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鋪蓋面,你肯定不會陌生,因為在重慶市區及各區縣,有不少榮昌人以此為生并使它聲名遠播,如您想吃原汁原味的鋪蓋面,最好還是在榮昌本土。鋪蓋面做工獨特,用料講究,面滑爽細膩,咬來有勁道,喝一口湯,鮮美無比。無論是匆匆行路的過客,還是對味蕾講究的食客,都是不會錯過的美味。早餐一碗鋪蓋面下肚,趕路的人滿血復活,快快樂樂開啟嶄新的一天。因為面皮很寬大像鋪蓋,所以得名鋪蓋面。
鋪蓋面通常是在揉著比較硬的面團上,通過兩只手掌的夾、扯等動作,從面團上拽下巴掌大小的面片,稍微拉扯均勻后下鍋煮熟即可出鍋。出鍋后,配以傳統的麻辣牛肉湯或者雞雜湯等,口感有肉感而不硬,下肚后渾身熱乎乎的,冬天或者雨天吃上一碗鋪蓋面,整個人從里到外都散發的暖意。其實,連很多榮昌本地人都不知道,榮昌鋪蓋面有著近一個世紀的歷史,其源頭可追溯于深藏熬家巷的蘭氏鋪蓋面。從20世紀初至今,這種面食逐漸發揚光大,在中國,甚至國外一些有華人的地方都找得到“榮昌鋪蓋面”。
一說到鋪蓋面,我們重慶人第一反應就是榮昌鋪蓋面,鋪蓋面是重慶榮昌的一種湯面,鋪蓋面望文生義就是像鋪蓋(被蓋)一樣的面,與我們通常說的寬面不可同日而語。鋪蓋面用特殊方法發酵面團,煮制時用手拈起面團撕成大片狀,形如鋪蓋(被蓋),不斷撕扯再扔進沸水鍋里,因此面片可薄如紙,勻如玉,大如滿月,只須數秒即熟,再撈出裝入碗內,澆上傳統的豌豆雜醬,燉爛的豌豆放到鋪蓋面里面是絕妙的搭配, 對于我這樣愛吃辣椒的人只有吃鋪蓋面的時候是吃清湯的,鋪蓋面很勁道,碗豆多多,又軟爛又粉粉的,連面湯都很鮮美幾乎都會把湯喝個干干凈凈。
鋪蓋面在手工制作過程中的講究在于要做到“三光”。一是“手光”,指在揉完面后的手,不會沾上多余的面粉;二是“缽光”,指的是揉面用的缸缽在揉完面之后也不會粘有多余的面粉,干凈整潔;三則是“面光”,經過手工揉搓之后的面粉會變得細膩軟彈。要做到“三光”必須對面粉和水分的比例拿捏得十分精準。
面條,一直以來就是人們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直到至今日,大小不一,規模不等的面店面館星羅棋布,隨處可見。是中華餐飲文化里的重要組成部分,榮昌鋪蓋面在長期的經營中,面條味道不斷推陳出新,精益求精,在面條本質上下功夫,使鋪蓋面更具韌性和地方特色。鋪蓋面疊合傳統秘方,結合現代科學技術,在面條本身上做了徹底改變,因其加工方式獨特,面片韌性十足,口感極佳,或麻辣,或清淡,川味十足。這種面皮寬大似鋪蓋、味道鮮美的獨特面食,深受很多消費者的喜愛。小伙伴們,重慶美食“榮昌鋪蓋面”,你吃過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