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的視頻,是我十歲的兒子自畫、自拍,自剪的,我有被感動到,尤其是最后一幀畫面里的文字:
生命像這束光,哪怕只有一扇小窗,也會努力鉆進來。
說起來,父母對孩子的影響確實挺大的,由于做自媒體職業的原因,我經常在他們面前做的事就是拍視頻,剪視頻,耳濡目染,漸漸的,兒子學的有模有樣,記得大兒子幼兒園畢業那一年,我一個人帶他們倆自駕旅游,半個月的時間每到一處都是拍拍寫寫的,也終于不負時光,把美好的景致全部收錄在我的兩個Vlog視頻里,轉眼四年過去了,現在我們再一起出游時,都是兒子負責視頻記錄,以至于小小年紀就戴上了近視眼鏡。
我倒沒覺得什么,大不了成年之后像我一樣做個激光手術吧。
反倒是對美好事物的探尋和向往,不可耽擱。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不停磨練自己的眼光,和看待同樣一件事情的不同角度。
我在攝像路上有兩位老師,一位是啟蒙老師陳老師,他是我師傅,畢業后剛去電視臺工作的第一天,他就丟給我一本書,讓我自學攝像基礎,什么九宮格、蒙太奇都是那時候開始接觸的。
學了大約一星期,我就開始跟著他外出拍攝,一般都是我藏著拎機器,他拍攝的時候我就在旁邊默默學習,學習站位,角度,還有呼吸等等。
突然有一天,就開始讓我拍啦,非常興奮,手都在抖,自然是拍的沒法看,回來之后經過老師的一一指點,慢慢找到了感覺。
但也只能算中規中矩,沒有什么新穎的角度。
轉折在于一次去工地拍攝,我照例拍了幾段之后,站在現場就不知干什么了,這時候,一位工友拍拍我的肩膀讓我趕緊向后看,我看到兩個工人正站在一個還沒安裝窗戶的四方空間里,其中的一人用雙手勾住上梁,筆直地站著,另一個的身體斜成了60度,一只腳也懸浮在半空中……工友說,看,多有動感美啊。
我趕緊抓拍到了那美好的一幕,從此似乎打開了一個新世界,每一個稀松平常的事物最終都有了另外一個角度,重新詮釋,散發出與眾不同的美。
在我專職攝像的四年時間里,我比以往任何一天都更加熱愛我的職業,我的人生。
作為喜歡文科的我來說,自知沒有辦法像理工科高材生那樣,做出高精尖的產品,只能用視頻和文字,記錄呈現生活中的一部分美好,出品者舒心,觀看者愉悅,當更多的人對美的事物有了更強烈的期待,這個世界,應該不會丑到哪里去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