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
家政服務業越來越受廣大家庭青睞
但是由于勞動關系比較特殊
工作場所不固定、工作時間彈性大等因素
家政服務員等群體大多所面臨較高的法律風險
勞動權益和健康權益容易受到損害
各方面的服務和保障亟需加強!
長寧區總工會作為廣大職工的“娘家人”
邀請長寧區法律援助中心,一起送上“大禮包”
為家政阿姨建立一個溫馨港灣
9月16日下午,“長寧區總工會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體檢服務專場”啟動儀式在市工人療養院舉行,活動為40余名來自長寧的家政服務人員送上了一份健康體檢及法律服務大禮包。
活動現場,長寧區法律援助中心安排的劉紅、王麗勤兩位志愿律師為家政從業者們提供免費的法律咨詢服務。“我平時在工作中難免會和雇主發生一些小誤會,有的時候不知道怎么解決,正好這里有免費的法律咨詢服務,就跟律師聊了我的情況。”前來參加活動的家政服務員劉阿姨說道,“他們很細心很專業,耐心地給我提供了很多建議,幫我打開了思路,解決了困擾我多年的問題。”
像家政阿姨、外賣小哥這樣一些新型就業群體的用工,因用工形式的多樣化,他們與雇主、所在單位,是怎樣的法律關系?能否適用勞動法,會因用工形式的不同而存在差異,也會存在很大的爭議。如最終認定非勞動關系,則難以通過勞動監察、勞動仲裁等途徑解決勞權糾紛,只能通過司法途徑進行權利救濟,耗時耗力,可能也存在舉證難的問題,后續也難以享受欠薪保障、工傷保險先行墊付、較低的勞動糾紛訴訟費等法定待遇。
此次受邀參加為家政阿姨提供法律服務既是長寧區法律援助中心“法律援助進社區”活動的延伸,也是中心進一步擴大法律援助覆蓋面的一個側影。當前,法援律師在送法進社區活動中經常碰到居民各種各樣的法律咨詢,他們都會對居民關注的法律援助的條件、范圍、弱勢群體遇到糾紛時如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如何防止被騙等情況進行耐心地講解。
而今年,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法》的正式實施,長寧區法律援助中心也將組織更多的法援律師走進社區,進一步提高法律援助的公眾知曉率,發揮法律援助維權惠民的職能作用,提高法律援助影響力。
Minimalist red,with Passion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