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聲明一點:B-21亮相并非什么新聞大事件,早在2016年,該項目就對外公開,2020年就開始生產制造。2年多以前格魯門公司就公布了B21的CG圖,本次亮相的也只是樣機并非實機。
另外B-21也并非B2的換代版本,“21”是代表21世紀新型轟炸機的意思,其作用其實是為了接任B-52和B-1B。
再炒B-21的熱度,是現行國際形勢下,美國的一招新棋,再刷存在感。
B-21服役時間
2023年首飛,預計2026~2027年服役,2030年左右初步形成戰斗力。預計將制造80~100架。
B-21參數配置
長15米,翼展42米。整體都比B-2小了一圈。造價7.5億美金,后者是為24億美金。再考慮到不同年代的購買力差異,雙方的投入不在一個級別。
B-21最大起飛重量100噸,荷載13噸,最大航程8000公里;相比之下,B2最大起飛重量170噸,載彈量23噸,航程1.2萬公里。
雖然在個體參數上,B-21要略遜一籌,但作為更新的型號,它在隱身性、信息化作戰、人機智能交互、戰場態勢感知等方面,都要超過B-2。
B-21最大的亮點
除了更出色的隱身性能、可無人駕駛等功能外,據格魯門公司高管聲稱:B-21是美國空軍首次接入“第六代系統”的機型,可實現“全域聯合指揮控制”和“跨平臺數據共享”。換言之,B-21是美國新一代體系化作戰的新成員。
此外,模塊化設計也能讓B-21的各項功能保持同步升級進步,持續保證其先進性。
B-21和B2孰強孰弱?
從作戰指標來看,后者更勝一籌,畢竟造價擺在那里。但由于出生時代不同、作戰方式不同、定位不同,雙方的真實戰斗力不能一概而論。
用一個不恰當的比喻:如果把B2形容為手持利劍的超級英雄,那B-21就是持槍上陣的新時代兵種。
B-21將帶給世界哪些影響和新威脅?
B-2轟炸機雖然雄踞世界之巔多年,但由于造價高,維護成本貴,美軍采購數量有限,而且出勤率很低,因此威懾力大于存在感。
據悉,B-21的維護成本會大大降低,也不再需要定制機庫存放,如果能達到百架規模,顯然“實戰意義”會更大。
在未來服役后,它將成為美軍新的前線威懾利器,有大概率會出現在中東、亞太等地區,給對手空防帶來更大壓力。未來戰爭中,隱身突防將成為主要作戰手段,B-21的定位就是如此。
當然了,隨著我軍新一代隱身戰略轟炸機轟-20的服役,美軍的空中優勢也會越來越小。雙方的博弈也會進入新階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