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過車水馬龍的椰海大道,幾經周折,終于來到這個快要消失的古村落。未曾想到,這座人煙稀少的古村,還留存古樸的風貌,有著世外桃源一般的清幽閑適。
堯閣村,在長流鎮墟西南方約5公里,差不多算得上離城鎮較為偏遠的古村,現今居住著梁姓、陳姓、鄭姓、吳姓、王姓等族人。
堯閣,字面意思為上古堯帝所居住的樓閣。以“堯閣”為村名,可以引申為賢明人士居住的村子。不過,我有不一樣的認識。相傳堯帝后裔,經過千年繁衍,逐漸發展成24個姓氏,其中就有杜氏。作為長流地區大姓之一,杜氏分遷此地也不是不可能,把此地命名為堯閣,或為祖先居住之地的意思。可惜,現今村內已無杜氏,這個假設可能再也無法證實了。
這座偏遠的村落,至今仍保留古時建筑格局,數條橫巷兩旁是排列齊整的民居。新舊樓房錯落起伏,高低有致。偶有火山巖古巷口映入眼簾,仿佛離烈樓古莊那么近,而殘破的外觀,卻又提醒人們時光流逝,古村不再。
古村有一片火山石屋民居,形制規整,座座相連,成排成行。民居前有座門樓,門樓兩側接著石墻。門樓門匾有云:德厚流芳。此等建筑格局想必是一個家族,或一個姓氏群居地。
堯閣村現留存一塊創業垂流碑,刻寫著梁氏族人開基立業,修建宗祠的事跡,初步判斷立于清光緒年間。古碑不知為何,列成了兩段,給閱讀碑文帶來了不小困擾。
清瓊山進士鄭天章給村里梁氏提了一副對聯:尊德恢先緒,傳經煥古香。上聯處還有“安定望族題名派”數字,這對聯或為鄭進士給梁氏題的字派也說不定。
靈山廟,是村子的公廟,供奉靈山公、關圣公、梅仙公、泗州公、梓潼公等一眾神靈。碑文有載:靈山公,呼風喚雨潤百姓;關圣公,重義善醫救庶民;梅仙公,護婦庇幼保平安;泗州公,普濟眾生免災難;梓潼公,學優則仕博古今。每個神靈各有掌職,各顯神通,共同庇佑著一方百姓。
但公廟建于何時,村子何時開基,皆不可考,甚為可惜。古廟原為五間橫屋并排,后因年久失修。村民們于1955年、1971年、2007年多次重修,最終形成了現今規模。
堯閣村外田園風光秀美,東邊種滿了五顏六色的花海,西邊播種著綠意盎然的莊稼。稻田、花海、村落交錯成景,勾勒出一幅生態畫卷,令人心情舒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