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要:
1. 據國家衛健委醫政司司長焦雅輝最新透露,中國國內陽后出現肺炎人群約為8%,二級以上醫院的重癥床位使用不到80%。8%的肺炎比例超過臨近國家與地區,對此,病毒學家金冬雁提出6個具體問題,呼吁重點關注重癥和危重癥占比的數據。
2. 全國二級以上醫院重癥床位的使用率達到了約80%,是否達到了原先設定的警戒線同樣值得注意。金冬雁建議:第一,在重癥床位吃緊的地區緊急實施壓峰措施,例如公共交通停駛、停課、提前放假等;第二,呼吁民眾在春運中不再前往重癥床位吃緊的地區。
3. 在臨床救治方面,金冬雁建議:第一,向60歲以上感染者和60歲以下的基礎病感染者,盡早提供Paxlovid;第二,無法提供Paxlovid的情況下,應向他們提供Molnupiravir或阿茲夫定;第三,推行規范治療,遏止農村及基層醫療單位中對抗生素和激素的濫用;第四,推行網絡會診診療。
4. 對于陽后人群肺炎率8%,金冬雁建議:應馬上啟動專項研究,查明奧密克戎感染在中國造成較高比例肺炎的真實原因。如果有確切證據表明,奧密克戎感染在中國的致病性與其他國家和地區有顛覆性的不同,應從中國實際出發適當調整應對方針與措施。
“中國陽后出現肺炎人群約為8%,二級以上醫院的重癥床位使用不到80%。”這意味著什么?
1月8日,在開放將近一個月時,國家衛健委醫政司司長焦雅輝在接受央視采訪中,透露2022年中國奧密克戎臨床病例的分型情況,普通型占比大概8%。普通型就是有肺炎。媒體將此概括為“中國陽后出現肺炎人群約為8%,二級以上醫院的重癥床位使用不到80%。”
這個比例非常驚人,遠超于臨近國家與地區報告的新冠感染后肺炎比例。我能想到的問題包括:
這個8%的基數是什么?是所有感染者的8%,所有確診者的8%,還是所有就醫者的8%?無癥狀感染者在不在基數里面?
臨床病例如何定義,是否包括所有陽過的人,還是指所有就診的感染者?就診者在所有感染者中占比多少?
除普通型之外,重癥和危重癥的占比又是多少?
8%是統計所得,模型推算還是用什么其他方法測算?有什么根據?
普通型、重癥和危重癥的總占比是否已經超過10%?
普通型新冠患者的預后情況如何?有多少的普通型患者完全康復?
以上疑問,特別是關于重癥和危重癥的占比,都十分重要和關鍵。我們十分期望衛健委能夠提供進一步的數據。
▎圖/1月8日,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司司長焦雅輝在接受央視采訪時表示:“從2022年12月起,全國發熱門診就診量進入快速上升階段。到12月下旬和2023年元旦時,急診量進入高峰期,急診高峰意味著重癥救治的高峰也同步到來。之前在每一版的診療方案里,輕型是有發熱、咳嗽、咽痛這樣的一些癥狀,但是輕型是沒有肺炎表現的。普通型就是出現了肺炎,2022年我們國家的奧密克戎臨床病例的分型情況來看,出現肺炎,也就是說普通型的占比,它的占比還是相當的低的,就是不到10%,大概是8%左右的這樣一個占比,現在因為感染的基數大,出現肺炎的絕對數值一定是大的,因為再低的比例我們國家人口基數大,所以變成絕對值的話,它都是一個不小的數目。”
中國臺灣2023年1月8日公布,在將近9百萬的確診病例中,相當于內地普通型的中癥占比只有0.26%,而相當于內地重癥和危重癥總和的重癥占比則只有0.19%(見下圖)。這個比例與新加坡、日本、韓國等地十分接近。兩組數據為何相差如此之遠,到底是診斷方法、毒株、藥物特別是Paxlovid的可及性、救治方法還是什么別的因素使然,值得深思深究。我們到底有什么地方還需要改進,一定要迅速糾正。
如何迅速采取措施有效降低陽性感染肺炎的發生率?全國二級以上醫院重癥床位的使用率達到了約80%,是否已達原先設定的警戒線?
中國內地奧密克戎感染臨床病例中普通型占比高達8%,如何迅速采取措施有效降低肺炎的發生率,如何最大限度地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必須引起足夠重視。
原則上,按照目前所認識的內地流行毒株的致病性與中國臺灣及其他地區毒株的致病性并無明顯差異。如果在真實世界中奧密克戎感染在中國內地所造成的普通型、重癥和危重癥確實異常高,高于全世界其他地區的實際數據,一定要采取有效甚至超常措施來應對和遏止。我們完全有條件有理由在減少肺炎方面做得與亞太其他國家與地區一樣好甚至更好,我們一定要找出原因,對癥下藥,爭取在減少肺炎方面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焦司長在采訪中指出全國二級以上醫院重癥床位的使用率達到了約80%,是否已經達到我們原先設定的警戒線,是否很快會超出重癥救治的容量,同樣十分值得注意。
根據焦司長提供的重癥床位占用比例信息,建議:
我們是否應在重癥床位吃緊的地區緊急實施壓峰措施,例如公共交通停駛、停課、減少出行、減少聚會、提前放寒假及春節假等?
我們是否應呼吁民眾在春運中不再前往重癥床位吃緊的地區,甚至在公共交通等方面采取相應措施?
▎圖/焦司長表示,從臨床上的病情來講,雖然大家感覺現在肺炎較多,但是現在的肺炎和三年前的肺炎影響程度不一樣。現在的肺炎絕大多數經過及時的治療和干預都是可以治療、可以治好的。波及的人群也不一樣。三年前的武漢,波及人群主要是青壯年較多,現在波及的人群則更多是脆弱人群,比如高齡的有基礎疾病的。尤其是沒有接種疫苗的這些人員,受波及影響的范圍更大
建議向60歲以上感染者和60歲以下的基礎病感染者,優先提供有效抗病毒藥
根據焦司長提出的普通型(肺炎)在新冠臨床病例中占比8%,我認為我們有必要在臨床救治方面加強采取多方面的重要和緊急措施:
向60歲以上感染者和60歲以下有一種以上基礎病的感染者盡早免費或以醫保價提供Paxlovid,甚至要求病人第一時間在醫生面前開始服用。
在無法提供Paxlovid的情況下,應向60歲以上感染者和60歲以下有一種以上基礎病的感染者盡早免費或以醫保價提供Molnupiravir或阿茲夫定,甚至要求病人第一時間在醫生面前開始服用。
推行規范治療,有效遏止農村及基層醫療單位中濫用抗生素和激素等違反規范的做法。其中濫用激素而未能同時并用有效的抗病毒藥物,可能直接造成病毒復制增強,有可能使輕癥轉為普通型。
推行遙距(網絡會診)診療,鼓勵資深醫師通過網絡等方式對農村及基層醫療單位在肺炎診療方面提供具體支持與指導。
建議啟動專項研究,查明奧密克戎感染在中國造成較高比例肺炎的真實原因
在此同時,我們應當馬上啟動專項研究,迅速查明奧密克戎感染在中國造成較高比例肺炎的真實原因。8%的病例出現肺炎,到底有多少是病毒性肺炎,有多少是繼發性的細菌性肺炎,有多少是病毒感染后出現的繼發性機化性肺炎,又有多少與治療及用藥不當有關,均應迅速查明。肺炎是否主要出現在老人,有沒有嬰幼兒或青壯年肺炎的數據,肺炎最多出現在確診后的哪段時間,肺炎病人是否都有影像學診斷證據,這些問題也要提供清楚的答案。如果確實有證據表明,奧密克戎感染在中國的致病性與其他國家和地區有顛覆性的不同。例如無癥狀與輕癥的總比例遠遠低于95%或90%,或者普通型、重癥和危重癥的總比例遠遠高于10%,我們應當實事求是,從中國實際出發適當調整應對方針與措施。否則,如果奧密克戎感染在中國造成較高比例肺炎,只是目前短暫出現并且完全可以避免的,我們也應沉著應對,采取有力措施迅速扭轉不利局面。
▎圖/CT檢查顯示肺部感染,重癥肺炎的圖像
我曾多次撰文指出在奧密克戎疫情大海嘯中減少重癥減少死亡的三道防線就是接種疫苗、為高危人群提供口服抗病毒藥及保護醫療機構。此外,我也一直強調政策宣導及公眾教育的重要性。
在疫苗方面,一定要在高危人群中接種新冠疫苗加強針并保證最后接種時間不超過六個月,一定要盡快批準 mRNA疫苗及針對奧密克戎變異毒株的疫苗緊急使用。在口服抗病毒藥物方面,一定要大量購置并公平合理地將最有效的Paxlovid在確診后的第一時間送到60歲以上感染者及60歲以下有一種以上基礎病的感染者手中并馬上開始服用,一定要積極向其他友好國家尋求幫助調集貨源并馬上開始仿制藥的生產。
在保護醫療機構方面,一定要在醫院內堅持進行抗原檢測,將感染者和非感染者分開,盡量避免院內感染特別是院內超級傳播的發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