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前臨朐縣人民政府前的合影,看看有你認識的嗎?
(山東臨朐冶源街道井頭王治剛)
我偶然發現七十年前的一張老照片:在山東臨朐縣人民政府門前的合影,這張老照片是歷史的見證,促人追思,勾起諸多難忘記憶。我一眼就認出,前排(右一)是我大老姑家的三大爺韓福壽,臨朐縣冶源街道王家河村人,曾經在臨朐人向明任政委、開國上將王建安任司令員的八縱(二十六軍)任職,三大爺在戰爭年代的戎馬生涯中,不怕犧牲,作戰勇敢,屢立戰功。三大爺在戰場上身負重傷后,轉業回老家山東臨朐縣,在建國前后的臨朐縣政府任職,三大爺為臨朐縣人民政權的建立做出了貢獻。1950年1月5日,臨朐縣第一屆第一次各屆人民代表會議選舉巨佩之繼任縣長和13人組成的常務委員會,三大爺是十三名常委之一。
我又看到文友證明:中間戴軍帽的是縣長巨佩之(原名巨同善),巨佩之是向明(原名巨同璞)同志的二哥,他曾經任過魏今非的秘書、臨朐縣長、山東省人委辦公廳辦公室主任、山東省文史館副館長等職。
1949年3月,巨佩之擔任臨朐縣政府縣長,時值臨朐縣解放不久,瘡痍滿目,百業待興。1950年11月24日,臨朐縣政府改稱:臨朐縣人民政府,巨佩之擔任臨朐縣人民政府第一任縣長,在3年多的任職期間,他領導縣政府與全縣人民,在結束土改的基礎上,恢復發展生產,興修老龍灣引泉工程,增加烤煙種植面積,推廣桑蠶良種。同時,千方百計創辦學校,組織學齡兒童入學外,還大辦冬學和識字班,開展掃盲運動,大力促進發展了臨朐縣的文化教育事業。
我從小時候記事起,就聽說韓福壽三表大爺曾經當過八路軍,他卻從未當面提起過,更沒提到過當年戰場上的事情,可能戰爭太殘酷的原因吧。三大爺和藹可親,也很幽默,我小的時候,他曾經教給我做玩具刀。三大爺不管多么忙,都堅持自己走親戚看望老人。甚至,在我奶奶去世后,三大爺同我八十多歲的韓福堂大爺堅持老兄弟兩人一起去親自做公事(拜祭),執意不讓年輕人代替,被鄉鄰親朋傳為佳話。在民間,流傳著許多韓福壽三大爺在戰場上浴血奮戰、奮勇殺敵、出生入死的故事。
2019年正月初八,我曾經去看望過為臨朐縣抗戰烈士張維吉護墓72年的牛余慶老人。據我考證,這位臨朐縣冶源街道赤良峪村的烈士張維吉同我三大爺參加了八路軍同一支部隊。在真實的戰場上,不管身體哪個部位中彈,基本都很難存活下去。首先,子彈具備極強的穿透力,它只要擊中人,就會讓中彈者疼痛難忍,喪失活動力,再被子彈擊中的可能性增大。那時的醫療水平也極為簡單,戰場上中彈后通常只能進行簡單的包扎,甚至連止痛和消炎的藥品都沒有。三大爺在戰場上英勇殺敵,他的腿部和腹部都被炮彈、槍彈所傷,幸運的是搶救過來了。他腹部內的彈片手術后取出來了,腿部內的彈片因為手術風險極大,一直到去世,也沒有取出來。三大爺從戰火中走來,經歷過生死磨難,步入老年后舊傷又復發,非常痛苦,他卻樂觀豁達,不以為然,積極向上,讓人欽佩不已!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這張老照片已經七十年了,諸多往事,已在時間的長河里變成追憶。謹以此文紀念臨朐縣人民政府第一任縣長巨佩之、我大老姑家的三大爺韓福壽和所有老革命前輩們!
(請大家仔細辯認一下這張老照片,看看有你認識的嗎?七十年過去了,照片上的當事人,還有健在的嗎?)
(老照片上的巨佩之縣長,若健在是118周歲;我的三表大爺韓福壽,若健在是99周歲。)
【作者簡介】王治剛 筆名致罡,山東省青年作家協會會員 ,中國現代作家協會會員,山東省臨朐縣井頭村人。從事營銷工作,業余酷愛讀書,喜歡寫作,主要文學作品:《月是故鄉明》、《懷念我的奶奶》、《奮斗》、《探訪朐山村》、《中國神秘的朐氏》、《中華逄氏尋根地》、《闖山西》、《闖關中》、《闖關東》、《下南湖》等散文隨筆,專長于山東移民文化研究,為在外的山東移民和烈士公益尋親二十多年,山東電視臺、山東商報等多家媒體采訪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