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或者聽說,在某些家族中,癌癥就像「傳染病」一樣,出現多位成員相繼甚至是同時罹患癌癥的情況。
近期,一則#家中 8 人患癌二胎媽媽也查出癌癥#的新聞登上了微博熱搜:
(圖源:微博截圖)
36 歲羅女士剛生下二胎,在偶然的一次定期觀察中,她發現自己的「甲狀腺結節」突然增大。出于對疾病的敏感,她果斷就醫檢查,最終被確診為甲狀腺未分化癌。這是甲狀腺癌中危險性極高、預后較差的一種。而她的家族仿佛是個被癌癥「詛咒」的家族:
奶奶因癌癥早早去世,父親身患四種癌癥,哥哥患淋巴瘤,兩位姑姑患乳腺癌,一位叔叔有肝癌病史,一堂兄患肺癌,一堂弟因肺癌過世……加上她,已經有9人罹患癌癥了。
無獨有偶,前段時間#媽媽帶兒看病被查出患同一種癌#也引發了熱議。為罹患腸癌的兒子而輾轉求醫的母親,竟也被查出了早期橫結腸癌。這些家族聚集的癌癥跡象似乎都指向了一個詞——「遺傳」!那么,癌癥真的會遺傳嗎?家中有癌癥患者,是注定家族「團滅」的節奏嗎?
被癌癥「詛咒」的背后
真相是什么?
為了揭開家族多人患癌的謎團,專家團隊對羅女士的父系家族 18 人進行了基因檢測。
真相是,一種罕見的遺傳性腫瘤綜合征——李-法梅尼綜合征(Li-Fraumeni syndrome) 導致這個家族被癌魔陰霾籠罩。
李-法梅尼綜合征主要由TP53 基因突變引起。
敲黑板!TP53 基因是什么?
TP53 基因堪稱抑癌基因的扛把子,一旦其發生突變,猶如潘多拉魔盒被打開,會導致全身多個器官發生腫瘤。
TP53 保持基因組的穩定性,避免突變發生,被稱作「基因衛士」。正常情況下, TP53 基因會為了對付「壞細胞」勞心盡力:一是幫助壞細胞改邪歸正(修復基因突變),二是遇到威脅大的細胞直接執行死刑(誘導壞細胞死亡)。
當 TP53 基因發生了某些突變以后,就喪失了糾察的功能,任由壞細胞肆虐橫行,人體患癌的幾率就大大增加了。
統計發現,患有李-法梅尼綜合征者一生中有 90% 的幾率患上一種或多種癌癥,并且有 50% 的幾率在 30 歲之前患上癌癥。而女性患者患乳腺癌的幾率接近 100%。
除了李-法梅尼綜合征,還有其他的遺傳性腫瘤綜合征會增加不同癌癥的發生風險。
比如林奇綜合征、遺傳性乳腺癌-卵巢癌綜合征、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Cowden綜合征、遺傳性彌漫性胃癌等。
別慌!只有5-10%的癌癥
與癌癥有關
對于癌癥具有遺傳性這一點,可能有人就直接「擺爛」了:癌癥防不勝防,命里有時終需有。
NO!NO!NO!
我們知道, 癌癥是一種基因病,而基因突變是癌癥的充分條件。
基因突變發生的原因主要有三類。
自然突變:人體內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細胞的有絲分裂, DNA 復制過程中難免會出現 bug 。隨著突變日積月累,加上年齡增長、免疫功能減弱,就容易導致癌癥。所以,只要人活得足夠長,就一定會得癌癥。
環境有關:DNA 復制過程中,如果受到了外界因素的干擾,比如輻射或致癌物的誘發、不良生活習慣影響就會產生突變。
與生俱來:與遺傳有關的癌癥只占很少一部分。國內外權威醫學研究表明,約 5-10% 的癌癥和遺傳有關。
即使真攜帶了與生俱來的致病基因突變也不意味著完蛋了,從父母那兒遺傳的致病基因突變相當于埋下了一顆種子,會不會長成參天大樹還未可知。
癌癥遺傳的是「風險」
而不是癌癥本身
癌癥的「遺傳」與我們認知里的遺傳,比如雙眼皮、膚色等特征的遺傳,壓根不是一回事。
癌癥遺傳的是「易感基因」,而不是「癌癥本身」。所謂易感基因,即容易致癌的基因。
這只是意味著攜帶了易感基因的后代,患癌風險比常人要高。
舉個例子,正常女性的乳腺癌終身患病風險為 12% ,而攜有 BRCA1 、 BRCA2 突變的女性,會對外界刺激更敏感,當免疫功能低下時,不能及時把突變的細胞消滅在初級階段,就可能導致癌癥。攜帶 BRCA1 、BRCA2 突變的女性到 80 歲累計乳腺癌患病風險分別為 72% 和 69% 。
有個比喻很形象,基因或遺傳是上了膛的子彈,而環境因素是扳機。如果子彈上膛了,但沒扣扳機,沒事;如果槍里沒有子彈,扣了扳機,也沒事。
所以,癌癥是遺傳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缺一不可。
哪些癌癥有遺傳傾向?
目前,人類對癌癥的發生機制尚不完全了解,已被證明具有明顯遺傳傾向的常見的癌癥有以下幾種:
向下滑動了解更多??????
甲狀腺癌——家族多于 3 例,遺傳概率超 9 成
如果家族中一級親屬中有 3 例或以上病人,那么這個家族具有遺傳性腫瘤綜合癥的概率超過 94% 。
乳腺癌和卵巢癌—— BRCA 基因突變使女性患乳腺癌風險提高 5 倍約 5-10% 的乳腺癌, 15-22% 卵巢癌與 BRCA 基因突變有關,它會使女性發生乳腺癌風險提高 5 倍,發生卵巢癌風險提高 10-30 倍。除了卵巢癌、乳腺癌, BRCA 基因突變與前列腺癌、胰腺癌均有較強的相關性。
胰腺癌——家族性胰腺癌的比例為 4~10%一些遺傳性綜合征也會導致胰腺癌的風險增加,如家族性非典型多痣黑素瘤,遺傳性乳腺癌,林奇綜合征等。
胃癌——有 5-10% 屬于遺傳性胃癌在遺傳性胃癌中,彌漫型胃癌比例較高。如果有家族遺傳史,并且經常出現餐后飽脹感、惡心、嘔吐等,建議盡早到醫院明確診斷。
腎癌——年輕腎癌患者中 10% 與遺傳有關最新研究發現,年輕的腎癌患者(<45歲)具有接近 10% 的遺傳傾向。
腸癌——遺傳性腸癌綜合征的發生率接近 10%在遺傳性腸癌中,常見的類型有林奇綜合征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中, 50% 的人在 10-15 歲開始長大腸息肉,若不及時干預,幾乎都會演變為結直腸癌。
子宮內膜癌——約 5% 的子宮內膜癌與林奇綜合征有關在由林奇綜合征引起的遺傳性非息肉性結直腸癌家族中,約 20-43% 女性為子宮內膜癌患者。
前列腺癌—— 9% 的前列腺癌與遺傳有關如果有一個直系親屬患前列腺癌,則本人患前列腺癌的危險性會增加 1 倍。兩個或兩個以上直系親屬患前列腺癌,相對危險性會增至 5-11 倍。
黑色素瘤——有家族史自身患癌風險約增高 8-9 倍如果你的親屬中有人患黑色素瘤,那么自身患黑色素瘤的風險約增高 8-9 倍。如果發現身上莫名其妙長「痣」,逐漸增大,邊緣不規則,顏色變化,發癢或皮膚破裂等現象,就要提高警惕了。
近親?直系?看了這么多癌種,是不是傻傻分不清?究竟怎么判斷是不是遺傳性癌癥?
可以參考美國癌癥協會給出的建議:
■ 家族里是否有多例相對較罕見的癌癥,如腎癌?■ 是否有人同時患多種癌癥?■ 家族成員是否罹患癌癥時年紀較輕?■ 是否有幾個成員罹患青少年癌癥?■ 家族成員是否有「離奇」的癌癥,比如男性患乳腺癌?■ 癌癥是否存在于成對的器官中,比如眼睛、腎臟、雙乳?
簡單總結為 3 個關鍵詞:多發、年輕、罕見。
如果你的回答中有「是」,要高度懷疑有罹患遺傳性腫瘤的傾向,可以通過基因檢測予以排查。
一般而言,我們做癌癥篩查,比如低螺旋 CT 或者腸鏡都是金標準,但問題是,它們只會告訴你「結果」,而不會告知你可能性。通過基因檢測,才能獲得提前翻開死神牌子的機會。
TP53 基因檢測推薦人群1.關注健康的所有人群
2.有癌癥家族史或有遺傳易感性的人群
3.長期接觸有害化學物質或放射線的人群
4.有慢性炎癥或癌前病變的人群
5.長期吸煙、飲酒者,飲食導致肥胖的人群
6.長期生活在大城市,經常熬夜、應酬,工作壓力大的人群
針對高風險人群,制定可行的風險管理方案,比如做好針對性篩查、養成良好的健康生活,盡量降低自己外因致癌風險。
即使發現了這顆遺傳的「定時炸彈」,也不用太慌。好比一場開卷考試,答案已經在你手邊了,還有啥可擔心的呢!
參考資料:
健康時報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