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一些地方的村民年輕時出外打工,結婚成家養育孩子后,便回到了老家,目的是想自己帶孩子讀書,這個時候,這些村民最希望家門口有工廠,不用出遠門,有活干,有收入,近些年,不少村民圓了夢想,因為村里辦起了企業和工廠。
有的村莊辦起服裝加工廠,有的村莊辦起電子加工廠,工廠的類型多了以后,村民便有了更多的選擇,村里有服裝加工廠的少數村民開始羨慕有電子加工廠的村莊,村里有電子加工廠的少數村民羨慕有玩具加工廠的村莊,但是,為了一邊工作,一邊能照顧到孩子,他們并不愿意到外村打工。
日前,攝影師一行到皖西南山村采風,在村子里看到一家工藝品公司,這里生產的很多工藝品特別精致,也特別招人喜歡,甚至有的像玩具一樣,這里的員工都是附近的村民,不少外村村民羨慕這個村莊,因為這里的村民在工作的同時,讓自家的孩子也有了“玩”的場所。
然而,其實并不是這樣的。“我彩繪的工藝品就像玩具一樣漂亮,可是,你看,我家孩子從來不拿到手上玩。”一位村民說,她在這里干了很長時間了,在家門口就業,確實給她帶來不少便利,不過,也沒別人說得那么“好”。
這位村民打了一個比方,她說,如果一個人在生產餅干的食品公司上班,他的孩子經常到公司玩,時間長了,孩子會喜愛吃他制作的餅干嗎?即使吃,也只會是偶爾吃,不一定有外面孩子那么的“愛吃”,“因為吃多了嘛,孩子就不那么喜歡了。”
臺子上,擺滿了多種工藝品,個個小巧,可是,這位村民的孩子連看都不看一眼,她上班時帶著孩子,只能從家里拿來手機,或是平板電腦給孩子,讓孩子一個人在那里玩。
孩子坐一會,又歪一會,從來不拿臺子上的工藝品。雖然孩子不拿工藝品對于公司來說是一件好事,不會損壞到工藝品,但這位村民不時引導孩子看一看,目的是想讓孩子放下手中的電子產品,可是,孩子并沒有聽她的,連看工藝品一眼都不看。
工藝品是樹脂制作而成了,有專門的模具,只要不使勁砸甩,一般都不會損壞,因此,村民有時拿一個彩繪完工的在手上,然后對孩子說,看!漂不漂亮呀?
小小的工藝品,從制作到完成,采用流水線模式,有多道工序,需要多人共同完成。有的村民是做第一道工序,因為接觸的是原材料,根本無法讓孩子欣賞,所以羨慕做最后一道工序的村民,羨慕其帶孩子時,還能讓孩子一起看看。
家門口的工廠,方便了村民上班和照顧家庭,可是,怎樣帶孩子,怎樣帶好孩子,是村民們茶余飯后熱議的話題,大家都希望,自己不僅僅是在孩子身邊,更重要的是孩子能茁壯成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