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本性是喜歡獲取,討厭付出。這并非所謂“人的劣根性”,而是生存需要。
在自然界,人類的祖先必須努力獲取獵物,努力進食,將其積累成脂肪。沒有儲備,就無法生存。
面對孩子小小的失誤、錯誤,家長容易勃然大怒,夸大其辭,添油加醋,指責孩子。孩子接受的批評遠多于表揚。不用太自責。因為,這也是人性使然、生存需要。
在自然界的叢林,在遠古時期,人類如果不刻意放大失誤、緊緊盯住缺點和不足,同樣無法生存。寧可放大每一點失誤、大肆批評而生,也不能放任失誤、任意表揚而死。
這是基因決定的:人的負面情緒(怒哀憂懼恐),一定多于正面情緒(喜樂);人的負面行為,比如自私自利、厭惡付出等,一定多于正面行為,比如大公無私、感恩、樂于付出。
你可以為自己的負面情緒、負面行為釋然了吧?然而并不是。
畢竟,這些行為、情緒適用于原始社會,在今天,很多已經不合時宜。
尤其在子女教育方面,家長一旦放縱自己的情緒,讓古老的基因肆意爆發,效果只能適得其反。
人非常容易陷入的誤區是:大家都不懂感恩、不愿付出,憑什么我要付出?大家都甩臉子,憑什么我要和顏悅色?
這個誤區很常見,很普遍。人人都知道付出會讓團隊更和諧,但就是沒人愿意成為第一個付出者。理由簡單粗暴:憑什么是我,不是他?
夫妻之間也是如此。憑什么我要認錯,而不是他?
放到子女教育上,這種思路會讓你陷入“死循環”,掉進犄角旮旯,永無出頭之日。
父母必須成為正面情緒、正面行為的第一個傳導者。你不必太偉大、太高尚、太道德,不必在社會上扮演“完人”角色,但在家庭中,在孩子面前,做到樂于付出、傳遞正面情緒,就很OK了。
負面情緒、負面行為會傳染,正面情緒、正面行為同樣如此。善意,愛心,感恩,會像波浪一樣傳遞;在傳遞的過程中,會因阻礙而消減,也會因互助而疊加。
舉個栗子。
某天,大明被安排了一項簡單但枯燥的工作:用電腦做一組計算。
這活兒不難,就是麻煩。大明吭哧吭哧地忙活了20多分鐘,勝利在望。
不出意外的話,意外馬上就要發生了。在電視劇里,每出現一次“勝利在望”,往往意味著若干配角甚至主角的嗝屁。
果不其然,大明的電腦在“勝利在望”的關鍵環節,死機了。
買一贈一,“勝利在望”搭售的詞匯叫作——前功盡棄!
大明目瞪口呆,哭天嚎地,就差拿豆腐砸腦袋了。20多分鐘白費,意味著自己要把枯燥無比的計算重來一遍。
最合適的詞叫作——沮喪。
然鵝,不要著急。因為還有小明呢。
小明就坐在大明旁邊的工位上,看大明崩潰了,過來表示慰問:“我看看有啥辦法恢復沒有?”
小明在大明電腦上搗鼓了一番,沒幾秒鐘,問題解決,數據全部恢復!
大明長出一口氣。遇到這么樂于助人的小明,真是福氣。
忙完之后,大明準備打道回府,這時候,有人向他求助:“你可以幫我一個忙嗎?”
大明毫不猶豫答應了。原因很簡單,他剛剛接受了小明的善意,他很樂意把善意傳遞出去。
事實上,這是國外心理學家設計的一個實驗。大明以及小明,都是實驗的志愿者。
大明不知道的是,電腦意外死機,是心理學家故意的(太壞了這幫人);而小明“一指禪”輕松恢復數據,事實上也是設計好的,只有大明被蒙在鼓里。
和其他沒有接受幫助的志愿者相比,大明傳遞善意的欲望要大得多。原因無他——只是因為他剛剛接受了別人的善意。
這就是正面情緒的傳遞。
問題是,我們往往不想成為善意的第一個傳遞者。總得有人開頭啊,可沒人愿意開這個頭。
第一個主動付出的人,抑制不住的想法就是:憑什么付出的是我,享受成果的卻是他?
如果在單位、在外界,有這種想法,那就有吧,誰都不是圣人。但在家庭中,沒有辦法,家長只能成為善意的第一個傳遞者。責無旁貸。
大冤種就大冤種吧,誰讓你攤上了呢,誰讓你有孩子了呢。
別指望孩子忽然變好,不要指望孩子成為善意的第一個傳遞者,除非他跟王陽明一樣,從小就立志做圣人。
你讓孩子來到這個世界,并未征得他的同意。這就是他不會成為第一個善意傳遞者的終極理由。
既然是你讓孩子來到這個世界,那么,你就做正面情緒的第一個傳遞者吧。忍一忍,就那么幾分鐘,天塌不下來。
過去了,海闊天空,孩子的正面情緒——樂觀,積極,善意……會撲面而來。
高金國,筆名高了高,高級編輯,著有《好父母養出好孩子——給家長的35堂教育思考課》《寫給孩子的趣味中國歷史(12冊)》《少年讀史記故事(3冊)》《人生是一場修行》《唐朝那層窗戶紙》《齊國那些事兒》等圖書26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