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子,等我東山再起,一定會報答你們的恩情。”
8年前那個寒冷的冬夜,小叔含著淚對我們全家許下承諾。
如今他真的飛黃騰達了,成了集團副總裁,可是當我們真正需要他的時候,他會怎么做呢?
人心,到底經得起怎樣的考驗?
01
那是8年前最冷的一個冬天。
雪花紛紛揚揚地下著,我正在寫作業,突然聽到門外傳來敲門聲。
母親開門后,門口站著一個狼狽不堪的男人,正是父親的弟弟——我的小叔。
他提著一個破舊的行李箱,衣服皺巴巴的,胡子拉碴,眼神里滿是絕望。
“嫂子,我...我沒地方去了。”小叔的聲音哽咽著。
母親二話沒說,趕緊把他拉進屋里。
“先進來暖暖身子,有什么事慢慢說。”
小叔坐在沙發上,雙手捂著臉,肩膀不停地顫抖。
“我生意失敗了,欠了一屁股債,房子被法院查封了。”
“小燕也帶著孩子走了,說再也不想見到我這個廢物。”
小叔說著說著就哭了起來,那是我第一次看到一個大男人哭得那么傷心。
母親輕拍著他的肩膀:“沒事的,天塌不下來,先在我們家住著。”
“嫂子,我...”小叔想說什么,卻被母親打斷了。
“一家人,說什么客氣話。”
當晚,母親就把客房收拾出來給小叔住。
父親回來后,雖然臉色不太好看,但也沒說什么反對的話。
小叔含著淚對我們全家說:“等我東山再起,一定會報答你們的恩情。”
然而,現實比想象中更加殘酷。
小叔剛開始的那段日子,整個人都是萎靡不振的。
他經常一個人坐在陽臺上發呆,一坐就是一整天。
有時候半夜還能聽到他在房間里嘆氣的聲音。
母親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她總是變著法子給小叔做好吃的,希望能讓他振作起來。
“人活著總要往前看,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母親常常這樣安慰小叔。
可是小叔似乎陷入了自己的世界里,每天都是渾渾噩噩的。
最讓人擔心的是,他開始酗酒。
每天晚上都要喝到半夜,有時候還會喝醉后大哭。
“都是我沒用,連老婆孩子都保護不了。”這是他酒后經常說的話。
母親從來不抱怨,只是默默地收拾他喝酒后的殘局。
有一次,鄰居王阿姨忍不住對母親說:“你們家那位,什么時候才能振作起來啊?”
母親只是苦笑著說:“給他點時間吧,人都有低谷期。”
但我能感覺到,家里的氣氛因為小叔的存在變得有些壓抑。
父親雖然嘴上不說,但臉色越來越難看。
家里的開銷也因為多了一個人而增加了不少。
就在大家都快要失去信心的時候,轉機出現了。
那是小叔在我家住了大概半年的時候。
一天晚上,母親坐在小叔旁邊,認真地跟他談話。
“老三,你不能這樣下去了。”母親的語氣很溫和,但很堅定。
“你還年輕,有手有腳的,什么困難過不去?”
小叔低著頭,很久沒有說話。
“我知道你心里苦,但是躲在這里喝酒能解決問題嗎?”
“嫂子...”小叔的聲音很小。
“你聽我說,我觀察市場很久了,現在做小商品生意還是有機會的。”
母親拿出一個筆記本,上面密密麻麻記著她這段時間的觀察心得。
“你看,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對生活用品的需求也多樣化了。”
“特別是那些實用又便宜的小東西,市場需求很大。”
小叔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光芒。
“可是,我現在一分錢都沒有,怎么做生意?”
母親從口袋里掏出一個存折:“這里有我們家這些年存的三萬塊錢。”
“你先拿去做本錢,慢慢把生意做起來。”
小叔看著存折,眼淚又流了下來。
“嫂子,這錢我不能要,這是你們的養老錢。”
“什么養老錢,錢是死的,人是活的。”母親把存折塞到小叔手里。
“再說了,你把生意做起來,還怕還不了這點錢?”
02
從那天開始,小叔像換了個人似的。
他每天早上五點就起床,騎著自行車去批發市場進貨。
然后推著小推車到各個小區門口擺攤賣貨。
剛開始的時候,小叔還有些放不下面子。
畢竟以前也是開公司的老板,現在卻要擺地攤。
但是為了生活,他咬牙堅持了下來。
母親也在背后默默支持著他。
每天早上四點多就起床給他準備早餐。
晚上小叔回來后,母親總是關心地問他生意怎么樣。
“今天賣了多少錢?”
“哪種貨比較好賣?”
“明天要不要換個地方試試?”
在母親的鼓勵下,小叔的生意慢慢有了起色。
從一開始的每天幾十塊錢,到后來的一兩百塊錢。
小叔臉上的笑容也越來越多了。
“嫂子,我今天賣了兩百八!”小叔興奮地向母親匯報。
母親也跟著高興:“這是好事啊,說明你找對路子了。”
就這樣,小叔在我家一住就是三年。
三年里,他的生意越做越好。
從擺地攤到租個小店面,再到開了自己的小公司。
雖然規模不大,但已經能夠自立了。
在搬出我們家的那天,小叔拉著母親的手說:“嫂子,這輩子我都不會忘記你們的恩情。”
“以后你們有什么困難,盡管開口,我一定傾盡全力幫助。”
母親笑著擺擺手:“都是一家人,說什么感謝的話。”
小叔搬走后,我們家又恢復了平靜。
但小叔并沒有斷了聯系,逢年過節都會回來看望我們。
每次來都會帶很多禮品,對父母也特別孝順。
“要不是嫂子當年收留我,我現在不知道是什么樣子。”小叔總是這樣對別人說。
那時候的小叔,眼神中滿是感激和真誠。
誰都沒想到,故事會發生這樣的轉變。
大概是從兩年前開始,小叔的生意突然有了巨大的飛躍。
聽說他抓住了一個大機遇,和某個集團簽了長期合作協議。
公司規模一下子擴大了十幾倍,他也從小老板變成了集團的副總裁。
隨著地位的提高,小叔來我們家的次數越來越少了。
以前每個月至少來一次,后來變成了幾個月來一次。
再后來,除了過年,平時基本上見不到他。
即使偶爾來了,也是匆匆忙忙的,說幾句話就要走。
“最近太忙了,公司里事情多。”這成了他的口頭禪。
母親有時候會感慨:“人啊,有錢了就不一樣了。”
但她從來沒有埋怨過小叔,反而還為他的成功感到高興。
“能力強的人就應該做大事,我們理解。”母親總是這樣為小叔開脫。
然而,命運總是喜歡和人開玩笑。
就在今年春天,父親突然在單位暈倒了。
送到醫院一檢查,醫生說是心臟出了問題,需要做搭橋手術。
“手術費大概需要二十萬。”醫生的話如晴天霹靂。
我們家哪有這么多錢?
父親這些年的工資除了日常開銷,也存不下多少錢。
當年幫助小叔創業的那三萬塊錢,至今都沒有還回來。
母親開始四處借錢。
先是找親戚朋友,但大家也都不富裕,最多借個幾千塊錢。
然后是找父親的同事,可是數額太大,大家都有心無力。
就這樣跑了半個月,也只借到了五萬多塊錢。
距離二十萬還差得太遠。
看著父親在病床上虛弱的樣子,母親心如刀割。
“要不,咱們找老三試試?”母親終于說出了這句話。
我知道,她一直不愿意開這個口。
畢竟當年幫助小叔是出于善意,不是為了圖什么回報。
但是現在父親的病情不能再拖了,實在是沒有其他辦法。
03
“媽,您試試吧,小叔現在條件這么好,二十萬對他來說應該不算什么。”我鼓勵著母親。
母親拿起電話,手卻在顫抖。
撥通號碼后,響了很久才有人接。
“喂?”小叔的聲音聽起來有些不耐煩。
“老三,是我。”母親的聲音很小心。
“哦,嫂子啊,什么事?我這邊正在開會。”
小叔的語氣明顯比以前冷淡了很多。
“老三,你大哥生病了,在醫院里。”母親鼓起勇氣說道。
“生病了?嚴重嗎?”小叔問道,但語氣中聽不出太多的關心。
“需要做心臟搭橋手術,醫生說要二十萬。”
電話那邊沉默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