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眾所周知的破窗效應:一棟建筑的一扇窗戶玻璃被人打破,如果這扇窗戶沒有得到及時修繕,那么很快,其余的窗戶玻璃會逐漸被破壞。到了最后,這棟建筑所有的窗戶玻璃都會被人破壞。
破窗效應揭示的是人“法不責眾”的從眾心理:反正玻璃已經被打破,也不在乎多我一個;反正我不是始作俑者,該懲罰也不是我的責任;反正有那么多人都在破壞,總不至于把所有人都抓起來吧。。。如此等等,美好的東西最后被破壞得千瘡百孔。
這個世界所有好的環境及好的規則最終為什么會被破壞呢?就是因為第一扇窗戶被打破后沒有得到及時修繕,為后來的第二個第三個破壞者樹立了一個惡劣的榜樣:原來,破壞者是可以不被懲罰的。
那么,如何杜絕破窗效應被無限擴大呢?
一是需要加強公眾的道德教育。道德是維持這個世界的根本法則,“勿以惡小而為之”,讓更多的人加入做好事的行列,推動整個社會道德的進步。
二是需要加強法制建設。法律是維護社會環境的最低底線,對于突破這個底線的一切行為給予嚴懲,沒有“法不責眾”一說。如此,讓先行搞破壞的得到應有的懲處,也讓后來者不敢以此為榜樣進行惡劣效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