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中將梁興初,高個兒,長臉,濃眉下一雙眼睛不大,卻喜歡瞪眼,最惹眼的是那張大嘴,上顎門齒前突,張不張口,都能顯出那幾顆大大的門牙。因此早在紅軍長征時,他就被人稱作“梁大牙”。
1935年9月,紅一軍團攻下臘子口后,到達甘肅岷縣,軍團直屬偵察連連長梁興初,奉命率連去哈達鋪偵查敵情,湊集糧食,還有一項任務就是替毛主席搜集近期的國民黨報紙,毛主席兩次向梁興初強調“要近期的”。
當天晚上,哈達鋪小鎮來了一隊“中央軍”,為首的是佩戴中校軍銜的梁興初。原來,梁興初和帶領的紅軍戰士,都穿上了國民黨部隊的軍裝,以蒙騙敵人。哈達鋪的鎮長、保安隊長等人,趕緊迎接,并遵命派人籌辦糧草。國民黨駐縣城的一個少校副官,剛從省城回來路過這里,也過來拜訪。
此時,梁興初微微一笑,起身道:告訴各位,我們是共產黨,也就是你們常說的“共匪”,但絕不是你們說的那個樣子,請不要害怕。屋子里的敵人大眼瞪小眼,全傻眼了。
出去找報紙的辦事人員,垂頭喪氣回來,只找到幾張已經發黃的報紙,都看不清年月了。那個少校副官很有眼力見,立馬貢獻出自己帶來的一捆報紙。里邊有《大公報》、《山西日報》等報紙,都是一個多月前的,其中一張報紙上有這樣兩條消息:一是7月下旬,陜甘紅軍打破國民黨軍隊“圍剿”,使陜甘根據地連成一片;二是徐海東率領的紅二十五軍,北上與劉志丹的陜北紅軍會師。
毛主席看到這些消息后喜出望外,稱梁興初把劉志丹根據地“抓”回來了。毛主席興奮地高聲道:同志們,陜北有劉志丹的紅軍,有現成的根據地,咱們北上抗日,到陜北去!
舉世聞名的長征,當時稱之為“轉移”。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了,中央蘇區待不下去了,準備轉移到湘西,與二、六軍團會師。之后不斷改變計劃,先是決定到川黔邊,遵義會議后又決定到川西北去,到川西去,到甘南去。這時已經歷時11個月,行程兩萬多里,戰斗、非戰斗減員三分之二以上。前有堵截,后有追兵,長征的目的地,紅軍的落腳點,到底在哪里?仍是個未知數。這時候毛主席獲得劉志丹在陜北建立了根據地,自然是大喜過望,于是決定率軍向陜甘轉移,去找劉志丹。
沒人說,如果不是梁興初獲得這些報紙,長征就可能不止兩萬五千里,一部中國現代史可能改寫。但是,從某種意義上講,梁興初的這次收獲,確實改變了紅軍長征的進程。
資料來源:張正隆著《一將難求.四野名將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