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北京時間7月21日凌晨,第32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第四個比賽日剛落下帷幕,結果一出,直接把不少中國球迷的情緒點拉滿——單日斬獲5金5銀,總獎牌數一口氣躥到9金12銀3銅,這下終于把韓國隊甩在身后,直接升到了獎牌榜第二位,僅次于東道主德國,說沒有點小高潮都沒人信,畢竟這波逆襲確實來得夠突然,也夠有看頭
先說跳水,鄭鈞之和莫永華在男子雙人十米臺決賽里,全程就沒給對手機會,領先優勢堪稱碾壓,最后以437.31分奪冠,這分數在大運會層面算得上“斷檔式優勢,觀眾席那種“還沒比就知道結果的氛圍,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接下來女子十米臺,盧為和王偉瑩直接包攬金銀,這種全包局面在中國跳水隊歷史上其實已不鮮見,但每一次看到,還是會有點民族自豪感——你說巧不巧,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的跳水金牌榜又一次變成了中國隊的“自留地
再看羽毛球混合團體決賽,中國隊3比1拿下中國臺北,這場球其實賽前就被認為是“硬仗,不過場面并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膠著,最后比分其實挺能說明問題,關鍵時刻中國隊員的穩定發揮和抗壓能力,還是能看出底蘊,尤其第三盤的逆轉堪稱經典,一度被對方抓住機會險些翻盤,但中國隊硬是頂住壓力,穩穩把勝利收入囊中,這也算是給最近被外界質疑“青黃不接的中國羽毛球打一針強心劑
再說跆拳道,女子49公斤級和67公斤級兩個級別,馬靜月和邢佳妮都是2比0干脆利落地拿下冠軍,這種比賽里,體能和心理素質是關鍵,別看比分簡單,場上每一個回合的博弈都相當緊繃,尤其面對一些歐洲選手的“高強度拉扯,中國選手的臨場應變和節奏調整,其實比很多人想象中的要成熟,這波兩金到手,不只是獎牌數據的堆加,更是信心層面的提振
要說這屆大運會,中國代表團其實并不算“全主力出戰,派出的大多是大學生和年輕選手,約120人參賽,覆蓋三對三籃球、羽毛球、乒乓球等14個大項90多個小項,和歐美主流體育強國一比,配置其實沒那么豪華,但就是這幫年輕人,頂住了壓力,甚至給了不少冷門項目更大的想象空間,某種程度上,這種“新鮮血液反而讓比賽看點更足,也讓球迷對巴黎奧運周期多了點底氣
當然,不能只盯著中國隊自己爽,韓國隊這輪突然“掉隊也著實讓人意外,前幾天還死死咬住第二的位置,這一夜之間就被中國隊反超,不少韓國網友在社交媒體上“擺爛式自嘲,認為自家隊伍這屆大運會明顯狀態不在線,也有分析認為,韓國代表團選拔和備戰出現了短板,部分主力缺席成了隱患,輿論場上甚至出現了“換血周期推遲的爭議聲,這一幕其實和中國隊前幾年在某些大賽上的“青黃不接遭遇有點像,體育就是這樣,有時候一場比賽就能讓節奏天翻地覆
但德國大運會本身,其實并沒有太多“主場哨爭議,整體氛圍還算公平,畢竟18個大項、150多個國家和地區、9200多名選手,拼的就是綜合實力和臨場發揮,東道主德國目前依然牢牢占據榜首,不過中國隊這波追分勢頭,已經讓不少歐美媒體開始關注,甚至有外媒調侃,如果后面再來一波“獎牌雨,榜首之爭還真說不準,當然,現實層面中國想要逆襲德國難度依舊不小,主場效應和項目分布都是硬傷,但“能追一追的氣質已經出來了,和前幾屆那種“穩第三明顯不同
接下來,大運會還剩下三天,田徑、游泳、跳水等11個項目里將產生14枚金牌,這些項目歷來是中國隊的“必爭之地,也是拉分的關鍵窗口,尤其田徑和游泳,能不能再拿幾塊金牌直接決定最終排名,稍有閃失很可能又會被韓國、美國等追上,這時候就看隊員心理素質和臨場應變了,畢竟大賽就是這樣,誰能頂住,誰就能笑到最后
說到底,中國大學生代表團這次的表現,既有亮點也有隱憂,優勢項目依舊穩健,冷門項目逐步起勢,但整體深度和板凳厚度還有待提高,年輕隊員能不能持續扛下壓力,才是未來中國大學體育真正要面對的“硬仗,但至少在這一刻,這批年輕人已經用成績回應了質疑,證明了自己
最后一句,成績固然值得點贊,但真正的考驗還在后面,等到巴黎奧運會上再看這批年輕人能否頂住大場面,那才是真正的“試金石,不過現在,享受這波逆襲的快感,給他們點個贊,沒毛病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