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
在彼此都不經意間,完全沒有任何心理準備的情況下,賈寶玉和林黛玉初次相見。
而且在他們看到彼此第一眼之前,林黛玉還被賈寶玉的親娘王夫人專門叮囑過,基本意思就是我兒子既頑皮又不好惹,他不是你能惹得起的人,你最好離他遠遠的。
而林黛玉作為外來的親戚聽了這話,一方面為了讓舅媽放心,一方面對這番說辭也信以為真,于是便信誓旦旦的答應,絕不去招惹賈寶玉。
可是這一對佳人誰也沒有料到,一個見慣了各種貴族美女的公子哥,居然被林黛玉一身超凡脫俗的氣質所折服。一個對世俗不屑一顧的人間仙子,在抬頭的那一瞬,竟然為眼前的少年而傾心。
一見鐘情大致如此,一眼萬年也不過如此,兩個這般如冰似玉的人兒相遇,怎么著都應該演繹一段人間佳話。可是賈寶玉和林黛玉,在茫茫人海之中的第一次相遇,從這幾個細節卻可以看出,他們終將無法愉快的在一起。
首先,賈寶玉有通靈寶玉,而林黛玉卻沒有。
賈寶玉銜玉而生,那塊玉上還刻有“莫失莫忘,仙壽恒昌”八個大字。這塊玉貫穿整個故事的始終,玉是引子,也是故事人物結局的歸宿。
賈寶玉不止一次兩次的嫌棄他這塊玉,動不動就要扔掉,或者還無數次說狠話要砸了這勞什子。可即便如此,也沒有見他哪次真的不要了這塊玉。
他不但去哪兒都好好地戴著那玉,出門見個客人,人家要看看他的玉,他也是趕緊奉上,心安理得地聽著別人的各種夸贊和奉承。比如大到南安郡王,中有清虛觀的道長,小到襲人的表妹,沒有哪一次他拒絕過向外人炫一炫他的玉。
可是林黛玉卻沒有這樣一塊玉,別說是玉了,就是薛寶釵的金鎖,史湘云的金麒麟,林黛玉連個影子都摸不著。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物件,似乎不能夠說明和左右什么,但是卻時刻都是林黛玉心中的一個隱隱的痛。
她沒有什么與賈寶玉去配對,細膩敏感的她注定多思多慮,也少不了別有用心之人的各種挑撥和離間。既然是這樣的情形,誰能保證他們有機會在一起呢?
再者,賈寶玉的言行很容易將林黛玉惹哭。
林黛玉天生體弱多病,就連賈寶玉第一次見她就覺得這是個病美人,還說出“嬌襲一身之病”和“病如西子勝三分”這樣的話。雖然是贊林黛玉別樣的美,但是也透露著賈寶玉無所顧忌,妥妥的間歇性直男形象撲面而來。
林黛玉自己也坦言:“我自來是如此,從會吃飲食時便吃藥,到今日未斷,請了多少名醫修方配藥,皆不見效。”
可見林黛玉也默認了自己就是個藥罐子,而這樣的她必須好好保養,不能大動肝火,也不可以長時間的抑郁和傷心。
原著中就有癩頭和尚向林如海出主意,說要么讓林黛玉隨他出家,要么以后不可以哭,除父母以外不能見外姓的親友,只有如此這般才能保得住身家性命。
可惜林如海一個建議都沒有聽進去,當然若是聽進去了,哪里還有這懷金悼玉的紅樓夢?
話說回來,賈寶玉第一次見到林黛玉,不是想方設法地討好這個神仙妹妹,而是三言兩語就把林黛玉給逗得啼哭不止。這也預示著林黛玉在他身邊,注定是來踐行木石前緣,用一生的眼淚償還神瑛侍者那一世的照顧。
最后,相遇時的熱鬧預示著離別時的落寞。
林黛玉入賈府整整演繹了一集的故事,從一進金陵城,處處都彰顯著賈府的赫赫揚揚,富貴榮華隨處可見,人就像置身于畫中一般。
林黛玉有七竅玲瓏心,一開始都在仔細斟酌,生怕被這表現出來的繁華與熱鬧給整懵了,更何況作為旁觀者的吃瓜群眾,映入眼簾的皆是奢華。
好戲總有落幕的那一刻。賈家的這些姑娘們,包括四春還有林黛玉和薛寶釵,他們在一起過了一段無憂無慮的日子。雖然也有摩擦有隔閡,但是生活就是這樣,聚的時間久了,必然有分離的那一刻到來。
故事開端的繁華與熱鬧,就像秦可卿托夢給王熙鳳時形容的那般:鮮花著錦,烈火烹油,又說天下無不散的宴席。最終這個富貴又龐大的賈家,一朝走向沒落是必然的趨勢。
家族尚且難以保全,更何況賈寶玉和林黛玉,傾巢之下安有完卵,他們之間懵懵懂懂的情愫,注定不會有完美的結果。
其實紅樓夢這部劇,從林黛玉香消玉殞之后,到處都透露著蕭瑟與頹廢,讓人再也沒有往下看的想法。
感覺無論是小說還是劇集,到此為止剛剛好,再往下演繹,只能給人增添了更多的遺憾與無奈。
(圖片源自網絡,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