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今天的古詩詞大會進行的非常的圓滿,得益于我們平時開展的畫鄉課程中,對于古詩詞的浸潤式學習。平常孩子們會通過詩詞繪畫、詩詞歌唱、還有詩詞朗誦這些活動來對古詩進行了解和背誦,理解它的意思。因為我們也身處畫鄉,也是對于我們傳統文化,詩詞文化的一種發揚和傳承。”鄠邑區幼兒園教師尚彤介紹。
余音繞梁傳古韻,恰賦新詞迎春來。為了讓孩子們領略古詩詞之美,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3月7日,西安市鄠邑區幼兒園舉行第二屆詩詞大會,400多名幼兒及家長們共同開啟一場精彩的詩詞之旅。
詩詞大會在老師和孩子們精心準備的節目《輕歌曼舞》、《紅山果》中拉開帷幕。在隨后的古詩猜猜猜、看圖猜詩、飛花令等趣味比賽環節中,身著古裝的“小詩人”們一個個神采奕奕,興致高昂。“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孩子們擊鼓搶答、踴躍參與,在抑揚頓挫中感受著詩詞之趣。
“今天我參加了古詩詞大會,我很開心。我們從小班的調皮搗蛋到現在的聰明懂事,老師用三年的愛心陪伴我們快樂的長大。我想對老師說,老師謝謝你,你辛苦了。” 鄠邑區幼兒園大班學生盧思妍說。
稚嫩的童音、精彩的表現,也讓家長們欣喜不已。幼兒家長說到,通過參加本次活動,我覺得孩子的成長是非常顯著的。也希望幼兒園以后多多舉辦此類活動,提高孩子們的社會交往能力和語言交往能力。
據了解,近年來,鄠邑區幼兒園積極開展課程探索及課題研究,融合鄠邑區獨特的地域資源、文化資源、人文資源、自然資源、社區資源,構建了科學的“畫鄉課程”體系,其中包含主題活動、農民畫、古詩詞、民間游戲等,實現了“與幼兒對話、與自然相擁、與文化共生”的課程理念。引導幼兒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健康美、語言美、家鄉美、創造美、藝術美”,在加強文化認同和文化自信的同時促進幼兒全面協調發展。
(西安市鄠邑區融媒體中心李強 張倩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