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越來越多的家庭需要承擔起贍養老人的責任。
然而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離開家鄉,到城市工作和生活,無法親自照顧老人,這就導致了很多老人無人照顧,生活無著落的問題。
但林大媽就不一樣了,林大媽今年50有余,在農村生活了大半輩子,積攢了不少錢,便拿著20萬到城里投奔兒子兒媳,兒媳是個懂事聽話的,什么事情都要親力親為。
然而一次林大媽起夜,無意間聽到了兒子兒媳談話,她瞬間明白了兒媳的態度,當晚便帶著錢離開了...
來自林大媽的自述
我25歲結婚,那時候老伴兒是村子里的書記,日子過得還算是比較好的。成婚三載,我誕下一子,兒子一下子就成了老伴兒家的掌中寶,什么好東西都給到了兒子手上,連帶著我這個母親也跟著一塊兒享了福。
那時候老伴兒信心滿滿的拍著胸脯對我說,一定會讓我們娘倆過上好日子,看著他真誠的目光,我深信不疑。
然而天公不作美,世事更是難料。在我30歲那年,老伴兒跟著村子里的年輕小伙兒一同到別的城市開貨車,每個月都能給家里寄來不少錢,我用這錢在村子里蓋了新房子,本以為幸福生活即將降臨的時候,老伴兒卻出了事兒。
老伴兒和另外一個司機換班兒開車,結果另外一個司機開車走神,導致貨車與其他車輛相撞,貨車側翻,我的老伴兒當場身亡...
經歷此事之后,我渾渾噩噩生活了半年之久,當時心情崩潰的相隨老伴兒一塊兒去了,可我看著尚還年幼的兒子,終究是沒能狠下心來,就這樣我一個人一點點的將兒子帶大了。
期間雖然有婆家和娘家的幫襯,但其中的辛酸只有我自己明白。兒子倒是個懂事有出息的,高考考的不錯,大學去的二本院校,看著十八歲的兒子穿著一身干凈的衣服,從鄉村走到了城市,我這心中不由得感慨兒子真是長大了。
兒子上大學的時候,我從來都沒有操過心,大學四年,我貼補過兒子一回,后來兒子就不讓我給錢了,他自己在上學之余打工賺錢給自己賺學費,賺生活費,不僅如此,成績還十分優異。
大學畢業之后便在導師的介紹下留在當地某家企業工作了,雖然一開始只是一個小小的職員,但工資一個月也有六千塊呢,這對于一個農民來講,實在是一份不錯的收入。
后來兒子在當地找了個對象,倆人談了一年多便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那女孩兒我也見過,是個懂事聽話知上進的孩子,便同親家商議,給兩個孩子操辦了婚事。
看著小兩口婚后恩愛非常,我這個當媽當婆婆的心里也十分高興。只是這樣一來,兒子就定居在了這遙遠的城市,一年到頭也見不到幾次面兒。
我去看過兒子幾次,兒子大多數都忙于工作,根本沒有時間顧及我,兒媳也是個工作狂,看著兩個人忙里忙外的,我也沒多逗留,趕緊就回了鄉下。
不過雖然我們甚少見面,但兒子很孝順我,我生在農村,一輩子都沒有出去過,如今54歲了,也沒有養老金,靠著我多年存下來的錢還有兒子每月的補貼,足夠我一個人在鄉下舒舒服服的養老,不愁吃也不愁穿的,我的小日子過得也十分愜意。
只是這樣的日子并沒有持續太長時間。
一次在鄰居的攛掇下,我到鎮子上買了一輛電動三輪車,出行方便了,我便時常開著電三輪去鎮子上玩兒,結果有一次不小心電三輪扎帶了,一下子翻倒在地,我的腿直接跪在地上摔斷了。
這事兒我沒敢告訴兒子,他們小兩口不容易,沒必要為我這個老婆子擔心,可我一個人生活,雙腿暫時沒辦法行走,生活實在是不方便,好多天都是好心的鄰居過來幫襯。
可鄰居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忙,不會一直都陪在我身邊。一次傍晚,鄰居帶著她剛做好的晚飯給我送過來,見我整個人趴在地上,連忙跑過來扶我起來,還一臉擔心的問道:“哎呀林大姐,你這是怎么了,好端端的躺在床上,怎么這會兒跑到地上來了?”
我當即羞愧不已,連忙低下頭來搖頭說道:“沒事兒,我就是不小心摔了一下,你趕緊回家忙去吧。”
我實在是不想在外人面前出糗,連忙就要趕鄰居走。可鄰居還是在出門前察覺到了端倪,就見鄰居鼻子在屋子里聞了聞,隨即便皺眉問道:“林大姐,你這屋子是不是太久沒收拾了,怎么一股茅房味兒?”
我面上一紅,連忙說道:“怎么可能,我什么都沒有聞見。”
我急著推鄰居出門,輪椅卻一下子滑了出去,我當即便摔倒在地,我羞愧的捂著臉,一下子就落下淚來。
鄰居不明所以的上前扶我,這才發現我褲子上已經一片濕,那天鄰居沒有多說什么,耐心的幫我換了褲子,幫我把衣服洗了。
一直到鄰居出門前,這才嘆了口氣對我說道:“林大姐呀,這樣下去也不是事兒,我再怎么幫你也只是個外人,沒辦法做到盡力盡責的,你說你一個寡婦,就一個人在家,如今又傷了腿,沒人照看你,還不如去投奔你兒子兒媳呢,這樣一來,又有人給你養老,你還能幫他們照看一下孩子,這是對雙方都好的事情呀。”
鄰居的話讓我稍稍動了心,但我轉念一想,他們小兩口一天工作那么忙,哪兒有時間照顧我這個媽,所以我腿受傷這事兒也沒和兒子提,第二天我便花錢請人來家照顧我,我腿傷這事兒也就這么瞞過去了。
過年的時候兒子兒媳回家來看我,鄰居無意間提起當初那事兒,兒子一下就急了,他說:“媽,你有事兒怎么不告訴我一聲呢?你腿傷了,自己一個人在家定是受了不少苦...”
鄰居適時為我打圓場說道:“你娘啊,肯定是怕你擔心,怕麻煩你,才不告訴你說的。”
我連忙點了點頭,兒子卻是嘆了口氣,拉住我的手說道:“媽,您養我小,我有義務,更有責任給您養老,如今我和妻子事業有了進步,孩子也剛剛一歲,正是需要人看的時候,媽,不如您搬過來和我們一起住,這樣我們既能為您養老,孩子我們也不用擔心了。”
聽到兒子說的話,我十分感動,但是當下我也沒有多說什么,住過去,婆媳之間免不了鬧矛盾,我不想因婆媳之間那點兒破事兒,影響到兒子和兒媳之間的感情。
只是讓我沒有想到的是,兒媳竟然也跟兒子附和著,也想讓我住過去和他們一起住,我見推辭不過,只好應了下來。
這個年還沒過完,兒子兒媳便接著我去了城里。小兩口住的房子不算大,八十平米,三室一廳,兒媳把我安排在了最大的一間臥室,還給我換了新床單,幫我收拾好了行李,把我照顧的是服服帖帖的。
過年這幾天,我在兒子這里住的舒坦,心情也變好了不少,時常到小區里面溜達,跟大家伙兒跳跳廣場舞,唱唱歌的,十分開心。
等年過去了,夫妻倆去上班之后,帶孩子的事兒就交到了我手上。小孫子今年一歲多,還沒開始上幼兒園,卻是懂事聽話,一整天都坐在地上自己安安靜靜的玩玩具,完全不會讓人費心,心中不由得也開始感嘆兒媳孩子教的好。
而且經過我這一段時間的觀察,兒子兒媳感情好,平時家里的活兒都是兩個人共同去做,兒媳是個能攢錢的,兒子賺了錢,大部分也交給兒媳去管理,可以說這個家都是靠兒媳一個人來操持的,同為女人的我,心中十分寬慰。
于是這天兒媳下了班,我便主動將她拉到一邊遞給她一張卡說:“兒媳呀,這里面有二十萬塊錢,我在這兒又吃又喝的實在是不好意思,這些錢你拿著,就當是我住在這里的生活費,你們小兩口賺的錢自己攢著就行。”
兒媳卻沒有接我遞過去的卡,跟我推辭說道:“媽,您說是來這里養老,但實際上又帶孩子又干家務的,這是省了我們自己的時間,怎能要您的錢呢,這錢我不能收,您趕快拿回去。”
兒媳的推辭還有這番話,讓我心中十分感動,然而當天晚上我起夜,卻無意聽到兒子兒媳在屋子里的談話,讓我的心一時之間百味雜陳。
那天晚上兒媳對兒子說:
“今天下午,你媽給了我一張卡,里面有二十萬,你媽說這里面的錢就當做她的生活費,這話我怎么聽怎么都別扭,好像我是她花錢請來的保姆一樣,還有啊,你媽在咱們家住的這一陣子我也想了一些事兒,你要是想繼續讓你媽在咱們家養老,我有幾個要求你得答應
第一,我爸那邊也是一個人,而且他年紀大了,腿腳也不好,當初讓你買三室一廳的房子,我是準備把我爸接過來住的,但是你先提出來接你媽過來住,身份妻子的我當然不會反駁你,現在事已成定局,我爸那邊兒我只能讓他去住養老院,但是他退休金少,付養老院的錢他也湊不齊,所以今天媽給我的這些錢,我得拿幾萬出來去支援我爸。
第二個要求,既然現在你媽已經住在了咱們這里,我也不多說別的了,眼看咱們家兒子越來越大,你也有要二胎的打算,三室一廳對于咱們這個家庭來說實在是有些太小了,將來以后第二個孩子若是出生了,就沒地方住了,所以咱們得換大一點兒的房子,把現在這個房子買了,一部分還房貸,另外一部分再加上咱們攢的錢,還有剩下的這十幾萬湊一湊,換個一百來平米的大房子。
第三呢,你媽是來咱們家養老的,不是來給我添堵的,為什么這陣子我下班回來這么早啊,你媽做飯一次放那么多油,口味兒也重,咱們大人就算了,孩子還那么小呢,吃重油重鹽都不好。你媽來咱們家兩個月,孩子至少鬧了三次上吐下瀉的毛病,孩子我不需要別人照顧,以后讓你媽別管了。
你要能答應我這幾點要求,就讓媽繼續在這兒住,要是不答應呢,就還讓媽回去吧...”
細想兒媳的一番話,其實都是小要求,而且也不過分,但聽在我耳中,我心里卻著實不是滋味。
而我兒子也是個孝順的,聽到兒媳提這么多要求,便急了,他說:“別的我都同意,就是拿我媽的錢去貼補你爸我不同意,那是我媽辛辛苦苦攢了一輩子的養老錢,怎么能說拿走就拿走呢,再說了,當初我說要把媽接過來的時候,你也沒有提這些要求啊...”
那天晚上,倆人就這件事大吵特吵,雖然聲音很小,但我在屋子里聽得清清楚楚,一整晚翻來覆去的,怎么都睡不著。
第二天一大早,我便收拾好東西,來到兒子兒媳跟前說道:“在這兒住了好長時間了,實在是給你們添了不少麻煩,一開始我以為我來到城里就是享受,可住了一段時間,我發現啊,我還是習慣了鄉下的日子,所以我還是決定搬回鄉下去住,以后我若是真不能動了,就和隔壁的鄰居一塊兒搬去養老院,你們呀,若是想我就過來看看我。”
兒子見我之前還住的好好的,今天突然說這些,以為昨天他們的談話被我聽到了,連忙就要上前勸阻我。
我卻擺手說道:“你也知道,我在鄉下住了半輩子了,城里的日子過著是真不習慣,還是鄉下好啊,這么多年我也習慣了自由自在的生活,你就別勸我了。”
兒子聽到我這話,便沒再多說什么。兒媳面上沒什么表情,一直和顏悅色的叮囑我,還把我昨天給她的卡還了回來。
我笑著拍了拍兒子兒媳的手說道:“你們倆呀,就別擔心我了,為人父母的,最希望的就是你們小輩過得好,這樣我就放心了。”
后來兒子兒媳把我送回了鄉下的家里,經過這事兒我也明白了一個道理,和兒媳相處的再好,也不是自己的親閨女,兒媳和婆婆注定無法成為真正的一家人,心里永遠都隔著一道墻。
雖然兒媳對我有怨言,但面兒上并沒有顯現出來,這就足夠了。盡管我很像陪伴在兒子身邊,但我并不能這樣去做,如果因為我的存在,讓兒子兒媳天天吵架,這就違背了我的初衷,作為一個母親,我更加希望孩子的婚姻幸福,至于自己有一方天地生活,實在不行去住養老院就行了。
如今一個人生活多年,我看得更加通透,人老了,健健康康的,不給子女添麻煩就是最大的幸福。而養老的方式有很多種,選擇自己最舒適的方法就好,大家說,我這種做法是正確的嗎?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