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年初,很忙活了一陣子,先是為一部書的刊印張羅,后來又因為有些差池在彌補,直到前幾天塵埃落定,一件事情才算有了一個可以安心的結果。
襄汾縣的老哥哥田知生無意間獲得了一套書,是其先輩李大臨晚年著作,共分為八冊,名為《舫園叢稿》。老人畢業于舊制山西省立法學院,后在襄汾從教,桃李芬芳,多有棟梁之才。書稿在筆記本上工工整整地用鋼筆書寫,其中有詩、有詞、有文、有雜論、有考證、有方志,皆自出機杼,蔚為大觀。
老哥擔心隨著時間流失,書可能散佚流失,致電于我商量愿自費刊印數百冊,只是錄入工作繁巨,且有繁簡字體差別,不知該影印還是轉為簡體。
影印雖可保存原貌,不利于閱讀,但轉為簡體,校勘則讓人望而生畏。
后來,二人決定各管一段:
老哥負責電子文本,不顧年老眼花,每天堅持用手機錄入,朝夕不倦,艱辛數月始成。而我則自告奮勇,承擔校勘工作,每日或早或晚,用力兩小時,又經數月,乃畢其功。
后經德生兄助力,設計印刷,遂成美事。
書后一跋,為成書后我記其事及閱讀感悟,另有一段與作者的緣分。
附之于此。
十幾年前,在知生兄處偶見田黃小印一方,刀法高峻淳古,生歡喜心,借之玩賞。不合一時大意,連同幾卷書籍字畫竟遺于出租車上,急切間多方尋覓,奈何鴻飛杳然,再無蹤影,扼腕頓足,遂成一憾。
自知無可補償,不得不腆顏告罪于兄。兄大度,失者失矣,家傳之物,不必在意。
去年,知生兄來電,發現先賢李大臨老先生文集《舫園叢稿》,微信傳來遺稿照片數張。兄有心付梓傳于后世,苦于字體繁簡有差,或改為簡體,或影印原件,各有利弊,難以決斷。
李大臨先生小像
余觀其文辭清雅,書法雄勁,旨趣弘遠,迥非凡筆,極言不可尋常視之,印之則可綿延不墜,澤被后世,否則,孤本惶惶,雖善藏之,不知何時寂然而沒,豈不痛哉?
適余新作出版,小有閑暇,乃不揣谫陋,自告奮勇,校注勘訂。
校書之時,每讀及其詩中佳句,時常會意于心,贊嘆不絕。
如《擬陶》:“九月西風緊,東籬菊花開,摘我園中蔬,酌酒自相陪,偶逢野老至,相與飲數杯,我醉卿且去,明朝抱琴來。”此其青少年時期作品,自言“淺率殊不足觀”,但其真率自然,已得陶公雅意。
又如《庚辰二月初九日,為余三十二歲初度時羈敵城感慨有作》有句:“友到難中方覺少,愁非經過不知多。”“幾本破書消永日,一林古木宿寒鴉。”
當時先生“困臥敵城,心緒惡劣”,悲懷只能以詩遣之,此兩句道盡其中艱苦。
又《秋興八首步杜工部原韻》有句:“峰回才覺山逶迤,又見夕陽下綠陂”,“一卷楞嚴半院月,三聲磬罷淚低垂!”自陳“不免有頹唐悲觀語句”,其時山河破碎,感憂時事,如其《抗日烽火》中所述日寇鐵蹄下的中國境況:“冀晉風塵萬里昏,干戈遍地嘆傷痕”。其悲觀自然難免,因此對國民政府抵抗無力腐敗無能的不滿也盡在詩中:“吳宮楚苑都棄盡,權把渝門當白門。”
劫后歸來,先生在《歸去來兮》的感嘆:“世事升沉原大夢,浮生天地如沙鷗。”
先生不僅詩才,于詩法、書法、畫法亦多有考校,不乏真知灼見。如《詩貴含蓄》《詩文須多加修改》《關于律絕中一、三、五字之平仄問題》,皆是多年創作感悟,可于中窺其門徑,為后學者之圭臬。
論書則有《古來奸雄多工書》,有史料,有見解,讀來興味盎然,又有《我國楷書之流派》《淳化閣帖》,皆大有個人見地;論畫則有《由董思翁二事看辨別書畫真假之難》《四王吳惲》,旁征博引,亦足以發人深思。
李大臨先生書法
先生不止舉目全國,對太平縣當年名士、書家及畫家亦各有考證,近世之人曾親見其作,講來更是妙趣橫生。
先生擅長紀事,考據謹嚴,極有可觀者,書中如《記劉味琴談:光緒庚子太平縣迎鑾事》史料詳實,斐然成章,如親臨其境,足以補史家之闕;《平生三險一幸》為先生晚年閱盡滄桑之后所記,世事人情,皆通達透徹,涉筆成趣,可細細揣摩。《回憶我的母親》則情動于衷,字字是淚。
先生有小詩一首,名《八月二十夜初聞雁聲》:“蟋蟀窗前叫未休,長空征雁又哀鳴,初聞不覺頻搔首,晚矣終年未請纓!”先生才思非凡,一生未能舒展抱負,四句小詩似是讖言,然亂世書生,能得活命已屬僥幸,“平生未展眉”,時也,運也,命也。先生老年,留此一書,盡付平生心血,此又一幸也,后生得遇此書,開卷受益,使書香不絕,先生又可展眉一笑。
及全書校結,再次揣摩李老先生書法,數枚小印,風姿綽然,猛然有悟,昔年遺失之印殆非此公舊物乎?急求證之,兄含笑不語。
冥冥之中,前因早定,今悉心校勘,差堪補報萬一,若使之留傳后世,亦可稍慰愧疚之心。
后生才疏學淺,校勘前賢著作如孤身長征,又如抱木濟海,時嘆艱難竭蹶,其中謬誤在所難免,如有幸,尚請大雅正之。
后學 史壯寧 壬寅年仲夏 于太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