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彭于晏是運動達人,更是很多人心中勵志的偶像。他常常鼓勵別人參與運動,鼓勵大家跑步,他說:“跑步其實很簡單,無非是左腳比右腳前,僅此而已,沒有什么難的。你工作很辛苦,996,沒有時間運動,但是如果你在開工前或是上班前,挪出時間,哪怕只做20分鐘的普拉提,或者是半個小時的跑步,或者40分鐘健身,當你完成了你的計劃,沖杯咖啡,自我檢視一下的時候,你會覺得‘我完成了!嗯,我今天不太一樣,有點自信。‘于是,今天你看到異性也有點自信了,看到老板也會覺得‘你說吧,沒問題,我已經很強大,我今天做了我該做的,我很棒,你說的這些打擊不了我。因為我規定自己40分鐘運動,都做到了,還有什么不能的呢?’可是如果你規定自己40分鐘運動,只做了5分鐘就說:‘哎,我不行了,我放棄了。’那這個就是你的問題了,因為你自己都沒辦法控制你自己,那你怎么能夠控制外界那些不確定的未知的東西呢?”
運動可以讓人變得更加自信,這與環境、家庭背景等因素都無關,是讓人由內而外散發自信的光芒。這是為什么呢?
圖片
首先,運動中能夠快速尋找到平衡與肯定的點,身體的肯定帶動心理的肯定,這是發展自我意識的基礎。
在運動中,每一次揮臂、每一次邁腿,每一次跳躍都需要身體找到平衡,在不斷的練習中,對平衡點和發力點的把握越來越熟練。不斷的嘗試和探索新的技能,可以提高身體平衡能力、敏捷度,拓寬身體的邊界,良好的運動能力會給人帶來一種“盡在掌握”的安全感。當我們發展身體的時候也是在發展自我意識感,身體不斷找到平衡與肯定,在這當中感受空間、力量與邊界,會讓我們在可控的范圍內與真實相遇,找到穩定的那個肯定的點,逐步形成良好的自我肯定的意識。
比如說,在崎嶇的地面行走,或是在巖石上攀爬,需要緩慢地全神貫注地,每一步都在尋找一個點,試圖抓住一個給他帶來平衡和肯定的點。這是在做決定,內在肯定自我的決定。
我在練習慢跑時,總是不斷地調整步伐、姿勢,關注每一步落腳時的身體感受,這讓我把意識放到自己的身體上,有意識的控制身體,體會步伐對身體的意義,這在平時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是很難得的感受。我非常清晰的感受到自己在控制身體達到良好的運動狀態,這可以減少運動后的疲勞感和關節磨損,我有能力做這些控制,而且效果很好。
在運動中獲得的自我肯定是確定的、有力量感的,不會輕易被外物所動搖。
圖片
其次,運動中更容易產生“我能”的感覺。
運動中,每一項小的成功都可以帶來“我能”的感受,這是樹立自信重要的基石。一系列小的成功經驗逐漸建立起強有力的自信。可以說,運動是最容易讓人產生“我能”的事兒了,從“我能做到”延伸到“我能堅持”,再到“我能超越過去的自己”,這些“我能”的感受具體而清晰。毋庸置疑,建立自信最簡單、最有效的切入點,就是運動。
小妍大學畢業剛剛進入工作單位時工作常常出錯,一些日常的小事也做不好,那段時間她非常自卑,總是覺得自己很笨,什么都做不好。在合租室友的帶動下開始跑步以后,以前不愛運動的小妍在跑步中找到自己“我能”的感覺,慢慢地,在跑步中建立的自信延申到工作中,讓她不僅順利融入到工作團隊中,還成了團隊中的骨干。在跑團里,似乎每個人都有深切的關于“我能”的體驗。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在幫助孩子建立自信的過程中運動總是有效的。無論是什么樣的孩子,總是能找到適合他的運動,讓孩子在運動中獲得的“我能的力量”會在生活中不斷被強化,形成正向反饋,從而影響孩子性格的形成。
圖片
再者,自信也受別人——尤其是重要他人——對我的評價是正面還是負面的影響。
運動是正向且受肯定的,堅持跑步,或其他運動往往在大家眼中是積極的活動,這在其他章節還會專門討論。你也許會想“日常跑步鍛煉是我自己的事兒,不需要被贊揚”,心理學家班杜拉認為,別人對我們的評價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也是自信產生的重要因素。大家對運動能力的贊美和肯定往往不是浮于表面,而是注重細節,并認同運動中堅韌的拼搏精神。被認同也是強化自信的力量。
圖片
最后,我們來說說以運動的形式,培養“無條件自信”。
耶魯大學著名的陽光心態,第一項就是“要無條件自信,即使在做錯的時候。”什么是無條件自信呢?無條件的自信源自你的存在價值,你本身就是有價值的,就是好的,不需要外界的支持,不受外界影響,就好像“骨子里就有的自信”。這與有條件自信、需要他人的認可、需要外界支持的工具價值截然相反。無論成功與否,無論長相如何,都不影響你的價值,自己的存在就是有價值的,不需要任何附加條件。擁有無條件自信的人,不會因為自己做錯了或做不到就自我攻擊、貶低自己,而是會更勇于嘗試和創新,相信自己可以的。
運動,尤其是跑步,是一個很好的認識自己和挖掘自己能力的過程,為培養“無條件自信”提供了條件。跑步中,成千上萬次的邁腿擺臂,一呼一吸中對自己的觀察、理解和支持,培養了耐心和意志力,讓與自己建立良好的關系,在困難面前不會那么脆弱。堅持運動,不斷突破自己的極限,認識自己、提高自己,讓我們變得更加自信,這就是跑步的力量!
作者簡介
曹麗娟,知名心理學家,心理咨詢師,心理教育指導師,國際RMT韻律運動訓練指導師,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研究生,大地英豪影視出版集團重點IP作家。人本主義和個體心理學踐行者,多年從事個體心理學在生活中的指導和解決方案。研究方向:關系理論、兒童心理學、認知發展、情緒管理和創新思維。在兒童運動發展、習得言語、情感人格等方面有獨立的研究成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