平靜而又富足。
不過這些人卻選擇傷痛,選擇擔當,選擇前行。
人生若沒了意義,那就只剩下了空虛的荒誕感。
當一切崩坍時,迷惘、麻木、縱欲、淫靡……不知何去何從。
我看著這群美帝的孩子想:這才是怒放的生命。
因為他們知道他們的追求,知道自己將去往何方。
上蒼給了我們一具不堪的肉身。
于是我們就用這腐臭的行尸換一個飽滿的靈魂。
在一個流量為王的時代,有人吟唱著「世紀的狂,音樂的王」自我陶醉,有人拍出高票房的無腦電影,有人復刻《千里江山圖》的昔日榮耀掩蓋現實的殘酷與不堪……
但真正偉大的作品,應該有自己的精神內核。
并非所有人都喜歡高山速降,也不是每個人都喜歡看奇幻的美景和緊張刺激的飛車鏡頭,但每個人心底都會向往自由和不斷突破生命的極限——至少在年輕的時候。
孩子永遠喜歡《西游記》,永遠崇拜美猴王。因為在天地之間,唯有他是自己的主人,永遠堅持自己的目標和方向,永不言敗。
這也是十年后的《車輪不息》,依然能讓年輕人血脈賁張的原因吧。
- END -
? Copyright Figure Studio
版權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請給我們留言,獲取內容授權
日子再難,難得過攀登珠穆朗瑪峰?
《逆流者》:不怕死,是因為真的想活
《徒手攀巖》原班人馬打造,拍得很清楚
\ 收看更多人物視頻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