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遇刺的消息火爆網絡,無意中看到一個段子:一個古稀老人中槍生命垂危,你們在歡天喜地高唱好日子,道德在哪里?底線在哪里?開席在哪里?我坐在哪桌?
每一件事的背后都是對人性、人心的思考,這件事引導了我對善與惡的思考,我們眼中的善,也許正是日本人眼中的惡。因為歷史家國仇恨的緣故,我們曾經飽受日本人的侵略,所以當聽到他們前首相遇刺時,無不歡聲笑語,認為這是一件好事。
而日本人則會認為這是一件惡事,如果他們看到我們歡快的態度,一定會認為我們在幸災樂禍,道德淪喪。但真的是這樣嗎?善與惡換個角度與立場就變了。所以我們不必在意他們的眼光,遵循本心即可,如果我們太在意別人的眼光,就活在了別人的世界里。
當我們聽到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遇刺的消息時,你內心的第一個感受是什么?如果是高興,那就去盡情的高興,如果是對老人的不忍心,就不要掩飾的去發揮此不忍心。
而恰恰有一種人,明明是高興的,但是要給人表現出一種道德高尚的人設,或者覺得自己在修行,不能幸災樂禍,要做君子,怎么能有這樣的心態等等。于是就故意壓制自己第一個真實的感受,進而傳遞出不忍以及同情的行為。
殊不知離君子之道已經越來越遠,率性之為道,君子都是依本心行事,表現出來的是言行合一,表里如一。而這類人內心明明是高興,卻因為私欲而表現出相反的行為,已經是表里不一的偽君子了。
對于修身養性的修士來說,都知道要去除私欲,但我們通常很難覺察到“不能幸災樂禍,要做君子”這種行為恰恰是隱藏在善意里的私欲,所以修身養性修反了還不自知。
相反還有一類人,明明內心沒有任何感受,確只是附和大眾,依然失去了本心。甚至有一類人明明是不忍心,但是怕被眾人攻擊,所以只敢表現出高興的行為,違背本心,失去了威武不能屈的浩然之氣。外界的善與惡本就不絕對,遵從本心才是善,違背本心才是惡,選擇遵從本心就是擇善,擇善固執才是真正的修身養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