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猜出來了好幾個燈謎呢,不僅學到了知識,還拿到了獎品,真開心!”留守兒童王治笑著說。2月5日,宛城區黃臺崗鎮的“畫家村”里紅紅的燈籠和濃郁傳統文化特色的燈謎帶整齊懸掛,處處彰顯節日氛圍。今年的“元宵節”村里入駐的書畫家志愿者們和留守兒童在一起度過。
活動現場,妙趣橫生的謎題內容涵蓋傳統文化、歷史地理等知識,既具趣味性,又具知識性。留守兒童們或一二人結伴猜謎,或三五人踴躍競猜,你一條我一條,不一會兒就陸續猜出謎底,兌換到了相應的小禮品,現場歡笑聲和喝彩聲此起彼伏。
“滾一層要沾一點水,這樣它才能黏住,要滾二三十層才像湯圓的形狀……”
“圓圓的湯圓像雪團一樣,一層一層地滾上去,那是不是可好吃呀?”
“是嘞,香甜軟糯,好吃得很!“
另一邊,志愿者宋志永正在教孩子們如何制作元宵節的美食。一個個湯圓餡放在糯米面的簸箕內來回滾動,圓滾滾、白生生的湯圓便呈現在大家眼前,個大飽滿又餡料十足,大家甜在心里,美在胃里,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能在這樣的日子和孩子們一起彩燈謎、包元宵、吃湯圓,是多么有意義的事情啊!”南陽畫家村發起人鄭嵩山說。
據了解,此次活動也是“古宛城里過大年”整體活動中的一部分。近年來南陽畫家村在區委宣傳部的指導下,緊扣“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主題,以培育時代新人、弘揚時代風尚為著力點,彰顯當地特色文化,推動文明實踐活動延伸到百姓“身邊”,營造濃厚的節日氣氛,讓群眾品足了年味兒的同時,提升群眾文化生活的獲得感、滿足感和幸福感!
通訊員:王浩 劉若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