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雅婷
“我一生行善,這是我應該看的”——原本是《愛情而已》劇集里一條常見的彈幕,主要出現在吳磊飾演的宋三川體訓,或者為誰打抱不平要討回公道的情節里。但在全劇追完后,作為共同和7萬人,在豆瓣上為它打出8.2分的,普通國產劇觀眾一員,這條彈幕也時時作為我內心OS出現在《愛情而已》每一個華彩高光片段——內娛終于又有能看的國產都市愛情喜劇了。
且這種“能看”并不只是狗姐公式的工業糖精,它關于我們不斷在期待的國產劇女性意識的真正進步,關于一種更真實的都市生活心得,關于年輕群體早已出現卻又未被電視劇準確描寫過的忐忑、焦慮和期待。“我一生行善”,我真的早就應該看到這樣一部,劇情情節合理,尊重女性,不過分懸浮,不強行煽情制造狗血沖突的國產劇了。
豆瓣的高贊評里,也有類似感受的集中贊嘆。《愛情而已》可被夸贊的大致相同點是,這部劇劇如其名,愛情雖然是重頭戲,但其中對職場、競技體育、當代商業運營細則、母女關系和單親母親生活的描寫同樣可圈可點。雖然劇集后半段戀愛+運動+青春勵志的外在環境有點進展得過于絲滑,但因為《愛情而已》還是提出了當代年輕人生活里的真問題,對原本就非甜寵劇受眾觀眾來說,大家也都能被其中的回答真實治愈和安慰到自己。
單描述《愛情而已》的劇情簡介,或許看起來會和其他“不應該看”的都市愛情劇差別不大。原本因心理陰影導致自己在訓練隊表現不佳的22歲宋三川,遇到了32歲在職場上“不上不下”還一直受上司PUA的梁友安,兩個相遇并相愛,最終在彼此的幫助下,不斷克服苦難,開啟了人生的新階段和新賽道。
在這樣的主線劇情中,主創又加很多和常規國產劇位置相似,功能態度都截然不同的角色,再借他們的口講出早已真實存在的道理——
比如說教育總愛拿條件PUA別人的上司,不要以為世界的核心就是自己;比如說痛陳閨蜜前夫忘恩負義其實不需要正面對線大吵大鬧,僅是做個PPT直觀列舉出閨蜜損失和花出去的開銷,就能讓渣男丑態畢現順帶科普真實的女性生育經濟損失;再比如說,相比催婚,原本婚姻就不幸福的梁友安母親,更擔心的是女兒頭腦一熱就結婚生小孩耽誤了自己。
常規愛情中的曖昧、誤解、拒絕和吵架當然也有,只是都水到渠成,能否擁有愛情不再是能影響主要角色行動軌跡的最關鍵因素,甚至有可能相反,《愛情而已》說得更多的是當一個人從外到內都能克服足夠大的困難,真實面對自己,學會真誠和尊重他人,那他自然就會擁有好的愛情。談戀愛這件事之外,選擇戀愛的角色們,還都有不同的家庭事業成長危機等待被克服。在這樣的故事基調下,大到主角自己,小到主角父母、閨蜜和隊員,甚至連“反派”都有個人的成長線索。
北大心理學學者李松蔚對《愛情而已》之所以會好看的評論,可能會更一針見血,李松蔚在個人微博中提到,《愛情而已》所描述的那種令人身心愉悅的親密關系,背后也是社會心態的轉變——現在的愛情不是痛苦和撕扯,選擇愛情的人通常會把個人的需求放置在前位。如今的社會心態不再是默認談戀愛是人生頭幾大要義的狀態了,可能對多數人和觀眾來說,相比不談戀愛,“談戀愛才是需要理由的”。
表面看來,《愛情而已》靠“甜”和“雙向奔赴”籠絡了大批人心。可實際上,這部劇從32歲梁友安對未來規劃的迷茫和不確定性恐懼出發,用宋三川的單純和執著,身邊好友的成長和選擇,把“成為更好的自己”、“相互救贖”和“為對方人生應援”等俗套的道理,為當下“戀愛腦就去挖野菜”的常態,提出了值得墜入愛河的可能。
當然了,從女性視角來說,還要墜入愛河的理由無疑有很多是集中在宋三川。于情于理,吳磊飾演的宋三川的確是太有魅力了,可即便把吳磊的粉絲濾鏡拿掉。以宋三川和宋三川為代表的,從事競技體育,多為年下的男性角色們,即便不看臉僅是總結行事風格,也能總結出不少真正有人格魅力的高光時刻,也就是彈幕里頻頻出現的“汪汪隊立大功”的時刻。
對以宋三川為代表的“汪汪隊”來說,他們身上的確有很多在互聯網語境里進化出的男性美德,主創用情節設定讓我們直觀看到了這些美德的具體表現。
他們說話既沒有要分享人生經驗以教育別人的油膩,也沒有總覺得世界上所有事都和我有關的自我意識。在具體交流中,他們能平等傾聽女性的看法,反思并改進自己不當的做法。與此同時,他們還總能身體力行去幫助女性角色,解決如被說教、被性騷擾、被職場不公平對待等問題,貢獻自己的力量幫助她們盡可能建立個人事業。
雖然出于社會資源分配等問題,他們的行動在虛構的劇集里也并不總能藥到病除。但僅在電視劇里看到現實生活中,很多女性已經習慣/默認男性沉默/無法共情的問題,被公開打抱不平后,這還是很令人振奮的。借用劇中同樣在職場打拼多年,遇見過渣男的羅念的話說,天天和這樣的男性待在一起的感受,就好像是“流浪漢終于能進入自助餐廳了”,做什么都有點饕餮盛筵的感覺。
而如果說,編劇主創用汪汪隊的人物設定,讓觀眾從情感層面得到了想象“應許之地”的安慰和代餐。《愛情而已》里對“壞男人”的塑造和設定,則是有一個算一個的精彩,主創對他們典型特征的抓取,以及安排不同人物,從事業丈夫父親等不同角度當面懟人的高光情節,無疑幫現實里吃過他們虧的觀眾出了太多口惡氣。
嚴格來講,由于《愛情而已》并不是主打狗血抓馬劇情的劇集。所以即便劇中有相對反派的角色存在,他們也不如十年前“偶像愛情劇”中的“惡婆婆”和“小三”那樣壞得毫無理由。但也就是這一點,由于主創寫出了他們“合理存在”的“壞而不自知”,才顯得他們在每個觀眾生活里都真的存在過。
比如說劇中梁友安的上司蔣杰。作為某公司高管,他有靠著自己打拼上位的履歷,但處在低位時他看似還感念共患難,身處高位后不但在具體事物上不給共同打拼多年下屬支持,彼此溝通的方式還是頤指氣使的命令。遇到需要承擔責任的事情時,他也默認下屬的主動背鍋,而如果下屬提出想要轉行或轉變工作方法的需求時,他則用“培養你這么多年我好寒心”的冷暴力話語方式,對他人進行工作層面的情感勒索。
梁友安的成長線也貫穿在和蔣杰的交往方式中,從罵不還口到最終和他拍桌子揭露他虛偽的情節固然解氣,但更能引人共鳴的部分也在于她和閨蜜回顧個人生活時的反思。即自己無意中著了上司說的,職場就是要突破性別觀卡性別歧視的“道”,上司通過讓她證明自己可以“像男性”那樣來PUA她,實際的結果就是所有個人生活都奉獻給了工作,或者上司的升職路徑,等背鍋那一天來臨,才深刻感受到人走茶涼的辛酸。所有證明自己可以的努力,脫離了職位權力后,都似乎全部煙消云散了。
蔣杰的家庭走向也和他個人行事風格相統一,對待妻子兒子都很敷衍的他,用一種“看不見”他人需求的方式行走在豪宅里,象征性安排周六家庭聚會日,其實也只是為了立個愛妻顧家人設。當妻子因無法忍受提出離婚后,他先是不明白自己做了這么多對方有什么可不滿足的,然后開始否認這一切,并堅持認為這件事會發生是因為妻子出軌了。針對蔣杰個人的惡劣行徑,主創都安排了相應人物在精神上抽他嘴巴子,最后也沒有安排強行和解和大團圓的橋段出現。
蔣杰之外,《愛情而已》還塑造了很多有著各自小缺點的“不夠好的”男性,且無論是互聯網還是觀眾個人生活,這些人看起來都有原型:用金錢名利追求別人不得就造謠的精英男性,有不堪過去卻能爬到高位的“立領大學老師”,用骯臟手段“叱咤風云”卻簡化為資本力量的高管……
出口惡氣的考量外,某種程度上這也是《愛情而已》的高超之處。有意無意的,劇中男性被分化成了兩種存在。一種是可愛的,也呈男子氣概,但總會用實力說話,知道如何尊重他人,有邊界感和正義感的可愛男性。另一種則是陰險的,以自我為中心的,幫助他人是以索取回報和建立廣施恩德形象為前提的,不如他意就是“讓他寒心”的倒霉胚子。
如果真的存在一個是不是因為性別輿論強勢,女性意識覺醒,女性才不想和男性戀愛的問題在部分人心中存在。《愛情而已》和更多觀眾的回答是,沒有誰是一生下來就一定討厭某個性別,我們討厭的是被社會文化合理化的,擁有那些倒胃口品質的人而已。
不可否認的是,作為都市喜劇,《愛情而已》固然還是有一些不太真實或普通人難以抵達的地方。雖然我們一時還不知道“朝哪個方向磕頭才能擁有宋三川”。但從提出真實的問題開始,當有這么多觀眾能聽懂梁友安在開始一段親密關系時的恐懼和猶豫,感同身受她在職場中進退兩難的人生階段,代入她總是在最有希望時備受打擊的疲憊處境。這也就越能說明,更多的國產劇受眾,比起動不動就顛覆世界的你情我愛和狗血,我們想要的不過是能從真實出發的安慰和治愈。
《愛情而已》能從慣用設定中走來,卻逃脫那么多俗氣的圈套,其深入人心的秘密或許也在于此。比起戲劇化,它總是選擇更真實的那一個。“姐弟戀”、“狗姐”、職場、運動、青春勵志都不能全面概括這部劇的內核。
不論如何,我們總算是能看到一個正常的“姐”,而非坐在高管職位上處理事務也“傻白甜”的設定。我們也總算看到一個健康正常的親密關系,在一起不能解決全部問題,問題也不來自于全然外界的誘惑和壓力。相比用婚姻和相愛程度一勞永逸解決一切,梁友安和宋三川也時時追問自己能不能接受心愛的人成長成其他樣子。女性的友誼就是真心希望彼此更好,以往打小三恨閨蜜的戲碼,不過是父權以自我為中心時開始的意淫……
故事的開頭,當兩個人失意的人走在一起,他們在一起與否并不能解決現實的困境。故事的結尾,即便他們在一起,也還是有分開和走散的可能。這才像更真實的流動的人生,沒有人會不害怕成為被拋棄和受傷的那一方,但我們只能盡力保證一切結束后,在不同階段人生里,回望對方留下的印證,我們覺得它是積極的,也帶給我們力量去開啟新的探索地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