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洛西已經走了,軍事演習第一天也結束了,現在也許是時候稍微談談這次大演習的真實地緣戰略意義了。
中國當然事先就知道佩洛西要訪臺,但佩洛西訪臺是“小事”,實現中國統一才是“大事”。所以,萬眾矚目的佩洛西訪臺,這一件并不算大的“小事”卻能提供實現中國統一這一“大事”的機會和窗口期。應該說,中國在全世界面前非常精彩地演繹一次完美的地緣戰略行動,一方面網民的情緒得到宣泄,捶胸頓足看得很熱鬧;但另一方面,黨政軍專業人士卻用堅定的信心,充分利用了這一窗口期,達成了預案,甚至看得整個世界都目瞪口呆。
眾所周知,從地緣戰略來講,封鎖臺灣從來都是實現中國統一的預案之一,屬于讓其不戰而降的一個類型。問題是,不同的戰略預案,有著不同的性價比,還需要不同的條件、機會、資源和窗口期。與那些構想激烈的預案相比,比如“打下來”、“占領”、“武統”……之類具有臆想成分的預案相比,讓人不戰而降、不攻自破的戰略從來都屬于最高明的戰略。
臺灣海峽是一條具有極高戰略意義的海峽。臺灣海峽是日本、韓國連接世界市場的關鍵樞紐,是日韓兩國到東南亞、中東、非洲、歐洲等地的必經之地。近年來,每年通過臺灣海峽的艦船在8萬艘以上,日本貨運量的四分之三都要通過該海域。因此,臺灣海峽影響到東亞各國經濟的發展,戰時將關系到國家的勝敗和存亡。
事實上,日本所需石油有70%是由波斯灣經“馬六甲海峽-中國南海-臺灣或巴士海峽-琉球-日本”這條海上航線運回國內,日本的制成品也有很大一部分經這條航線輸出。當然,中國國際貨物貿易90%以上,也是靠海運完成。目前,中國海上貿易戰略通道雖然理論上主要有四條,但這四條大通道大部分都要經過臺灣海峽,所以臺灣海峽同樣也對中國具有極高的戰略意義。
前些時候,中國努力希望為臺灣海峽建立一種“領海”概念,目的也是為控制臺灣海峽創造條件。美國千方百計地在臺灣海峽搞“自由航行”,就是為了在地緣戰略領域,破壞中國為控制臺灣海峽所做的努力。美國為了達成這一目標,除了“自由航行”之外,還大力推動亞太戰略,并在此基礎上又搞了印太戰略,拉進了一個印度,希望在更廣泛的基礎上建立聯盟,試圖徹底破壞中國對臺灣海峽的控制力,讓中國的希望落空,讓臺灣像一只風箏,從中國懷抱中掙脫出來,飛向太平洋。
不過,這次解放軍舉行的“804大演習”,實際徹底粉碎了這種企圖。
為了行文以及區別上的方便起見,我對解放軍的這次軍事大演習賦予了一個簡稱:“804大演習”。值得注意的是,這次“804大演習”的實彈射擊區域,呈環形分布于臺島的四周,用遠程戰略火力的投射,配合太空情報以及海空力量,實現了對臺灣島的完全閉合封鎖。實際上,這就等于是圍繞臺灣島的四周,建立起了一道鐵與火的火力閘門,這道“閘門”隨時可以關閉,也可以隨時開放,完全操之在我,展現中國對臺灣海峽的強大控制力。
類似這樣的戰略構想,當然是有預案的,不會是想當然,說來就來了,而且這種預案也不會是僅有一個,實現的難點都在于窗口期,在于實現的條件。所以討論和研究雖然多,但過去大多數時候是紙上談兵,但這次出現了重大突破的機會,并且順利而成功地把握住了。要論及這次“804大演習”的最大突破,就是在全世界面前,在美國第7艦隊的面前,在全球媒體面前——“真做了”!預案從紙面上的想定,變成了客觀的現實,一切真地實現了。
現在和今后,誰也無法否認,在解放軍強大的火力投射面前,臺灣被結結實實地“封鎖”了三天,而且現在能做六個區域的環形火力投射,那么將來加大火力封鎖的密度也僅僅是舉手之勞;大大延長封鎖的時間,也僅僅是順勢而為。到了那種程度,臺灣在地緣政治上的意義,僅僅是中國大陸控制區域的一個“內島”,甚至僅僅是一個“半島”了,它再也不可能是一個欲掙脫飛出的風箏了。
客觀地來看,解放軍有機會展示的這種對臺灣海峽的實際控制力,已經讓過去猖獗一時的所謂“自由航行”,顯得弱爆了,第7艦隊自由巡航的驅逐艦在哪兒呢?事實上,實彈演習三天的火力投射與封鎖,同時也讓美國的印太戰略變得毫無意義,顯得毫無價值,這個聯盟在這個封鎖期間,除了美國一國的些微抗議之外,又做出來了什么?他們基本保持了沉默,只是“希望事情快快過去”。
什么?他們準備以后再做,是嗎?
地緣戰略從來都是一種窗口期的游戲。一個窗口,一個形勢,一種變化,一種局面。一個窗口,一場戰斗,戰斗與戰爭當然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中國今天在“804大演習”中所造成的局面,明天以及今后是否持續,美國當然有權回應,但是至少今天,在這個窗口期,在這場戰斗中,站在制高點上的是中國,而不是美國。中國現在已經實質控制了“閘門”,美國今后要想拿回控制權,不會有那么容易的事情。要讓世界相信,在中國火力投射面前,美國不敢做的事情,今后美國靠講話、協議、條約就“敢做了”?那肯定也不是簡單的事情。地緣政治和地緣戰略是有反復的,是可以“走著瞧”,但這一切都需要窗口期,要看在今后的窗口期里面,怎么玩,那是今后的事情。
對此,臺灣也有明白人。
臺灣有前軍方的人就說,解放軍在臺灣島周邊六個區域同步軍演,明顯是在“封鎖臺灣”,臺北港、基隆港、臺中港、高雄、屏東、臺東、花蓮等都出不去。“如果這個演習時間長一點,搞個一、兩個禮拜,那我們很多戰略物資就斷了”,“我們躺著中槍”。他說的很對,這就是這道火力閘門的用處。臺灣前立委、時事評論員郭正亮說,“我不會說這是武統的開端。”實際上,我想說的是,“兄弟,這哪里是武統的開始啊,這就是武統的實現”!臺灣實際已經“回到了祖國的懷抱”,還沒看出來嗎?只要關上“閘門”即可。
臺灣民進黨方面自然是希望減少事件的沖擊和震撼,所以在拼命淡化影響,說是“影響不大”,僅僅“影響了51個航班”,能源儲備還有11天……云云。要真的這樣,臺灣民航局還與臺軍方協調什么“借用軍方航道與空域使用”?臺灣還用得著緊急開會,準備更改航路和高度,要與日本及菲律賓協調,找條航線出路?還用得著去設想和討論,居然要“空運”能源?實際上,臺灣是一個完全靠外貿和外部聯系生存的孤島經濟體,一旦封鎖,就是它不可承受之重。
對于“804大演習”的重要戰略意義,其實怎么說都不為過,這次見好就收、有節制的行動,必將會成為今后世界地緣戰略的一個經典。
對于這次的“804大演習”,中國軍方自己的解釋是很謙虛的。他們解釋說,這是一次“區域拒止”行動,意思是當別人的影響力要進來的時候,我們是在考慮防御。這要么是謙虛,要么是自我克制,要么是自己也真沒搞明白。從國際關系和地緣政治來講,這是地地道道的攻勢。從此開始,美國地緣戰略就必須考慮進一步地回縮,開始認真考慮回縮到夏威夷一線,回到“二戰”前的美國實力圈。否則,美國就要考慮遠程戰略火力的實質碰撞和沖突,問題是,它真地做好準備了嗎?
至少現在,拜登政府以及布林肯和沙利文肯定是沒有做好準備,同時臺灣也沒有,所以他們才會沉默,才會“希望事情快快過去”,讓中國在他們的沉默中實現崛起。說實話,我一直看不起布林肯和沙利文這些精英派政治人物,我愿意直接承認這一點,今后也是。
中國人民解放軍舉行的“804大演習”,抓住了一次難得的戰略窗口,向全世界精彩地演繹了一次強有力的地緣戰略行動,不僅展示了中國大陸“封鎖臺灣”的真實場景,而且讓美國的印太戰略為之褪色。從此以后,世界可能需要重新思考很多問題了。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