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有多少次,身邊的很多朋友都跟我說,國產電影沒啥看頭,尤其是最近幾年,主旋律電影幾乎霸占了影院。
作為一名觀影十年的影迷,我承認現在的國產電影有諸多不足之處,也承認院線電影的多元化在近幾年已成為一種奢侈,但我無法承認,國產電影真的沒啥看頭。
其實近兩年來,我一直在發掘一些冷門但出色的新老電影(比如,我在今年六月寫的上半年電影總結),尤其是國產電影,去年我還推薦了一部9.5分的國產冷門神作《背靠背,臉對臉》。
在尋找的過程中,我發現,豆瓣8分以上的國產電影其實并不少,相反,還非常之多。但可惜的是,大部分都是紀錄片和上世紀的老電影,其中以八九十年代的居多。
今天我要推薦的這部國產冷門神作,也是上映于1984年,豆瓣9.5分,國產戰爭片第1,全球戰爭片第3,但評價人數才剛過6萬。
電影叫《高山下的花環》。我個人認為,《高山下的花環》的最大亮點,是將一場完整的戰爭如實呈現:不僅有戰前的悄然無聲,戰中的殘酷無情,更有戰后的創傷無盡。
不夸張地說,國產戰爭片要都這么拍,部部都能9分以上。
01
戰前悄然無聲
《高山下的花環》有3位主人公——出身農村的連長、身為高干子弟的指導員和愛打抱不平的排長。
三種不同的身份和性格,也暗示了三種不同的命運。
影片一開始,三位主人公各自的優缺點都悉數登場。這也是影片傳遞的觀念之一:軍人不是天生的,軍人也是凡人,也有七情六欲。
連長性格穩重,對人對事都富有責任心,即使申請到了探親假,打算回家看望即將分娩的妻子,卻因為新指導員的到來,他一次又一次主動推遲歸期。
順便說一句,飾演連長的演員呂曉禾,憑借此片拿下了1985年的金雞百花雙料影帝。
新來的指導員年輕體弱,缺乏指導經驗,加上從小生活在城里,吃不了軍隊里的苦,一直無法融入連隊。
事實上,指導員新婚不久,這次從城里下放到駐扎在農村的九連,是他母親的主意。
等到時機成熟,身為退休干部的母親會想辦法把他調回城里。
扮演指導員的演員是當時的帥氣小生唐國強。
看著連長的假期日漸減少,指導員卻不管不顧,一向仗義執言的排長實在忍不了了。
很快,排長不僅公開與指導員作對,還自己掏錢為連長買來了回家的車票,但連長始終猶豫不決。
飾演排長的演員何偉憑借此角色,獲得了金雞百花雙份最佳男配角大獎。
就在三方都陷入僵局時,一份即將奔赴前線的命令突然到來,打碎了所有人的計劃。
在出發去前線的當天,指導員的母親憑借極廣的人脈,真的幫兒子弄到了一份調回城里的命令。
指導員準備悄悄離開,但連長發現了他的異常,也猜到了他打算臨陣脫逃的行為。而這種行為,無疑是棄大家的生死于不顧。
頓時,一向平易近人的連長徹底被激怒了。
到這里,正直的連長、膽小的指導員和沖動的排長,原本毫無瓜葛的三位軍人,因為一場戰爭的到來,開始了命運上的“糾纏”。
02
戰中殘酷無情
發怒的連長嚴厲斥責指導員,一番心里話讓后者良心發現,最后還是一起上了前線。
路上,耿直的排長依舊看不起貪生怕死的指導員,要不是連長在旁邊,怕是早干架了。
終于來到前線,可一件小事的發生,讓指導員徹底顏面無存。
起因是指導員的母親不顧軍情緊急,動用前線專用電話,要求前線的軍長將兒子調離前線。
不料,軍長不僅當場拒絕,還在全軍面前,公開譴責了這種行為。
雖然軍長沒有點名道姓,但九連所有人都心知肚明,指導員更是如坐針氈。
很快,戰爭開始,連長和排長帶著士兵們沖鋒陷陣,拼命殺敵。
指導員也一路跟隨,沒有掉鏈子,此后,指導員開始漸漸融入九連,也慢慢得到了大家的尊重。
最大的不幸很快降臨。有一次出戰,九連被困在了山上好幾天,所有的水都喝光了,不少士兵因嚴重脫水都暈了。
看著戰友們一個個倒下,排長主動代替指導員,帶人跑到山下,偷偷去砍農民們種好的甘蔗。
結果,甘蔗是砍來了,排長卻為此付出了巨大代價。
活下來的戰士們一邊吃著帶血的甘蔗,一邊為排長默默落淚,尤其是以往與排長針鋒相對的指導員,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因為指導員知道,如果不是排長主動替他去,這次倒霉的就是他。
指導員這時才明白,雖然排長一直瞧不起他,說話難聽,但排長一直說的都是真話,而且從來都是敢說敢做,敢做敢當。
緊接著,在最后一次戰爭中,發生在連長身上的意外,更是讓指導員脫胎換骨,從以前的貪生怕死,徹底變成了一名無畏生死的軍人。
戰爭的結束,讓三位主人公的命運被徹底改寫。沒有人是贏家,也沒有什么美好的回憶,但那段日子將讓他們終生難忘。
就在我以為電影快要結束時,才發現進度條剛走完三分之二。
03
戰后創傷無盡
《高山下的花環》對戰后殘局的直白呈現,以及對烈士家屬的人文關懷,是我完全沒有想到的。
而且我個人認為,這也是此片能擊敗99%戰爭片的最大原因。
說回電影。戰爭結束后,指導員帶九連回到了之前的駐扎地。因為打了勝仗,九連所有人都獲得了軍功勛章,唯獨排長沒有。
組織上給出的理由是,排長是在去砍甘蔗的路上遇難的,加上平日里愛發牢騷,所以不給他記功。
指導員一聽,瞬間火冒三丈。其他戰士也紛紛表示,如果排長無法被嘉獎,那他們的軍功也不要了。
因為他們的命,都是排長給的。
在這插一句,排長在開戰前,被提拔為副連長。
當九連的烈士家屬們都來領勛章時,排長的妻子只能坐在旁邊,既難過,又難堪。
事后,同樣難受的指導員來到排長的妻子面前,把自己的一等功臣勛章謊稱是排長的榮譽,而且還說了一句可以評價排長一生的話:
開來(排長名字)他是個很好的同志,中國人都像他那樣,說真話,做實事兒,我們國家的事情,就好辦了。
事實上,排長的妻子早已得知丈夫的真實情況,所以全程都低頭不語。
當聽完指導員的話后,她才慢慢抬起頭,再次為丈夫感到驕傲。
對了,飾演排長妻子的演員,是當時憑借電影《駱駝祥子》斬獲金雞百花雙料影后的斯琴高娃。
此事后來驚動了軍長,得知排長始終未被記功,軍長也大發脾氣,喊出了一句我個人認為是片中最為精彩的臺詞:
我們有些干部,總是愛聽阿諛奉承,對于愛提意見的同志,到死他們也不肯放過。
接下來,是連長家屬們的到來。因為想省錢,連長的妻子和母親從老家,步行了十多天才抵達營地。
指導員很是疑惑,因為組織上早就寄去了路費,但連長的家屬并未立馬解釋。
當晚,指導員把連長的遺物都交給了連長的妻子,除了一張連長生前放在口袋里的欠帳單。
那張欠賬單上,記著連長欠下的620塊錢,指導員不想雪上加霜,他準備自己替連長還。
可就在為連長的家屬送行的那一晚,連長的母親突然拿出620元現金,說是要為連長還賬。
原來連長在打仗時,曾給家里寄了一封信,信中再三叮囑家人,要為他還上欠款,并且在信中也附上了一張欠款單。
為了湊上620元這筆巨款(相當于現在的十幾萬),生活在農村的連長家屬不僅賣掉了家中唯一一頭豬,還把550塊的撫恤金和組織上給的路費也拿了出來。
在場的老軍長徹底驚呆了,指導員和戰友們更是痛哭流涕······
一場戰爭帶來了諸多傷痛,除了存活的戰士們所經歷的生死磨難,高山下所擺放的無數花環,還有無數烈士家屬所承受的精神創傷。
而這些,正是大部分戰爭片所忽視的部分,也是如今的我們不能忘記的部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