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說劉亞樓是軍人的標桿,
林彪說一個劉亞樓頂3個參謀長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劉亞樓。
1910年劉亞樓出生在福建省武平縣的一個很窮困的農民家庭。
劉亞樓剛出生第2天,母親就因病去世。而劉亞樓的父親是一個一貧如洗的農民,自己一個人養不了這么小的孩子。
所幸有好心人。
劉亞樓有個鄰居叫劉德香,是個鐵匠,家里也很窮,不過比劉亞樓家可能好一點。他們就收養了劉亞樓,還給劉亞樓取了一個大名叫劉振東
劉亞樓就在養父母的照料之下一天天長大。雖然養父家也很窮,但他們一家人還是節衣縮食,全力支持劉亞樓讀書。
劉亞樓也很爭氣,后來以優良的成績考到了武平縣的初級中學。
但是學費實在太貴了,劉家無論怎么節儉都供不起劉亞樓。讀了兩年中學, 劉亞樓回到老家小學教書。
這個學校的校長叫劉克模,是共產黨員。也是他把劉亞樓引上了革命之路。
1929年8月劉亞樓入黨。入黨之后,他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劉亞樓,這什么意思呢?
就是說我堅決跟黨走,更上一層樓
入黨后,劉亞樓就加入了紅軍,在紅軍里劉亞樓先從小兵做起,后來升到連長。從連長到師政委,他只用了三年半的時間。
雖然說在戰爭年代,人才稀缺,升遷比較快,但是如果你沒有能力,斷然不可能從連長一路到師政委。
這是打仗啊,你沒能力,怎么可能讓你一直帶兵。
劉亞樓敢打硬仗,也能打贏硬仗,這就是他的能力。
1931年8月的黃陂戰斗,紅軍在黃陂遭遇了毛炳文的部隊。林彪負責指揮,頂在正面,阻擊敵人的是紅35團,紅35團的政委就是劉亞樓。
紅軍時期政委有最后決定權,所以這場戰斗的實際負責人就是劉亞樓。
天剛亮,紅35團工事還沒修好,敵人就開始猛攻了。
最開始的情報顯示,敵人有兩個營。開打之后,劉亞樓才發現敵人起碼一個整編旅。
劉亞樓和團長一邊指揮戰斗,一邊派人報告林彪新的敵情。
林彪的回復也很簡單:計劃已經定好了,你必須按原計劃完成任務。
劉亞樓也很干脆,回復林彪:只要劉亞樓在,陣地肯定在
最后這場仗打下來,紅35團只剩下十幾個人,幾乎人人重傷,劉亞樓自己腿部也受傷了,要用槍管做拐杖才能站起來。
但是紅35團還是守住了陣地,給主力部隊殲敵,爭取到了時間。
長征的時候,劉亞樓和陳光帶紅二師,走在隊伍的最前面。猶如一把尖刀,不斷地突破敵人的防線,突破速度之快,讓紅軍自己都嚇了一跳。
長征后,紅軍計劃東征山西,消滅閻錫山。這次東征沒有成功,但是劉亞樓帶著紅二師先是做先鋒,撤退的時候又斷后。一路打了不少硬仗。
東征之后,劉亞樓先到紅軍大學讀書,后來到蘇聯伏龍芝軍事學院去進修。
劉亞樓沒想到的是,自己這一次離開中國戰場有12年之久,更不會想到他在蘇軍中差點被槍斃。
蘇德戰爭爆發以后啊,劉亞樓這批人也回不了國。中央和蘇軍磋商就讓這批中國學員全部安排在蘇軍實習,參加蘇軍的衛國戰爭。
劉亞樓化名薩莎,佩戴了少校軍銜,在蘇聯遠東軍區機關做一名見習參謀。
1945年8月8號的時候,蘇聯對日宣戰,8月9號蘇聯紅軍就進入了東北,那時候劉亞樓化名王松跟著蘇聯紅軍回國。
蘇軍攻打佳木斯外圍的407高地,劉亞樓在參謀部做參謀。進攻開始之前接到了上級的電話說,空軍部隊轟炸時間定在6:50,那地面部隊根據這個時間安排攻擊的時間。
劉亞樓就按照規定,向下面傳遞了這個消息。
后來7點的時候,蘇軍士兵就把劉亞樓抓起了起來。
原來當時蘇軍先頭部隊進攻的時候太順利了,6:40的時候已經占領了高地。但空軍還是按照6:50的時間開始轟炸。那自然炸的就不是日本了,而是蘇軍自己人。
自己人炸自己人,在戰場上是大事。蘇軍把劉亞樓抓了起來,劉亞樓心里清楚,自己很可能要被槍斃。
覺得自己要被槍斃了,劉亞樓在死之前給中央寫了一封長信,把自己在蘇聯里面近8年的學習體會和見聞,經驗教訓都寫出來了,落款寫的是忠于黨的劉亞樓。
后來蘇軍經過查證核實發現劉亞樓沒有錯,無罪釋放,恢復了原職。
1946年5月的時候,劉亞樓成了東北民主聯軍的參謀長,協助林彪羅榮恒指揮東北的解放戰爭,遼沈戰役,平津戰役,他都是指揮者之一,也成了后來東野的3號人物。
在這里我們就不講他怎么打仗,講講他怎么給東北民主聯軍甚至全軍建立了一個可用的參謀制度。
劉亞樓當了參謀長之后,林彪給他第1個任務,就是你把司令部給我弄得像樣點。
什么叫像樣點?林彪其實就是想學習蘇軍有一個好用的參謀班子。
那個時候東北民主聯軍剛創建不久,很多地方都是剛起步,要想學習已經成體系的蘇軍那是很難的,但這件事還是被劉亞樓給辦成了。
行軍打仗是要地圖的,當時民主聯軍的司令部里面甚至就沒有一張標準地圖。這對于林彪來講就很討厭了,
劉亞樓出來做參謀長之后,第1件事情就是成立作戰地圖科。
劉亞樓帶著其他參謀,把粗糙的地圖拼在一起,然后自己在白紙上重新畫,最后熬了幾個通宵,畫出一張標準的軍用地圖。
接下來繼續畫了第2張,第3張.....,劉亞樓還帶人實地考察地形,對地圖進行修改調整
畫完以后他們再拿著去印刷廠排版印刷給林彪用,再下發到縱隊給各個司令去用。
地圖的問題解決以后,還有個重要問題參謀人員水平不高。
我軍當時哪里有專門的參謀,這些參謀都是業余出身,就是打仗直接打出來的,他們也不知道參謀到底要干什么,不該干什么能干什么。
于是劉亞樓就搞了一個參謀業務的培訓班,把全東北民主聯軍的這些參謀人員集中到一起,劉亞樓親自講課。
講什么?就講他在蘇聯學到的那一套制度規章制度,全部傳授給這些參謀人員。
這個培訓班劉亞樓每期都辦6個月,就不斷的把自己在蘇聯學到的東西一點點地教給這些參謀人員,這些參謀人員又回到自己的部隊來,又逐步一點點的,在各級部隊搭起了參謀的班子。
最后毛主席知道了,都要求劉亞樓把參謀培訓的文件和教材給中央,再由中央轉發,到全軍各部隊,讓其他部隊來參考,最后全軍的參謀制度就這樣子制度化。
劉亞樓這個人有個特點,他對上級不唯唯諾諾,如果上級錯了,他是要主動提出來的。
49年7月的時候,我們請蘇聯援助我們建設空軍,當時有個726方案,其中提到蘇聯代我培訓空軍人員1700名,其中飛行人員1200名,機械人員500名。
劉亞樓看了這個方案以后,覺得有些不對。他沒有馬上說,而是去找資料,請教一些在蘇聯學習過的專家,最后找到毛主席說:這個方案有問題。比如飛行人員比例不對,應該是飛行人員少,地勤人員多,比例在1:2會比較合適。
劉亞樓講了半個小時,毛主席最后說:你是對的,按照你的改。
也就是在劉亞樓修改后方案的基礎之上,我軍空軍的架子終于開始搭了起來。
劉亞樓以前沒搞過空軍,但是他上任之后沒多久就遭遇了抗美援朝。
而也就是這個不懂空軍的劉亞樓和同志們總結出了一套一域兩層四四制的空軍戰術,依靠這套戰術志愿軍空軍在抗美援朝戰場上擊落敵機330架,擊傷95架,出了8000多名三等功以上的功臣。
這個成績足以讓劉亞樓一直擔任空軍司令員,直到1965年他去世。
劉亞樓后來患上了肝癌,在彌留之際他他對夫人說了一句話,再見吧,都交給你了,我沒有留下什么,只有對黨,對人民的忠誠。教育好孩子們,替我照顧老人,
1965年5月7日,劉亞樓在上海病逝,這一年他只有55歲。
全文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