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檻
在歌于斯這幾年的線下聚會上,我發現身邊剛剛接觸HiFi器材、或者從隨身轉到臺式設備的小伙伴,對大耳如何選擇這個問題的態度都很謹慎。怎樣選擇大耳,確實是一個值得商榷的話題。尤其是使用隨身設備的燒友,他們現階段持有的播放器可能沒法與喜歡的大耳適配,導致了很多小伙伴在選購大耳時無從下手。就目前HiFi圈的狀態來看,玩大耳的門檻要比塞子普遍高一些。
這里說一個我身邊朋友的真實案例,他有一陣像著了魔一樣,要弄個大耳機來聽歌,在網上搜索相關評測后,確定好要購入的耳機。然后他興高采烈地去實體店進行了一番試聽,喜歡得不得了,交錢提貨,心里想著這回能好好地在家享受音樂了。可結果,不到一晚上就要出掉,我問他為什么,他回復我說耳機拿回家后,搭配自己持有的器材,播放出來的聲音與實體店里的差距太大。
上面的例子,不是個案,我遇見過好幾次類似的情況。在實體店搭配旗艦大耳的設備,經過多輪不同器材間的搭配測試,最后會呈現出一個相對完美的聲音。其中不乏一些比較昂貴的器材,可能價格已經超出很多燒友的承受范圍。耳機有較高的上限固然好,但我認為有一個容易讓人接受的下限也同樣重要。就我目前身邊小伙伴的實際情況來看,他們從隨身轉臺機的過程中,喜歡用便攜播放器驅動大耳。如果一個大耳具有較高的下限,搭配一些隨身器材或者小型臺式設備,便能呈現出讓人感到舒服的聲音,想必對于更多燒友而言,是一個更容易接受的入門選擇。
性格
耳機與人一樣都有性格。我們日常生活中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這些人中有些人可能與你的性格相投,有些則合不來。換作耳機也一樣,對于同一副耳機,有人覺得聲音很一般,有些人覺得這就是可以退燒的聲音。我喜歡一些老耳機,雖然有些老家伙在技術層面、物理參數上比不上一些新出品的耳機,但在聽一些老歌時就很容易打動我,可能這就是性格相投吧。其實很多人在選購耳機時,只是簡單試聽了一首歌曲,便喜歡上了,有一種一眼萬年的感覺。
耳機擁有怎樣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會有怎樣的受眾面,聲音均衡耐聽的雜食,清新亮麗的就有一些“女毒”屬性,大氣沉著的適合聆聽器樂。無論耳機的聲音是哪種類型,能讓大多數人接受,它就是一副合格的好耳機,如果再輔以較好的下限,讓更多人只用較低的成本,便能享受到美妙的音樂,那這副耳機極有可能成為大家口中津津樂道的經典型號。
主角
飛傲FT3的驅動門檻并不是很高,但在驅動力足夠的狀態下,它能呈現出讓人印象深刻的聲音,由此可以看出,FT3是一副具有良好下限,同時具有不低的上限的耳機。FT3聲音打磨得很細致,低頻與瞬態上的表現更為亮眼,如果你聽到它真實的聲音,會發現FT3是有一定熱情性格的耳機。
在詳解它之前先來看看FT3的具體參數:60mm鍍鈹懸邊+DLC球頂振膜動圈單元、350Ω阻抗、102dB(1Vrms)靈敏度、7Hz-40Hz頻響范圍。是不是在看到這些數字時,大家覺得它應該不易驅動,其實最早我看見FT3參數時,與大家的想法一樣,但一番體驗后,我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大家,FT3絕對沒你想象中的那么難伺候。換句話說,它沒有那么高的門檻,如果你用一些中端價位的播放器驅動FT3,也能獲得不錯的聽感,只不過這種狀態下的聲音不是FT3的完全體。
再來看看FT3的其它信息:非對稱性內外磁回路系統、開放式聲學結構、平行耳道發聲設計,這些專業術語無法讓人直觀感受到這款耳機的聲音。但從FT3整體聲學設計思路上可以看出,飛傲是想讓它有更大的聲音寬容度,用熱情的狀態感染你,更快地接受FT3的聲音,從而喜歡上這款開放大耳。
大耳的佩戴舒適性一直是很多人關注的重點,FT3使用了大量鋁合金材料,重量控制得不錯,佩戴時并不會很壓頭。FT3配備3軸自適應轉向佩戴,可以很好地貼合面部,并且不怎么夾頭,這一點對頭大的小伙伴來說十分友好。
FT3附送兩幅耳罩,材質分別為麂皮絨與蛋白皮,玩過大耳的小伙伴,應該都有換耳罩來改變聲音的經驗。
關于FT3更多的客觀內容,請觀看我的開箱視頻:
養成
因為FT3在振膜邊緣使用了鍍鈹懸邊,加之350歐的阻抗設計,我做好了長久煲機的準備。其實煲機對我來說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有一種做任務逐漸養成的感覺,而且我最早玩AKG耳機時,在燒友間流傳一句很經典的話:“兩千小時后,才是它真正的聲音。”雖然這句話里的玩笑成分很大,但足以證明煲機對聲音的影響。FT3從開聲時就能讓人感受到力度十足且恰到好處的低頻、從容穩定且響應迅速的瞬態表現,并且隨著煲機時間的增長,FT3聲音的均衡性也隨之顯現,三頻表現更為從容,不過這也是飛傲耳機調音的“看家本領”。
當我們拿到一款新耳機時,多給它和自己一些時間,讓磨合期長一點。可能最初那些讓你“中毒”頗深的耳機,隨著時間的推移,你會覺得你只是一時“沖動”,反而是那些讓你一開始覺得并不“討喜”的耳機,聽著聽著你就慢慢發現了它的“優點”,經過一段時間后,還有點“離不開”的感覺了~
聽感
經過一段時間的煲機,FT3的聲音給人一種落落大方的感覺,聲底扎實,并不拘泥于還原某種特定類型的音樂。不過從個人喜好的角度出發,我更喜歡用FT3聽泛流行樂,恰到好處的氛圍感加上規整自然的聲場,讓人覺得很舒服。
在FT3的三頻表現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的低頻,因為它使用大尺寸單元的關系,在驅動力良好的情況下,FT3有一種力道很足的低頻,并且帶著一點擴散感,但沒有影響中頻,中頻依舊用良好的密度還原人聲,高頻部分則自然且順滑,整體聽感暢快且不失細膩,但在極高頻部分缺少一定的潤澤度。在三頻穩定分布的情況下,當你初聽FT3,可能覺得它聲音沒有很強的感染力,但只要耐心聽下來就會感受到這款耳機絲絲入扣的聲音細節和穩健扎實的聲音功底。
FT3的聲場較為規整,我本以為它會是那種放得很開的類型,也可能是較大面積的“風火輪”與網罩內一層細沙網的設計擋住了一部分空氣的傳動,讓它更接近半開放式耳機,使得FT3在聆聽一些大場面的古典樂時器樂表現相比那些旗艦開放大耳略顯緊縮,不夠從容開闊。但好在FT3的器樂有不錯的精準度,三頻分布均衡,像我這種平時聽人聲比較多,偶爾用器樂調味的聽音喜好,FT3剛好可以滿足我的需求。
雖然FT3在低頻上表現可圈可點,但不要認為它是一款只能聽“動次打次”類型音樂的耳機,相反我覺得FT3對人聲的演繹拿捏得恰到好處,不諂媚、不貼臉,聲音有一定厚度,聽起來別有一番“風味”。
搭配
在飛傲產品體系里,挑選與FT3搭配的器材是件繁瑣的事,畢竟飛傲旗下的產品線很豐富,涵蓋了很多類型的HiFi器材,播放器里可以選當家花旦M15S或者試音神器M11 Plus,跨界器材可以選擇大耳好搭檔M17或者高性價比的Q7,臺機范圍內可選擇入門小金剛K7或全能好手K9 Pro,最后別忘了還有飛傲HiFi桌搭的核心部件——R7。你看,只在飛傲自家產品線里,就有很多器材可以與FT3進行搭配組合。
我這次用隨身與臺機兩個層面的器材來與FT3進行搭配,隨身部分選擇的是M11S與Q7,臺機選取R7與K9 Pro(K7友情出鏡)。
隨身+FT3
M11S是一款性價比極高的進階播放器,而且平衡端的聲音很能打。我把M11S調到高增益,用它的平衡端來驅動FT3,可感受到這套組合的人聲的線條感很足,位置略靠后一些,聲場不是很開闊,M11S并不能將FT3的聲音驅動到理想狀態,但聲音不是那種很孱弱的類型,如果增大輸出聲壓,即使在驅動力不足的狀態下,FT3依舊可以是較為“健康”的聲音類型。
換手機藍牙連接Q7來搭配FT3,打開Q7的大耳模式,在前端驅動力相對充足時,我們可以感受到FT3的聲音變得飽滿了一些,包圍感上了一個臺階。在推力增大時,FT3的低頻量感隨之變多,彈性也增強了。但整個瞬態表現上還是有些欠缺,不夠暢快。
我用M11S通過USB連接Q7,驅動FT3,聲音有一定提升。這是我比較推薦的隨身捆綁玩法,能更好地開發出Q7與FT3的潛力。如果單從隨身器材的層面來講,M11S+Q7的組合可以開發出FT3的絕大部分潛力了,這套組合的聲音飽滿有力,但這部分音質的提升,是以犧牲便攜性換來的。
如果用驅動力較為充沛的隨身器材來搭配FT3,可以聽一些人聲,聽器樂會讓人覺得音色不夠飽滿。如想用Q7來驅動FT3,建議給Q7配上PL50線性電源,聲音的純凈度會更好。
臺機+FT3
作為飛傲HiFi桌搭中心部分的組件,R7具有很強的可玩性,且聲音穩定自然(關于飛傲R7的詳細解讀,請點擊:【耳邊評測】打破界限——飛傲R7桌面高清數播解碼耳放一體機)。常使用R7時,會為它配上PL50線性電源,配備了較好電源的R7在聲音的信息量與動態上有明顯提升。R7+FT3的組合很可能會成為很多剛入坑燒友們購入器材的首選。這套組合在聲音的穩定性上有著不錯的表現,扎實耐聽,細節豐富,基本可以展現出FT3的原本聲音框架。我不建議用R7超級大耳模式來驅動FT3,聲音細微處略顯毛躁,犧牲了一些耐聽度。
我選用K7或K9Pro來驅動FT3,是有一點小心思的。K7是我比較喜歡的一個小器材,很適合放在桌面上來使用。當我用K7驅動FT3時,這套組合的整體聲音表現還算及格,該呈現的音樂細節沒有缺失,聽一些泛流行樂時還能感受到一些“毛茸茸”的感覺,讓人覺得聲音很溫暖。驅動力足夠的情況下,FT3的低頻表現會上一個臺階,如果你想著重開發FT3的低頻,可以考慮用K7與FT3進行搭配。
換K9Pro驅動FT3,可以明顯感受到FT3的聲音變得“冷靜”了一些,聲場更為開闊,器樂間的距離更容易讓人感知,器樂的結像大了一些,瞬態更為暢快。這套組合適合聽一些小編制與古典樂。
經過我的測試,如果你想與我一樣用小型桌面器材來驅動FT3,是可行的,即使你只想用隨身器材來搭配FT3,也是可以的,不過要增加一些BUFF。
待續
R7+FT3+SP3是飛傲近期推出的HiFi桌搭,也被燒友們喜稱為“萬元聽音”組合,相對萬元級的播放器,這套組合有更大的聲音優勢。目前為止我已經體驗了R7與FT3兩款產品,R7功能豐富,FT3穩定耐聽。如果單獨把FT3作為一款大耳與臺式HiFi系統進行適配,FT3所呈現出來的聲音,也絕不會讓眾多燒友覺得踩坑了,畢竟它有了較好的聲音下限,并且把驅動門檻做得盡量低。這樣一副聲音穩重、扎實的開放大耳,還蠻適合長時間使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