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講武堂成立于1909年,創辦人有李根源、高爾登、張毅等,其中李根源貢獻最大,影響最深。
李根源先生畢業于日本振武學堂與士官學校,后來他曾出任過大漢軍政府軍政總長兼參議院院長等職務,他還擔任過一天的中華民國國務總理。1909年8月,云南總督沈秉堃召見李根源,并委任他為云南講武堂監督兼步兵科教官,“監督”這個官職相當于現在學校的副校長。1910年,李根源升為校長,也就是當時的“總辦”。云南講武堂分四個兵科:步、騎、炮、工,學生分甲乙丙三個班,甲、乙班訓練現役軍官,學期是一年,丙班主要招收16—22歲的具有中等文化以上、身體強壯、品行端正的社會人士,學期達三年之久,當時朱德被錄取到丙班步兵科學習,是第三期學員,從丙班走出的朱德、葉劍英等49位將軍與元帥,都是中國近現代史上叱咤風云的人物。
具有“護國軍神”之稱的蔡鍔將軍當時兼任云南講武堂的老師,他在任教期間寫的《曾胡治兵語錄》深受學生們的喜愛,1924年,黃埔軍校成立的時候,蔣介石曾經將《曾胡治兵語錄》作為教材使用。
韓國首任總理李范奭也是講武堂的學生,李范奭進云南講武時十分秘密,他15歲來中國,曾擔任過韓國復國運動領袖申圭直與孫中山之間的交通員,當時韓國臨時政府要求中國給他們培養一批軍事人才,孫中山就向唐繼堯將軍打了招呼,通過秘密渠道讓李范奭進入了云南講武堂。他被分到了騎兵科,起初成績不理想,但經過他刻苦努力的學習,終于取得騎兵科第一名的好成績。1919年,被日本軟禁的朝鮮國王高宗去世,引發了韓國反日的“三.一”運動,李范奭急于投身反日事業,迫不得已向唐繼堯寫信申請回國,唐繼堯接到信后,派副官直接到學校找到李范奭,說明了唐繼堯的態度:你們想打倒侵略者,建立獨立的國家,我們永遠支持,如果你們需要回來讀書,什么時候都可以。于是,李范奭對學校感恩不盡,離校后,他在中朝邊境地區組織游擊隊,武裝抗日,1920年10月,他指揮的青山里戰役,重創日軍數千人,成為朝國復國歷史上的經典戰役,后來,他又加入蘇聯的遠東紅軍,被稱為“韓國的恰巴耶夫”,他還在東北隨馬占山抗日。1948年,大韓民國成立,李范奭出任國務總理兼國防部長,他帶著感恩的心,在大韓民國成立文告中,對已故的唐繼堯將軍列名致謝,唐繼堯成為88位大韓民國建國勛章獲得者之一。
除了李范奭之外,韓鮮人民軍總司令崔庸鍵元帥、越南臨時革命政府主席武海秋等都畢業于云南講武堂,他們進入講武堂都是保密的,只有唐繼堯本人知道,教官都不知道。
1924年,黃埔軍校的校長蔣介石向唐繼堯求助,唐繼堯派王柏齡、林振雄、葉劍英等擔任教官,王柏齡擔任黃埔軍校教授部主任,林振雄任管理部主任,葉劍英任教授部副主任。黃埔軍校的教材大部分都來自云南講武堂,1935年之后,云南講武堂改為黃埔昆明分校,1938年1月,又改為黃埔五分校。在抗日戰場上,這些從軍校走出來的軍人們,遠征奔赴抗日前線,參加了血戰臺兒莊戰役,重創了日軍。
雖然歷史的硝煙早已散盡,但我們要永遠記住對中國歷史產生重大影響的云南講武堂和從這里走出來的軍人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