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十九首》,是中國文人五言詩的選輯。南朝時期的蕭統,從東漢末年沒有作者的古詩中選了其中有代表性的十九首,編入《文選》而成。
后來,《古詩十九首》從《文選》中剝離了出來,成為許多學者研究的對象。它是樂府古詩文人化的顯著標志,全詩語言樸素自然,具有渾然天成的藝術風格,被劉勰稱為“五言之冠冕”。
從內容上來講,《古詩十九首》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寫“游子”,一類是寫“思婦”。今天繼續欣賞第二首:
青青河畔草
- 青青河畔草,郁郁園中柳。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昔為倡家女,今為蕩子婦。蕩子行不歸,空床難獨守。
這是一首漢代的五言詩,此詩采用第三人稱的寫法,寫出了少婦渴望愛情、渴望和丈夫相依相偎的平凡生活。
一開始,寫了眼前看到的景色,河邊一片青綠的草地,園中柳樹長得郁郁蔥蔥。由遠及近,只見繡樓上有一位女子體態盈盈,獨自一人靠著窗戶坐著,長得非常美麗,容光照人,像是那天空中皎潔的明月。接下來,描述女子的美麗。打扮的紅妝艷麗,那伸出的手臂纖白細嫩,扶著窗戶看向遠方盼望著親人的早日歸來。
緊接著,交代了女子的身世。原來她曾經是一個青樓女子,因為渴望過上平常人的生活,嫁給了一個游子。不曾想,這個游子經常遠行不怎么回家,丟下她一個人獨守空房,難以忍受獨處的寂寞。
能想象出,這是一幅多么動人而又讓人心碎的畫面:一個漂亮的少婦,身姿窈窕,獨自倚坐在閣樓上,白皙的玉手扶著欄桿,打扮著精致的妝容,生怕遠在外的丈夫突然歸來,不能將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展示給他。看著河邊的青草、園中的柳樹都長得郁郁蔥蔥,目光漸遠,那是丈夫離去時候的方向,“柳”在古代是“留”的意思,看出對愛人的渴望和內心的失落。
這首詩,還有一個非常美的地方。那就是一開頭的兩句,連用四個疊詞“青青”“郁郁”“盈盈”“皎皎”,讀起來平仄相間,濁音清音交錯,和諧動聽,給人一種十分古樸的韻味,更加深了對景色、人物形象的刻畫。
整首詩能看出這名女子對愛情、家庭的渴望,多么希望能和丈夫相濡以沫,過著舉案齊眉的日子,作為一個青樓女子,是被世人所鄙夷的,偏偏丈夫是個游子,常年都在外游歷,想尋求仕途,也能間接看出當時漢朝末期游宦成風的世態,造成這名女子獨守空房很大原因就是動蕩的社會環境。
之前我們講過,《古詩十九首》按內容大致分為游子和思婦兩類,這首詩完美地將兩者結合在了一起,是很典型的一首代表詩。
關于這首詩,大家有什么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