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關注的廣西東興碼頭、海蜇加工場強拆一案歷經九個月時間,防城港市中級人民法院立案受理,經過庭前調解,目前進入審理階段。
案情回顧
2022年1月9日晚,廣西東興市江平鎮人民政府張貼《拆除通知書》,限定碼頭、海蜇加工場業主在兩日內(1月11日前)將海蜇加工場和加工片區房屋等自行拆除,逾期將依法拆除。
拆除通知書
2022年1月11日-12日,東興市人民政府,江平鎮人民政府組織工作人員近百人,出動數臺鉤機、鏟車,進入萬西碼頭,拆毀海蜇加工片區房屋150間近十萬平方米,拆毀漁業專用碼頭15個,同時切斷供水供電設施。被拆除的碼頭、加工場位于萬尾村萬西企厄沙是村集體用地,業主都與村民小組簽訂租用場地合同,辦理工商登記,依法納稅,合法經營。江平鎮政府一紙通知將上世紀八十年代建設的經營場地定性為“臨時房”按違法建筑拆除,村民遵守防疫規定,居家隔離,人不出戶,無法搶救財產,造成原告56戶業主直接經濟損失三千多萬元,間接損失三千四百多萬元。
拆除現場
此次拆除直接導致廣西東興市江平鎮海蜇加工產業鏈條斷裂,對當地營商環境產生嚴重負面影響。業主無法經營,經濟損失巨大,受疫情疊加影響,村民生活無以為繼。
業主期盼早日復工復產
東興市江平鎮萬尾村,是我國少數民族京族的主要聚居地,依山、傍海、沿邊,京族群眾世世代代依海而居,以海為生。海蜇加工行業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東興市特色產業也是傳統產業之一,白蟄盛產之地。
海蜇加工
半個世紀以來,萬尾村海蜇加工已經形成了產業化發展鏈條,捕撈,收購、加工、包裝、銷售、運輸一條龍,海蜇行銷全國各地及海外市場。僅海蜇加工這一項年產值達一億多元,從事產業人員1000多人,年加工量約10萬噸,村民增收2500多萬元,利稅500多萬元,捕撈船只400多艘,帶動了全村近70%人口就業。
2022年春季海蜇大豐收,萬尾村民卻因碼頭、加工場被拆而無法經營,眼睜睜望著堆滿沙灘的海蜇被當作垃圾處理,經濟損失巨大。今春又到海蜇捕撈之際,加工場業主李世彪、韓吉業等積極復工復產,購置發電機,租賃場地,修復殘存碼頭開展生產生活自救。春節過后,業主韓吉莉多次向村委會遞交申請,要求恢復供水供電,上級有關部門至今未有答復。
碼頭卸貨
柴油發電機
李世彪說,萬尾村海蜇加工行業能否恢復發展,影響全國市場的產量和價格行情,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也是我們56戶業主對法律的期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