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美國數學家和計算機專家弗諾·文奇教授在其出版的小說《真名實姓》中,創造性地構思了一個通過腦機接口進入并獲得感官體驗的虛擬場景。
1990年11月27日,我國航天事業奠基人、人民科學家錢學森在寫給汪成為院士的信中,將虛擬現實場景命名為“靈境”。
兩年后,美國著名科幻大師尼爾·斯蒂芬森在其小說《雪崩》中虛擬現實場景命名為Metaverse,翻譯成中文就是“元宇宙”,斯蒂芬森對其的描述是:“戴上耳機和目鏡,找到連接終端,就能夠以虛擬分身的方式進入由計算機模擬、與真實世界平行的虛擬空間。”
1993年,錢學森再次致信汪成為,再談“元宇宙”,即他命名的“靈境”,錢老表示:“我對靈境技術及多媒體的興趣在于它能大大擴展人腦的知覺,因而使人進入前所未有的新天地,新的歷史時代要開始了!”
錢老預言成真。伴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國內外眾多企業開始在虛擬現實場景方面進行探索,不少企業陸續寫下自己的“元宇宙”故事。
1996年,微軟推出了Comic Chat漫畫聊天軟件,使用者可以在聊天時候給自己賦予一個虛擬的漫畫形象,電腦會使用自然語言處理技術來產生一系列表情和動作,這項技術也被認為是在網絡上表現虛擬身份、虛擬替身的一個標志性的進步。
1999年,華納兄弟公司發行了《黑客帝國》,影片講述了一名年輕的網絡黑客尼奧發現看似正常的現實世界實際上是由一個名為“矩陣”的計算機人工智能系統控制的,該片上映后迅速席卷全球,其顛覆式的宇宙觀、變幻莫測的數字技術一度引發社會輿論對于AI技術的恐慌。
2003年,林登實驗室推出的一個網絡虛擬游戲《Second Life》,游戲提供土地,土地上的一切由人們自己決定,宛如盤古開天地之后一般,它給人們創造了一種在虛擬世界實現新生活的可能。
2006年,《Roblox》上線,這是一款兼容了虛擬世界、休閑游戲和自建內容的游戲,后來它成為了元宇宙第一股。
2011年7月,由求伯君等出品,謝霆鋒等人主演的電視劇《劍俠情緣之藏劍山莊》播出,該劇是對未來“元宇宙”的一次精彩演繹。劇中,JS公司開發了一款代號為JX003的大型網游,系統將以模擬的形式讓廣大網絡愛好者們通過傳感器進入虛擬的劍俠世界,逼真地感受游戲人物的觸覺,視覺,嗅覺等所有感受。據中既有虛擬世界的江湖兒女故事,也有現實中的黑客在虛擬世界搗亂,結尾的時候,吳亞橋主演的葉婧衣在現實中去世了,但她的各種思想和記憶永遠地留在了虛擬世界。
不過,那個時候,“元宇宙”的概念還并不火爆,《劍俠情緣之藏劍山莊》的劇情遭到了不少網友吐槽。
一年后的8月,Oculus Rift虛擬現實頭戴顯示器驚艷亮相,人們意識到虛擬現實的風口來了,各大企業一窩蜂涌入市場。遺憾的是,這股風潮并沒有起飛,隨后,臉書收購Oculus,微軟推出Hololens和Windows MR,索尼推出了PSVR都沒能掀起太大的浪花。
2018年3月29日,電影《頭號玩家》上映,影片中的人可以通過VR設備,體驗完全虛擬的世界。人們對元宇宙有了進一步的具象化了解。
一年后的2月3日,電音歌手Marshmello在游戲平臺《堡壘之夜》舉辦了虛擬演唱會,這是虛擬現實技術從視覺作品轉到游戲領域的標志性事件,很多人不禁驚呼:這也可以!
直到時間來到2021年,經歷過疫情居家隔離后,世界人們對互聯網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年初,Soul App在行業內首次提出構建“社交元宇宙”,Roblox更是將“元宇宙”寫進招股說明書的公司。元宇宙大戰的序幕開始徐徐拉開了。
2020年5月,微軟首席執行官薩蒂亞·納德拉表示公司正在努力打造一個“企業元宇宙”。7月,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更是喊出了“all in 元宇宙”的口號,后來更是將企業名字改成了元宇宙的縮寫META。8月,英偉達宣布推出全球首個為元宇宙建立提供基礎的模擬和協作平臺,而韓國財政部更是發布2022年預算,計劃斥資2000萬美元用于元宇宙平臺開發。
一時間,元宇宙成為諸多網絡平臺的熱詞。受此影響,不少和“元宇宙”有關聯的公司股價都在飛漲。在資本的助推,“元宇宙”的風越刮越大,國外企業跑步前進,國內的企業也開始蜂擁加入戰場,大家全力尋找與“元宇宙”契合的業務結合點。
目前,元宇宙大戰最初級的階段在商標戰,大部分企業都在搶注元宇宙商標,截至2021年12月19日,有上千家企業注冊了8534個相關商標。比如騰訊注冊了“王者元宇宙”“天美元宇宙”,華為申請了“元OS”、網易申請了“星球元宇宙”。新能源汽車對“元宇宙”系列商標最為積極,理想、小鵬、蔚來等早早都申請了自己品牌名+元宇宙的商標,上汽更狠,一口氣注冊了包括“車元宇宙”等100多個商標
元宇宙金錢大戰也同步開啟了,比如李嘉誠的維港投資重金投資了《頭號玩家》主演謝里丹聯合創立的元宇宙技術公司,字節跳動斥巨資收購VR創業公司Pico,深圳童話爸爸文旅宣布三年投資75億元搞元宇宙主題樂園等等,總之就是憑借資金的優勢通過買買買來實現元宇宙產品開發的技術儲備。
也有一些企業通過技術真正開始應用了“元宇宙”的場景,比如海信旗下Vidda電視于2021年12月15日首次在元宇宙中召開了音樂電視二代發布會,在海信旗下聚好看XR團隊提供的技術支持下,所有演講嘉賓,包括京東Joy和酷狗酷小狗都通過最新動作捕捉技術現身虛擬世界,整場活動沒有出現一個真人,全部是由數字人呈現和演出,當戴著VR眼鏡進入會場的時候,錢學森展望的“靈境”場景出現了;再比如百度在2021年12月27日召開Create AI開發者大會,在“希壤APP”里舉辦,這也是百度發布的首款元宇宙產品,可同時容納10萬人同屏互動,非常神奇。
與此同時,還有不少企業和個人摩拳擦掌蹭著“元宇宙”的概念來實現自己的特殊目的。
比如張家界成立元宇宙研究中心,大富科技百萬年薪招聘元宇宙合伙人、藍色光標聘請《元宇宙》作者擔任獨立董事等等,某搞微商團體找了一堆姓元的人組建了元宇宙家族,某機構搞了個《元宇宙第一課》收費課程。它們都成功借著“元宇宙”的東風蹭了一波流量。
最猛的是那些搞區塊鏈的,他們一下子抓住了“元宇宙”這個新的概念興風作浪,不信大家翻翻看,很多以前玩虛擬幣的人現在都在鼓吹“元宇宙”投資,硬是把炒成天價的NFT和“元宇宙”強勢關聯在一起,居然真有一些人帶著巨資參與,還搞出了什么元宇宙炒房,真的是匪夷所思。
“元宇宙”這個概念很好,我特別喜歡錢學森給它取的中文名“靈境”,廣闊天地,大有作為。不過,大家一定要注意,元宇宙不是十全十美的,已經有女子稱在meta元宇宙中被性騷擾了。千萬不要被一些打著“元宇宙”的虛假炒作所迷惑,更不要輕易為“元宇宙”三個字而花掉自己現實中的血汗錢。
我十分贊同360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周鴻祎的話:“我并不反對所有的元宇宙,我只反對打著元宇宙炒概念的、打著元宇宙的概念發虛擬幣的,打著元宇宙的旗號來做沉溺社區的。”
“元宇宙”雖好,小心騙子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