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們是如何錯過超級大牛市的
我認識一個券商的前輩,經常會給我講當年他是怎么錯過買房發財的機會的。
1997年東南亞洲金融危機的時候深圳樓市跟著香港大跌,一個樓盤開盤(注:并非下圖)。開發商打出廣告,開盤最低3888/平米,結果他過去之后發現要4000多一平米。
其實,這種營銷策略很常見,開發商說的是“最低3888一平米”,又不是說“全場3888一平”。結果,他當時很生氣,就沒有買。
那之后樓市開始慢慢上漲,但是幅度小到幾乎沒有人發覺。
直到06、07年,深圳樓市暴漲,他花了高出很多的價格才買了房。如今他那套房已經市值過千萬,他感慨的說:“現在看來,是3888一平,還是4888一平都不重要,在一個超級大牛市面前最重要的是上沒上車。”而他現在最后悔的是當初買少了,如果當時加杠桿多買套,現在就財務自由了。
而我這位朋友之所以還算幸運的,主要2003年之后,中國樓市開啟了長達近20年的超級牛市,深圳又是全國漲幅最多的城市。其實在這輪轟轟烈烈的大牛市中,財務自由的人鳳毛麟角,錯過發財機會的人比比皆是。
我還有一位朋友是做廣告設計的,03年非典的時候房子不好買,開發商沒錢給廣告公司結算。于是就提議用房子抵,價格只是市場價的7折。廣告公司沒辦法,又和員工商量,能不能用房子抵工資、抵獎金。
其實當時在福田實驗學校的一個樓盤打完折之后才3000不到,這位朋友是能夠買得起的。但是,他們做傳統行業的人做久了,有些事情理解不過來。
他們當時想的是,一套100平的房子要20多萬、近30萬,但是自己的現金不夠。如果貸款的話算上銀行利息,幾十年下來得5、6十萬了——他想買花5、6十萬買個20多萬的房子,實在是太虧了。所以,他堅決不要,堅持讓老板付現金。
2007年房價爆漲過程中,這位朋友氣瘋掉了。眼看著房子一天一個價,他更買不下手了。
2008年,深圳房價出現過一輪暴跌。10月份的時候,我打電話給他說:“現在快買房吧,你算一下月供還沒有租金高了。”他回我說:“再等等,我剛接了一個大單,得趕緊把單做完”。我勸他說:“還是趕緊買房吧,到時候房價一漲,你要做好多個大單才賺得回來”……
等2009年,他終于有空了,我和他再去看房,發現好多房子比08年年底漲了快50%了。他一生氣,又不買了。但這之后,深圳的房價再也沒出現過08年那樣的大跌。
而最后等我這個朋友想明白買房的時候,已經是2012年了,原本買得起福田的他只買得起觀瀾的房子了。當然,好在他也上車了,要不然現在再想在深圳買一套,付出的代價又得高出幾倍。
如果回顧那些年的買房經歷,不得不感慨,誰知道那是會是一個持續20年的超級大牛市呢?如果知道,那一定要上車,買完之后緊緊抱好。
02
下一個大牛市在哪里?
往日不可追,來日猶可期。
沉浸在錯失房地產20年大牛市的回憶中沒有意義,現在要考慮的是,哪個板塊會出現下一個20年的大牛市呢?我個人認為,以光伏、風能等為代表的新能源算是一個。
我在之前的文章里寫過:一個國家的命運,往往和“能源體系的創新革命”緊密相關。當年英國通過“煤炭+蒸汽機”引領了第一次科技革命,美德通過“石油+內燃機”引領了第二次科技革命,現在中國寄予厚望的“光伏+電動車”產業鏈影響力不亞于一次新的科技革命。
原本這場革命并沒有可循跡的時間表,但是前幾年中國提前在2030實現碳高峰,2060實現碳中和,讓我們的投資路徑也變得清晰可預測:
而目前這些可見的新能源(光伏、風電、水電)其中光伏政策最好,而且易普及,成長空間最大。目前光伏在全社會用電量占比不到5%,預計2030年要提升到15%左右。基于IRENA于2021年7月對2030年全球光伏裝機總量的預測,我們推算年復合增長率接近22.1%,而現在歐洲的能源短缺加速了行業的發展:
如果用一張圖來描述“光伏+電動車”產業鏈的成熟度,大概是這樣的:
也就是說這個行業其實還在成長期,遠沒有到達開花板。我們看待光伏、電動車行業,就像看2007年之前的房地產一樣,或許不會一帆風順,但對前景要有非常確定的信心。
03
總結一下
如果看最近的能源發展趨勢,我們可以確定的說:不管是中國還是全球,都是要在未來的15年到20年完成人類歷史上2000年都沒完成的能源革命,新能源的滲透率要從15%比例提高到80%以上,我們處在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新能源革命,這是時代機遇。
所以,如果上面的結論是成立的,如果新能源真的是一個20年以上的投資機遇,何必在乎現在是不是會回調一點點?何必在乎最近是不是買高了一點點?就像我那個朋友說的那樣“最重要的是有沒有上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