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要插隊” “我們四川人不是好惹的”
剛剛過去的這個五一黃金周,當時正在橫店某景區門口排隊的袁先生(化名)一定是嚇懵了。沒想到自己的一次好心而又正當權益的提醒“不要插隊”,竟然遭到了婆孫倆的瘋狂怒懟,咆哮。
網友們更是驚呼:“這也太囂張太跋扈了”
事后,當事孫女發長文解釋自己不是插隊,是“平移”(從年卡、團隊通道上平移到散客通道上),更是遭到了網友們地一致嘲諷和指責,“平移不就是插隊嗎!”并且橫店影視城的工作人員事后也通過媒體發聲“平移仍舊屬于插隊”
這件事情在網上沸沸揚揚了將近一個禮拜,以為就這樣過去了。
沒想到法學專家李玫瑾又站出來發聲稱“婆孫插隊事件不屬于社死”
概括教授的觀點是:
1.插隊事件不屬于社死,是社會一種契約的自發守護!因為涉事者行為傷的不單單是排隊的一行人,還關乎整個社會秩序和每個人的利益。
2.不能容忍涉事者錯上加錯,不僅插隊還要霸王威。
3.要想不社死,只能是真誠道歉。
觀點雖然不新鮮,
但也可謂是一針見血,犀利地總結了之前網友們的共同感受:“插隊,還要狂飆。事后又不肯道歉簡直是不可理喻!”
其實,在李教授發言之前網友早就對婆孫倆的行為表現出了自己鄙夷的態度,并對其展開了深扒模式。
一、
首先有四川網友不愿意承認她倆是四川人,說她們只是會說四川話而已。還有四川網友自我安慰和調侃道“你是四川的,但不是我們縣的,也不是四川其他任何縣市的”
更有四川當地媒體還耍起小聰明,將原視頻中婆婆說的“我們四川人不是好惹的”那句話剪掉,并設置“金華兩母女插隊被制止當場發飆”話題來轉移視線,混淆視聽。
為此,遭到了金華當地媒體的激烈回懟“全網都知道此母女是四川人,四川觀察就是不愿意承認她倆是四川人,非要說成金華母女”
總之,一夜之間這對插隊婆孫成了沒人愿意認領的孤兒,誰都不想和她倆扯上什么瓜葛,即使確實是自己的老鄉也都不愿意承認。
而且據說,就連國外的網友們也都對婆孫的插隊加狂飆的不文明行為進行了口誅筆伐!
二、
隨即,婆孫的過往也被一一扒出,幾乎都是一邊倒的負面的評價聲,簡單總結為
01.婆孫倆是四川都江堰人,婆婆70歲是退休國企干部,孫女是人民教師,居住在重慶某小區。
02.婆婆在工廠工作期間就是一個令人頭疼的硬茬,凡事如果不符合她的心意就會鬧事,愛胡攪蠻纏。
03.退休后性格也沒有大的改變,依舊是非常強硬和蠻橫,與物業、居民之間的矛盾不斷,很少人愿意與她打交道
04.孫女受婆婆言傳身教的緣故,也非常的不好相處。
05.婆孫倆經常會因為買到一件不稱心的商品而相互埋怨;商品稍有瑕疵就會殺回馬槍過去和店家撒潑、喋喋不休,超市或者菜市場老板不勝其擾總是匆匆退款了之。
06.甚至孫女的現任老公是孫女通過插足他人戀愛上位的,當時婆婆也對孫女老公前女友說“我們不是好惹的”
三、
事后,婆孫的行蹤被網友偷拍。
網友描述稱婆孫在事發的第二天找賓館入住被拒,以致晚上9點多了還在街上漫無目的地游蕩,顯得很孤獨無助。
緊接著,又有網友爆料婆孫倆到了桂林。
兩人口罩捂得很嚴實,見人就低頭,婆婆眼神呆滯、一臉落寞,孫女更是一副拘謹木訥的神情,很緊張的樣子,吃面時筷子都拿不穩了。
一句話結語:
總之婆孫的插隊+狂飆行為顯然是令人所唾棄、不齒的。但顯然她倆也為此付出了代價,遭到了網友們的一致譴責和聲討,想必此時的她倆也已經認識到錯誤并深刻地吸取到了教訓。
至于要不要還大家一個道歉,我想也不必再深究。因為就像這位網友說道的“如果能起到制止插隊的行為,其社會價值不可估量”
也如另一位網友說的“現在網絡太發達了,無論好事壞事都會被無限放大,這何嘗不是一種社會監督呢”
【總之,通過此事件,每一個人都需要警醒:“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