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地道重慶美食,不僅有火鍋,還有涪陵油醪糟。醪糟又叫酒釀、米酒、糯米汁,幾乎南北方都有吃醪糟的習慣,但油醪糟卻是重慶涪陵獨有的。糯米制成醪糟坯,猛下油鍋,再加入芝麻、核桃仁、蜜棗等配料翻炒,最后放入沸水中煮開。隨著白煙四起,香味撲鼻,一道香甜可口,油而不膩的“涪陵油醪糟”便是成了。涪陵油醪糟其實和各地的“醪糟湯圓”大體類似,最大的區別就是它不用水煮,用油煮,味道也更為濃郁。
據《涪陵辭典·名小吃》記載,香甜的油醪糟夾雜著醇厚的酒香,是重慶涪陵的傳統小吃,距今有兩百多年的歷史,它還在2012年被評為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早年間,涪陵油醪糟是民間待客的飯前飲品。每當有客人登門拜訪,主人家便會熱情地煮上一碗油醪糟以表歡迎,就類似于一些地方請喝熱茶的待客之道。因此,喝油醪糟又俗稱“喝開水”。兩百余年的傳承,讓油醪糟不僅可以用來迎賓待客,還可以作為“愛情的信物”。男孩到女孩家相親,如果女方父母滿意,便會在次日清晨為“未來女婿”煮一碗油醪糟荷包蛋,反之,則不然。
當地居民在制作油醪糟的時候,每道工序都極為講究,選料時,糯米要經過米篩篩選,漏去糠皮碎米,谷稗雜物,讓它粒粒飽滿。蒸煮火候恰當不老不嫩,酵母一定得是當地名家所制,發酵不遲不早。這樣,制作的醪糟狀若白棉,團而不散,香氣濃郁。然后,再將上好的核桃、芝麻、酥脆之后的花生、冬片、棗泥、橘餅等輔料搗細,以上等豬邊油煎炒,直至基本失去水分,然后以甕盛裝,自然封存,越年不腐。
涪陵,乃宋代巴蜀六大商貿中心之一,清代有“小重慶”之稱,四方聞名的“涪陵油醪糟”即在這座商貿古城中出現。其涪陵油醪糟制作技藝也屬于重慶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因為油醪糟在客人心目中有“第一印象”的作用,因此,油醪糟的制作就尤其精細和講究。長期積累的結果,涪陵油醪糟就聲名遠播,最終走進了涪陵飲食業,享有了“重慶名特小吃”的美譽。這是在外地的涪陵人最想念的一口美食,因為,油醪糟作為湯圓的最佳伴侶,成為山城百年飲食文化沉淀下來的民風。對涪陵人來說,一碗香氣四溢的油醪糟湯圓,則標志著該回家了。除了飲食業之外,當地居民制作油醪糟一般是在春節之前,作為饋贈親友的禮品,互相品嘗。制作油醪糟的水平還是衡量家庭主婦能干與否的民間話題標準之一。當然,外地客人就只知其味,不知其意了。小伙伴們,重慶涪陵美食“油醪糟”,你吃過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