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B站、抖音、快手、小紅書、豆瓣、知乎、簡書、頭條號之類媒體號,自媒體創業的門檻下降了不少,一臺1999元的手機,也能拍出來、剪輯出來還不錯的作品。
真靠一臺手機,有點費眼睛。
如果內容好、更新快,一臺手機就能實現月入過萬,咱要求也不高,睡到自然醒,一人吃飽全家不餓,不用受那么多氣,也不用說那么多違心話,還有空閑時間可以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這也是很多人選擇自媒體創業的原因。
2023年4月14日(周五),“聊易聊”西安創業社群活動邀請了楊思思為大家做《自媒體如何知識變現?》的主題分享。
楊思思是復旦大學本科,留學悉尼大學。從業經歷包括《財經》媒體記者、4A廣告策劃、易點天下政府關系和TikTok業務負責人,擅長新媒體商業模式、抖音短視頻直播運營方案和個人IP孵化新媒體。
抖音賬號可以搜索“復旦楊思思”,她還組織了西安本地的基于ChatGPT變現研究的“AI創投圈”。
知識類自媒體的變現方式有:
讀書會/讀書營、主題課程、主題訓練營、付費社群、付費資料、1V1咨詢、私教。
普通人做自媒體內容創業想賺錢一定要注意這5個點:
1、一定做優勢產品。
做自媒體和開店一樣,你賣的是創意、是內容,實體店賣的是能真實體驗到的產品或者服務。一定要選擇自己最熟悉的、最擅長的、最有優勢的。確實發現自己不好評估自己的時候,推薦做MBTI測評。
現場互動中,能清晰找到自己的優勢不容易。
2、要理解杠桿原理。
簡單說一下杠桿原理,它與財富密切相關:
第一種杠桿是勞動力杠桿,即讓別人為自己打工;
第二種杠桿是資本杠桿,即用錢來擴大影響力;
第三種是最新出現,也是普通人最可觸及的,即“復制邊際成本為零的產品”。
直白點說,就是無需他人為你打工,也不需要別人為你投資,就可以把自己的勞動成果放大。而互聯網,特別是自媒體正好拓寬了這種職業空間。
因此,“把自己產品化”就變得非常重要。
3、把自己產品化。
首先,拆解“自己”、“產品化”兩個關鍵詞。
其次,“自己”特指自己的專長,找到自己熱愛,愿意長期投入的領域,不斷自我精進,努力做到最好,打造自己的口碑和聲譽。
最后,“產品化”意味著,努力找到利用專長滿足社會真實需求的切入點,利用杠桿效應擴大規模,擁有自己的產品或者服務,持續精進和迭代。
要把優勢轉化成對客戶的價值,滿足客戶的需求。
4、先做流量再搞變現,可能是個坑。
如果是10年前,只要有流量,豬都能飛上天。往5年前可以,但在2023年,有流量是不是能成功變現已經不是一個肯定的答案了,比如在游戲行業,“新瓶裝舊酒”的產品買量的效果越來越差,價格越來越高。不能再悶頭搞流量了。
如果是要賺錢,那必須要先想好商業模式,想清楚你賣的產品和服務到底是什么?這些產品和服務是哪些客戶來買單?這些客戶有什么需求?
你的內容是根據客戶需求來的,不要做無效流量。
5、學會找對標。
不管是什么生意,只有成交了才能盈利。對于普通內容創業者,前期盡量選擇不用花錢的廣告,通過自媒體平臺,用軟文、音頻、視頻的方式釋放與你的項目相關的有價值的內容,從而吸引目標客戶。
研究和你產品類似的賬號,先學別人怎么做。
如果你已經選擇了做自媒體內容創業,那就要花很多時間用在研究客戶需求、研究產品服務、研究推廣、吸粉、引流、增粉。研究同行或者對標賬號,向更優秀的人學習。
祝所有讀者都能通過知識變現賺到錢。
歡迎初創團隊上臺分享,鍛煉自己、宣傳項目、擴大圈子。“聊易聊”社群自有場地、自有宣發、自有拍攝、自有社群,都給你包辦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