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你講講我自己的故事,關于存錢的所想所感。
王爾德說:“在我年輕的時候,曾以為金錢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東西?,F在我老了,才知道的確如此。”
路遙說:“錢是好東西,它能使人不再心慌,并且叫人產生自信?!?/p>
K哥說:同意樓上!我,年薪100萬,不買名牌,愈存錢愈開心。
今天K哥和大家聊存錢,以及存錢背后的邏輯。
01
錢,背后藏著什么?
都說世人慌慌張張,不過是圖碎銀幾兩,可偏偏這碎銀幾兩,藏著巨大的魔力。從本質看,錢的真正意義有兩點:一是面對生活有更高的容錯率;二是面對未來有更多的選擇權。
1、存錢越多,容錯率越高
前幾天一位認識多年的老朋友找K哥借錢。這位兄弟是位攝影師,很有藝術家范兒,追求自由獨立,活在當下的人生境界。平時不太把掙錢當回事,一年接幾單業務,就開始四處云游,浪跡天涯,活得灑脫恣意,讓人羨慕。
就在上星期,朋友接到電話,生活在老家的父親突發腦溢血,被送入加護病房。作為家中獨子的他,第一時間趕回來老家。但比人到更重要的,是錢到。
他的父親平時身體就不好,沒少花錢看病,沒存下多少積蓄。這位攝影師朋友,平時瀟灑不羈,也基本沒存下什么錢?,F在老人在ICU每天的費用都要大幾千,他面臨兩個選擇,要么放棄希望,不再搶救;要么籌錢續命,等待奇跡。朋友最后選擇了后者,開口向身邊的朋友借錢。K哥把錢轉給他的時候,他回了我一句“以后會多接活,有了錢馬上還你?!?/p>
還好,幾天后他父親醒了,轉到了普通病房,但每天的治療費、醫藥費、護理費,加上以后生活照顧中的各種費用,都需要很多錢支撐。昨天刷朋友圈看他到他的動態,一條是求接單,一條是賣器材。
誰都想鮮衣怒馬,仗劍天涯。對某些人來說,也許太太平平、風調雨順的時候,還可以做到。然而一旦生活有了一點波瀾和變故,賬上沒錢的各種窘境,就會顯露無疑。沒有存款的人,經不起一點風吹草動,生活容錯率極低,稍有不測,歲月靜好的虛假表象,就會被無情擊碎。
2、更多選擇的權利
曾經背負6億巨額債務的羅永浩,前段時間宣布退出帶貨圈,選擇重新創業。是誰給他的底氣,讓他做出這樣的選擇?歸根結底,還是一個錢字,就像當初他進入帶貨圈,也是因為一個“錢”字一樣。
不同的是,進入直播圈,是因為他沒錢,沒有選擇,只有直播帶貨這條路,才有可能盡快幫他完成“六億真還傳”。如今退出帶貨圈,因為他有了錢,還完了債務,所以有資格選擇自己最想做的事。
賬戶有錢,心中有底,才有資格挑剔,才有權利選擇。同樣心情不佳,有錢人可以選擇打飛的去倫敦喂鴿子,可以去海邊喝紅酒看日落,用N種方式療愈自己。手上沒錢的人,卻只能在朋友圈里發沒用的牢騷博安慰,最后可能連點贊搭茬的都寥寥無幾;想找人喝酒,還得盤算著去哪個館子劃算,喝多少錢的酒才能承受…
錢并非萬能,但卻可以在你遇到問題時,給你更多選擇的可能;沒有錢,就沒什么主動選擇,只有被動承受,聽從擺布。
圖片
02
存錢,體現哪些卓越品質?
作家連岳曾說過:不談錢的人,永遠不會成熟。同理,不懂存錢的人,也是不成熟的。懂得存錢,可以體現一個人如下幾個方面的卓越品質:
1、存錢,是一個人的遠見
大家經常會看到這樣的場景:某人花大價錢買了名牌,一邊在朋友圈展示自己的戰利品,一邊半真半假的配上一句:下月又要吃土了…相信很多人的朋友圈里,都出現類似的內容,這種吃土文案,是矯情,還是實情?如果這些人是單純靠工資生活的上班族,這種看似調侃的話,多半說的是實情。
K哥公司就有一個小姑娘,典型的購物達人,每天都有一堆快遞;而且還是薅羊毛達人,經常在朋友圈炫耀,自己又占到了哪些大牌的便宜。在某次某剁手節瘋狂購物后,這位小姐姐竟然窮到連房租都付不出,到處找同事借錢。錢借不夠,就在舊物平臺賣自己的二手包,和網購下單時的神采飛揚相比,算得上窘態百出。
談到存錢,總會有人拿出“錢只有花出去才有意義”一類的論調,來強調及時享樂的合理性。其實,只有見識過人生的殘酷、被生活毒打過的人才懂得,存錢是應對生活挑戰的一種遠見和格局。享受生活沒錯,但真正高級的享受生活,是能夠心安理地享受細水長流的幸福和擁有,而不是一邊戰戰兢兢地揮金如土,一邊焦頭爛額地擔心下月吃土。
2、存錢,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
東晉時期大畫家顧愷之,吃甘蔗的方式與眾不同,一般人習慣從最甜的那頭開始吃,而顧愷之卻從習慣從寡淡的甘蔗梢開始吃。別人問原因,他回答四個字:漸入佳境。其實這和存錢一樣,都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
存錢,就意味著暫時地少花費,少享受,如同吃寡淡的甘蔗梢,少了些甜蜜的感官享受。從這個角度說,存錢是在做生活的減法。但隨著存的錢越來越多,原來的“減法”生活,會在不知不覺間,變成“加法”生活。原來不夠錢買的新房子,現在可以買了;原來無法承受的旅行費用,現在可以負擔了…這就和慢慢吃到甘蔗根,漸入佳境,是一個意思。
存錢,只是延遲享受,并不代表要毀掉生活。相反,這是一種由內而外,面對生活的積極態度。當一個人開始存錢,他對生活的感悟和認識也會隨之發生變化。當一個人存下一部分錢時,他會更明白生活的重點和意義。反過來,那些“先入佳境”、從不存錢的人,可能會越過越慌,越容易出現各種危機。
3、存錢,是頂級自律的表現
存錢的背后,實際上是一場理智和欲望的PK。存錢為什么是“頂級”自律?因為你是在憑一己之力,對抗無數人精心炮制的各種誘惑陷阱。比如每天的刷的手機,你知道一塊小小的屏幕后面,有多少不眠不休、費盡心思搜集你的數據,尋找你的痛點,迎合你的需求,最終引導你來消費嗎?那些代言的明星、漂亮的小姐姐小哥哥們,臉上嘴里只有兩個字:買他!能把握住自己,頂得住這樣的誘惑,難道還不算“頂級”自律嗎?
能夠克制欲望,靠的是更深層次的理性,是對人生、對家庭、對未來,更負責任的生活態度。他們都知道今天每多存一筆,就是對未來多一份保障,就是向夢想更進一步。相反,失去自律,沉醉于無節制的享樂誤區,短暫的消費快感過后,只會讓人陷入漫長的焦慮和恐慌。
花錢是本能,存錢才是本事;花錢一時爽,存錢一直爽。自律的人總能做到“沒事少任性,有空多存錢”。
圖片
03
如何才能存到錢?
1、用更高級的欲望碾壓消費欲望
別把致富當夢想,要想著為了夢想而致富。能真正克制一種欲望的,只能是另一種更高級的欲望。
人最高級的欲望,就是心中的理想和夢想。有人想成為作家、藝術家、設計師,這都很好,但凡是個成年人,都知道在夢想實現之前,需要自己不停地為夢想的進階買單,學習課程、購買器具等,支付各種費用。如果在財富有限的前提下,是該為新款包包買單,還是該為實現夢想買單,如何選擇,就在個人的一念之間。
如果你的夢想夠堅定、夠執著,那么就讓熾熱的夢想對消費欲望降維打擊吧。記住,為自己熱愛的事存錢,就可以把存錢變成熱愛的事。
2、制定開支計劃
如果一個人的收入是固定的,那么做好開支計劃,則是養成存錢習慣的有效重要手段。哪些錢該花,哪些錢要存,要做到心中有數,手中有度。
應該花、有意義的支出包括:
提升自己,讓自己升值的錢;
投資未來的錢,子女教育、父母養老的錢等;
不該花、可以節制的支出包括:
為了面子花的錢;比如,凡事都追求名牌、講究場面;
不良習慣上的花銷;比如,沉溺游戲,傷身費錢,玩物喪志;
該花的錢,要花在刀刃上;不該花的錢,要存在賬戶里,這在任何時候,都是智者的選擇。
3、少踩坑、不折騰也是存錢
平時多警惕,少踩坑,不折騰,不出現意外損失,其實也是變相存錢。有不少人本來日子很安穩,非要做些高風險的投資,最后收益沒看到,連本金都砸里面了。這種被坑的例子非常多,而且金額一般都不小,動輒十幾萬、幾十萬,這對于普通的工薪家庭來說,要存多少年,才能填上這樣的窟窿?
4、存錢要堅持,久久為功
速度,只能決定何時到達;堅持,才能決定會不會到達。存錢,就是一個需要堅持的活兒,要長期不懈、久久為功。網上有很多諸如周存、月存等存錢小妙招,盡可能找一種適合自己的“無痛存錢法”,盡快操練起來。把任何平凡枯燥的事情一遍遍地重復下去,得到的一定是不平凡。這句話放在存錢上,也同樣合適。
這世上,有人住高樓,有人在深溝,有人光萬丈,有人一身銹。這世界,80%的困難,可以用錢來解決,另外的20%,可以用錢來緩解,這就是最現實的現實。所以,根本無需什么大道理,努力存錢吧,希望每個小伙伴都能卡里有錢、眼里有光、走路有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