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中,女主盛明蘭的父親盛紘出身并不算好,庶出的他少時和生母一同遭受父親其他側室的打壓。好在有嫡母盛老太太憐憫,請人授學,才有了后來的風光。
與之相對的是盛紘的四女婿,墨蘭的丈夫,明蘭的四姐夫梁晗,卻是侯府嫡子,生母強干,可謂含著金鑰匙出身。
月小牙之前寫過文章:《知否》明蘭四姐墨蘭的丈夫梁晗并不壞,只是和許多男人一樣蠢。
這篇文章里,通過盛紘和梁晗翁婿對衛小娘之死的不同表現來說明,盛紘這人冷血自私,梁晗雖然風流又自詡聰明,但從他指責墨蘭母女害人命,說明他人品還不錯。
可問題來了,為什么出身和人品都不好的盛紘,后來日子越過越好。而梁晗的下半生卻不容樂觀呢?
第一,兩人對母親勸告的反應不同。
盛紘雖然和嫡母盛老太太不是親母子,盛紘這個人也有些糊涂,但關鍵時刻,他卻總能聽得進盛老太太的話。
比如由盛老太太決定撫養明蘭,盛紘為孩子請老師、設私塾,請孔嬤嬤教盛家未婚姑娘禮儀,這些雖然是盛老太太的主意,可盛紘都采納了。
反觀梁晗,他不僅是吳大娘子的親生骨肉,而且從吳大娘子揪耳朵的情節來看,母子倆感情親昵。可吳大娘子勸梁晗娶明蘭,遠離墨蘭的話,梁晗不僅不聽,還反其道而行之。
要知道,盛老太太和盛紘除了沒有血緣的羈絆和親昵,關鍵是盛老太太和盛紘中間還有心懷不滿的王大娘子,不尊重盛老太太的愛妾林小娘。母子倆之間隔閡重重。
可也正因為這樣,所以盛老太太和盛紘說話時,會注意方式方法。話語不多,但往往一針見血,一字千鈞。
比如盛紘被皇帝留在宮里后回家,盛老太太看盛紘的模樣就知道庶子心情不好,并沒多問,避免讓盛紘難堪。
可面對明蘭姨媽提出撫養明蘭時,盛老太太瞬間看破衛姨媽的真實目的是讓盛家善待明蘭,于是順勢提出由自己撫養明蘭。
一心想讓嫡母撫養墨蘭的盛紘當然反對,更何況如蘭也在備選之列。
盛老太太卻立即聯系實際進行反駁,還連唬帶嚇地提醒盛紘,如果不及早解決問題,盛紘的前途都可能受到影響,嚇得盛紘趕緊同意。
反觀吳大娘子,她雖然是為了兒子梁晗操碎了心,卻無法讓兒子信服自己的觀點。最終,梁晗不僅沒娶到明蘭,還被逼娶了吳大娘子最不喜歡的墨蘭。
提起父母,很多人都以為只是生養孩子。但別忘了,聰慧的父母,還會是孩子指路明燈,讓孩子終生受益。
第二,兩人正妻的品性不同。
盛紘的正室王大娘子,雖然魯莽愚昧,可心地善良。雖然一點小事就能讓她像炸了窩的母雞一樣,一蹦三尺高。但本性善良,冷靜之后,還會為背叛過自己的丫鬟求情。
反觀墨蘭,看似柔弱,卻做著極惡毒的事。問題是惡毒就算了,偏偏還蠢。
墨蘭如果聰明,她就算再嫉妒,也會為妹妹嫁高門而高興。因為娘家人嫁高門,意味著自己可以跟著沾光。
甚至墨蘭再聰明點,她可以利用和明蘭的關系、顧廷燁的資源,為丈夫梁晗撈一個好差事。也許風頭沒法蓋過顧廷燁,但至少能震住梁晗的庶兄,讓自己生活得安穩些。
可惜墨蘭沒這個腦子,只忙著用自己的標準來計較自己是否體面,遭遇眾叛親離還被蒙在鼓里。
第三,盛紘和梁晗的主要精力花費的方向不同。
盛紘這個人,你可以罵他自私冷血,說他糊涂。但起碼他在事業方面,是可以的。
除了有盛老太太為他請夫子授學,盛紘自己也用功讀書,并成功考過科舉,謀得體面職業,養活了一大家子。
而梁晗呢,他的確含著金鑰匙出身不假,可他沒法繼承爵位,這意味著他未來不明朗。
重要的是,《知否》里不少勛爵人家的公子,比如出身最好的齊國公獨子齊衡,和梁晗同為侯爵嫡嫡子的顧廷燁,他們和梁晗同樣出生富貴,卻都為了前程而用功苦讀。
甚至顧廷燁科在科舉夢斷后,縱然短暫迷茫,可轉頭就在明蘭的點撥下,隱姓埋名去從軍,吃盡苦頭,換來體面前途。小公爺也在名落孫山后,繼續發奮,終于二戰圓夢。
顧廷燁和小公爺為前途為家人苦苦用功,不屈不撓,反觀梁晗,整部《知否》似乎都沒見到他用功讀書。他的精力,似乎都放在了男歡女愛中。
可是,梁晗一不能繼承爵位,二是兄弟不睦,也沒有找個可倚仗的岳家,一旦父母歸西,他瞬間就風光不再。
在這樣的情況下,梁晗居然沒有危機意識,不為前途發奮,反而將對妻子的不滿轉為對丫鬟的風流,毫無進取心又鬧得家宅不寧,他又怎么能過好自己的下半生呢?
我是元氣女文青月小牙,做娛評中的泥石流。原創不易,侵權必究。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你怎么看盛紘和梁晗結局的不同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