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日,是第16個“世界孤獨癥日”。今年我們倡導的主題是:“壹家人,不孤獨。用理解和支持,幫助孤獨癥家庭扭轉困境”。
孤獨癥又叫自閉癥,近年來全球每36人中就有1位孤獨癥人士,這是一種神經系統失調導致的廣泛性發育障礙,由于先天腦部發育不足,使孤獨癥兒童在溝通交流能力、社會交往能力和信息處理能力方面有所缺失。他們被稱為“星星的孩子”。
每一名孤獨癥兒童的誕生,就會產生一個孤獨癥家庭;每個孤獨癥家庭承受著巨大的經濟、精神、社會壓力;只有接納友好的社會環境與完善的社會支持體系,孤獨癥兒童及家庭才能享有“有尊嚴、無障礙、有品質”的生活。
壹基金自2012年起,連續12年聯合全國機構與公益伙伴發起“藍色行動”倡導活動,旨在改善社會公眾對于孤獨癥群體的刻板認知,倡導公眾關注和支持孤獨癥人士及其家庭、專業工作者的狀況,呼吁更多公眾了解、理解、接納、助力孤獨癥人士進行社會融合。
“藍色行動”西安站,由西安市碑林區拉拉手特殊教育中心舉辦,是以2.6公里慢跑馬拉松的形式開展,3月31日早上9點,200多名孤獨癥孩子及其家長、普通孩子家庭、志愿者、愛心企業、以及政府相關部門領導,一起相約西安市興慶宮公園,身穿藍色T恤,開始慢跑活動。通過這樣的方式,和孤獨癥者孩子互動,了解自孤獨癥孩子的生活。活動現場還設有三項游戲活動、為愛打卡、放飛藍色紙飛機等多種方式,讓社會公眾近距離接觸、了解、理解、接納孤獨癥兒童。
孤獨癥兒童在語言、行為、交往等方面存在諸多障礙。有的孩子雖然具備語言能力,但仍然無法與人正常交流。有的孩子喜歡鸚鵡學舌、反復重復對方說過的話,有的孩子不能理解別人說的話,永遠答非所問……有的直到三十歲,還在反復練習如何跟人打招呼。他們不知道如何用表情和肢體語言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感受,無法理解字面意思以外的含義,甚至無法直視你的眼睛。孤獨癥的成因至今是個謎。
盡管目前還沒有一個有效治療手段去治愈孤獨癥。但通過及時、正確的教育訓練,許多孤獨癥兒童能夠具備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但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孩子最需要的,是社會公眾的理解與尊重,您的一個微笑、一份包容、一份理解都會成為他們成長中的助力,只要給予他們適當的教育和支持的環境,他們同樣可以學會照顧自己,獨立生活。
今天,我們也發出倡導,誠摯邀請看到這篇報道的您,一起加入藍色行動,號召您身邊的朋友,用變藍的方式,為孤獨癥家庭發聲,做孤獨癥家庭的支持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