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上初中的時候,我爸買了一組家庭音響,他愛唱呂劇,耳濡目染之下,到現在我張口就會唱《老來難》,老來難,老來難,老來無能討人嫌……
買家庭音響,送了一大盒流行音樂的VCD光碟,多是愛情歌曲,慢慢的都會唱了,放了學還經常唱上幾首,最多的就是我和堂弟一起唱的《流浪的孩子》。只有我自己的時候,就反反復復唱那些情歌,有一天我媽實在聽不下去了,嘮叨我說,整天愛呀恨啊,有什么意思?
一晃二十多年過去了,那套家庭音響早就退役了,其中的許多歌早已塵封在記憶深處,只是有一天突然聽到某句歌詞,才驚覺自己已然過了半生,青春年華一去不復返,而年輕時反復吟唱不知其味的歌,如今卻是越品越有滋味。
我記得有一次獨自彈唱《光陰的故事》,唱到最后一度哽咽,文字和音符的力量讓人難以琢磨,有時候像一杯老酒,越陳越香,就像40歲之后,我突然喜歡和醬香型白酒一樣,有一種歲月的沉淀。
上周去廈門跑馬拉松,空閑去了趟鼓浪嶼,去了網紅打卡點晴天墻,就是被歌詞吸引過去的,去的時候夜稍晚,人不多,一位美麗的姑娘在那里反復拍照,拍完了下來我再上去,我拍完了她又重新拍,似乎總是不滿意,一遍又一遍。
我拍了段視頻,把跑步元素也加了進去,配上昏黃的路燈,像是陳舊的老照片,不禁感慨,周杰倫的歌越來越清晰,我的青春卻越來越模糊了。
經常有人說,年少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成曲中人,說的也許就是一種歷經歲月滄桑,回頭一切成空的孤寂感。
所以有人唱歌好聽,不是入了耳,而是入了心。那天在車里聽陳百強的《一生何求》,覺得歌詞寫得真好啊,特別是那句:沒料到我所失的,竟是我的所有……
這是多少性情中人的心聲,又是多少成年人的無奈啊。
就這樣,一個敏感的內心,加上一個跑步的身體,讓我從此搖擺在跑步博主和情感博主之間,一會熱情洋溢,一會憂郁低落,白與黑的交替,晝與夜的更迭,促成了另一個我。
這個世界上,沒有不帶傷的人,當你正在經歷大起大落和人生失意的時候,不免慌里慌張,看誰都不順眼,但當你接受了命運的挑戰,觸底反彈之后,就會變得平和從容,沒有那么容易發脾氣。你想啊,有什么可發的呢,對愛人發火,人家也有自尊啊,不一定聽你訓,遇到不好惹的還可能被反傷。對孩子發火呢,也不忍,等他們長大了,還要承受和我們一樣的苦和痛,想一想還是自己嚼嚼咽了吧。
不開心的時候,就去聽聽老歌,它們早在我們年少時已經告知了未來,不過那時候它只是娓娓道來,我們竟傻到想早點長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