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和煦的春日,正是出門壓馬路的大好時光!最近澄海超火的網紅打卡點你來過嗎?就跟北方常見的“趕集”一樣,這場面真是超乎想象的熱鬧,想知道現場有多好玩,跟著小編的腳步一起去走走吧!
墟就是集市的意思,澄海隆都鎮的這個墟市已經延續了千年,風雨無阻,最近重新易址重建,規模更大環境更好,每個周日的大清早,“墟市廣場”便人聲鼎沸,從各地前來趕墟的商客絡繹不絕,這人山人海的場面可謂是空前絕后!
墟市從一開始是作為貿易農產品的市場,后來隨著時代的演變,漸漸從交易雞鴨鵝等牲畜變成了以寵物為主的集市,各種寵物、活禽和禽苗品種多到讓人目不暇接。
最愛來古墟的要數小朋友了!可愛的貓貓狗狗、萌萌噠的兔子、烏龜、鸚鵡、小香豬……小孩子一到這里就被各種小動物完全吸引住,迫不及待就想和它們和來一場親密接觸!既長了見識又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真的超適合家長們帶上有精力旺盛的小朋友來游玩!
這個新落成的古墟市總占地面積約4800㎡,目前共開設有交易場所(以農特產品為主)、休閑美食區、文化展示區,文創產品區等多個分區。
所以除了來“寵物市場”逛個過癮,走累了還能順道品嘗當地的特色美食,隆都米錢、蠔烙、反沙鳥梨、海石花、糖蔥薄餅等等每一種都是傳統的味道,還可以買到文創手工藝品、花草盆栽、創意氣球等,更多驚喜等你來發現,這里已然成了市民們周日消遣逛街的新去處!
每次來逛墟市小編都會感慨,真的已經好久沒有體驗過這么濃厚的“煙火氣”了!和家人一起來耍上一整個上午真的很開心!記得要早起哦,集市時間是大概是六點多到十點多,出了隆都高速沿著省道一直走就可以看到,導航“后溪村村委會”門口就是。
澄海隆都店市的古墟,可從1090年開始追溯,它曾經是潮汕地區遠近聞名的商貿墟市,是“潮、澄、饒”一帶商品交易的集散地,形成了貿易繁盛、商賈云集的墟市,有“無隆不成饒”的美譽。
如今,乘著“振興鄉村”的東風,深圳駐隆都鎮幫扶工作隊協同隆都鎮委鎮鎮政府成功申報了“隆都千年古墟保育活化”項目,讓傳統墟市的價值不被磨滅,而是在這個時代被賦予上新的價值卷土重來。
這一千年古墟經保育活化后煥然一新,激活了隆都集鎮商貿經濟,每次“開墟”都吸引商客超萬人次,不僅能讓市民們進行商品經濟交易,更是一個進行社交娛樂活動的大集會,隆都墟市“滿血復活”,可以說是千年古鎮重煥新顏的一個生動縮影了。
如今的隆都古墟,既保留歷史文化印記,又重現了昔日貿易繁盛的“店市墟”文化風采和鄉村印跡,增加特色旅游亮點,已成為隆都集鎮商貿的一張鮮活名片。相關負責人還說,后期會擬開放“夜市”,為古墟市注入更多不一樣的活力,讓我們一起期待吧!
隆都鎮其他游玩推薦
陳慈黌故居
圖:sttv美食地圖
陳慈黌故居始建于1910年,共有廳房506間面積2.54萬平方米,由旅外僑胞陳慈黌家族興建,傳統潮汕民居大戶人家的四馬拖車格式,建筑群四圍則是雙層廊式洋樓院落,樓身為西洋樓式,樓頂是傳統亭閣,素有“嶺南第一僑宅”的稱號。
后溝紅色碼頭、舊磚窯遺址
圖源:忠愛生活
后溝媽宮渡口的紅色碼頭和麗澤齋是澄海縣第一個紅色政權—-“澄海三日紅”的見證,修繕后呈現出的新面貌,成為周邊群眾的休閑新去處。
圖源:清合
后溝村沿堤分布著一些磚瓦遺址群,窯灶保存尚且完好,近期被列入市級保護文物,成為研究傳統磚瓦業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載體。后溝村歷來村民傳說“未有村先有窯”,村里有傳說宋代許駙馬許玨曾避難于后溝窯的傳說。
見龍農莊
隆都鎮特色美食
辣粿條
隆都米錢
店市小籠包
北門牛肉丸
海石花
鵝腸火鍋
美食圖片來源:澄海美食顧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