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喜歡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實際上江湖大部分時間并不指武林,更多指組成江湖的是各種行當。而既然是行當,首先就是營生,是經濟行為,首先和錢有關。
如果乒乓球也是個江湖,那這個行當中最近被錢所困的,不止是霸版社會新聞的張繼科。
聯賽也差錢:TTBL開始直播收費
上一篇提到過疫情和經濟對乒乓球項目的整體影響,沒成想這么快就看到了反映。
德國乒乓球聯賽(TTBL)下個賽季開始決定直播收費。之前比賽會在Twitch免費直播,在YouTube上也能觀看到大部分比賽內容。下賽季開始,TTBL會轉向收費模式,由前德甲足球CEO創辦的Dyn Media平臺負責運行直播。
平臺將TTBL和德國的籃球,排球,手球等項目打包直播,目前預期的價格是15歐元一個月。
上賽季冠軍杜塞爾多夫
德國聯賽歷來是運行相對獨立的乒乓球聯賽,并不由德國乒協直接管理。對于德國聯賽大部分俱樂部來說,贊助和出售冠名權是主要的收入來源。但是按照目前的經濟形勢,贊助和冠名收入的可能受到的沖擊也影響到了免費直播的模式。向來盈利方式直接的德國聯賽首先做出了調整,算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球員差錢,俱樂部退出聯賽
收費直播也不是德國聯賽最近唯一的新聞。
坐擁莫雷高德,林昀儒,奧恰洛夫和張本智和的勁旅TTC Neu-Ulm最近宣布退出德國聯賽。直接的原因是這三位球員在注冊德國聯賽的同時參與了其他聯賽(林昀儒和張本智和都參加日本的T聯賽,莫雷高德參加了瑞典聯賽)。而德國聯賽的合同要求注冊球員在參加德國聯賽期間獨占,不能參與其他俱樂部活動。德國聯賽TTBL對TTC Neu-Ulm俱樂部處以兩萬歐元的罰款,林昀儒和莫雷高德也被罰款一萬歐元,并在下賽季禁賽10場。
順便一提,小莫在德國的戰績是碾壓式的
當然這里還有些技術細節:原則上說林昀儒和莫雷高德這種情況,可以向聯賽申請轉會。無罰款轉會的截止日期是今年的1月1日。但是莫雷高德和林昀儒都在1月8日參加德國杯的決賽,幫助TTC Neu-Ulm自19年創建之后首次獲得了德國杯冠軍,之后才提出轉會申請。申請被聯賽拒絕,球員和俱樂部也受到了相應的罰款和禁賽。
TTC Neu-Ulm的觀點主要是對聯賽的制度不滿:禁賽生效的開始日期都是下個賽季,而不是這個賽季剩下的時間。奧恰洛夫則更直接地表示,聯賽的主席由杜塞多夫俱樂部的經理擔任本身就是利益沖突,并且表示主席和俱樂部都能從中獲利。一周之后奧恰洛夫發表了道歉聲明。聯賽主席Andreas Preuss表示了接受。
但是下賽季退出聯賽已經是既成事實,TTC Neu-Ulm表示會和幾位選手簽約,下賽季只會參加冠軍聯賽,不會參與TTBL。但是這就把歐洲乒聯組織的冠軍聯賽架到了尷尬的位置:本來就是各個國家的冠軍聯賽,現在你不參加本國聯賽還要跑過來打冠軍聯賽,算是怎么回事?
無論是德國聯賽開始收費在線直播,還是TTC Neu-Ulm退出聯賽,說白了都是錢的事兒。俱樂部想通過比賽內容獲得一些在線直播收入,選手也希望能夠多跑跑場子獲得一些收入,動機上說都無可厚非。
先奪冠又退出,有點CBA那味了
應該負責找錢的乒協主席
最近劉國梁再次連任乒協主席,而乒協主席很大一部分職責就是保證乒乓球作為一個項目有著充足的資金來運行。無論是之前的韓國乒協鬧劇,還是最近快速爬升的日本乒協,錢的事兒到位是根本。韓國乒協主席千榮石霸占項目多年,最終被打下來的由頭,說到底也還是資金不到位。
參考閱讀:
已經不少年乒超聯賽找錢困難了,不知道今年如何
但是中國的情況多少又特殊。雖然乒協原則上說是個民間機構,但是實際上和在輿論里,都還處在體制內。體制內的高位官員,下場籌錢這個事兒,往小了說有點別扭,往大了說利益沖突可能都不足以形容其嚴肅性。
WTT將來可能也差錢
實際上WTT的規模比之前宣傳的時候已經多少有點縮水。頂級聯賽縮水的幅度小一些,但是下邊聯賽的規模和頻率都不如開始宣傳時期。而WTT開始的一系列規則變化,包括更多的五局三勝的比賽等等,往好了說是加快比賽節奏,往差了說其實也都是控制成本。
如果德國聯賽的變化代表一種風向,那么WTT未來的盈利模式可能也要受到挑戰。中國的贊助商顯然是收入中占比很大的一塊,如果這情況有變,那么WTT其實能用來增加收入的可能性也就那么幾個。
直播收費是其中一個。另一個見效更快,但是不太有人討論的模式,就是體育博彩了。
體育博彩開始在美國合法化是相對近期的事情,現在四大主要聯賽多少都支持體育博彩。中國的足球彩票也已存在多年。對于乒乓球來說,如果經濟風向變難,那么博彩是一個最直接,最有效的制造收入的方式。考慮到中國在相應問題上的一貫態度,還看不到太大的可能性。
但話說回來,WTT連續兩年在澳門舉行,到底是有所企圖,還只是因為澳門是個設施相對完善,外國選手周轉相對容易的城市選擇,也有揣摩余地。
被困在賭債里的張繼科
既然提到了博彩,就免不了提一下張繼科和社會新聞了。
對于張繼科參與賭博的事情,如果關注這個圈子夠久,大概算不上什么新聞。從最早據傳追債的堵到國家隊大門口,到后來一系列并沒落實的傳聞,如果最終指控坐實,也只能說這結局算是鋪墊已久。
相關的事情在國家隊其實也很難說就只有他一個??琢钶x的先例不提,再往前的聽過些性質類似的事情,只是規模和性質和目前的社會新聞不在同一個層次,也就是亞特蘭大奧運決賽前夜打麻將之類的。
關于這件事情,我想到的反倒是其他幾點。
首先是關于頂尖運動員和賭博。張繼科之外,其實盛傳熱衷賭博的運動員大有人在:有傳老瓦參加2004年奧運會就是多少有賭債因素,喬丹因為賭博甚至還離開NBA幾年。
我私人的看法是,頂尖運動員和賭博可能存在某種相關性。一個頂尖運動員幾乎必備的特質,就是強大的幾乎可以說虛妄的自信。沒有這種自信,很難在非常激烈的競爭中長期保持高水平的發揮。畢竟人總有狀態起伏,身體好壞,人之外場內外因素也有很多。這種強大到幾乎扭曲的自信,讓這些頂尖選手相信只要自己出現就能贏,無論是刮風下雨頭疼腦熱甚至缺胳膊少腿。也是這種自信讓他們能承受長時期的,艱苦苛刻的訓練。
但是這種自信是建立在公平的體育賽場上的,而在規則上本身就偏向一方的賭博中,這種自信則可能是致命的。永遠相信自己能贏就意味著一直有興趣玩下去,而一直玩下去的人總是會輸的。
其次,國家隊是個非常小的,封閉的圈子。在國家隊的范圍之內,幾乎可以說你看到的都是想讓你看到的。當然隨著互聯網,這方面這些年有所松動。張繼科這次的事情,發生在幾年之前。而現在爆出來,就已經徹底和國家隊,省隊都沒關系了??紤]到這個事件中視頻部分如果屬實很可能構成勒索,現在這個時間點才爆出來,這中間的因果關系存在很多環節缺失。
最后就是,張繼科這次的新聞能引起轟動,多少也和他大滿貫的身份有關系。大滿貫本身,說到底也只是個人造的概念,當然也就可以被扭曲。它也已經被扭曲了。傳統上說大滿貫指的是世界杯,世錦賽和奧運會(這個概念其實一直在歐洲相對就沒那么高的接受程度,很多老將看重歐錦賽勝于世界杯)?,F在實際上世界杯和職業巡回賽總決賽已經合并,概念已經被改變,而且大滿貫這個詞本身也被拿出來作為一個概念引入WTT的宣傳之中,意義已經變味了。
一個更直白的事實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大滿貫不可避免地會越來越多。張繼科或許是第一個涉及大規模丑聞的大滿貫,可未來更多的大滿貫,他們的人生也會發生各種幸運或者不幸的事情。作為關注這個項目的人,或許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體育所帶來的成長,而不純粹是冠軍本身。
畢竟冠軍總是有,但能給你個人帶來激勵,感動和啟發的運動員不會很多。
參考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Y3TBKt9nWY
版權聲明
乒乓11分所有文章均為原創,
版權歸乒乓11分所有。
如希望轉載,請事前聯系我們
轉載請先打招呼并加logo,不然我們會順著網線過去掐死你~
(長按下面的二維碼!快!關注我們有驚喜?。。。?/strong>
實時與我們溝通,歡迎關注我們的新浪微博:@乒乓11分
除了不定期推送獨家原創文章,我們還不定期奉送獨家比賽信息和八卦信息哦:
在公眾號下回復關鍵字“八卦”可獲得一條獨家八卦信息?。ǘ喟l送幾次關鍵字“八卦”有時候會有多條八卦可看呢?。?/p>
八卦和比賽信息從不群發,從不預告,隨時可能有新內容,舊內容不會滾動推送,只有發送關鍵字的朋友才會看到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