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樂容,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成功保研至上海外國語大學
獲第五屆“普譯獎”全國大學生翻譯比賽二等獎,第二屆“普譯獎”全國大學生英語寫作大賽一等獎(第七屆“普譯獎”全國大學生翻譯比賽正在進行中~)
Q&A:
Q:為什么會選擇上外呢?
上外是我高中以來就確定的夢校,我準備保研的時候就一門心思沖上外了。大家們可以先明確自己最想去的學校,然后再多報兩三間學校保底。
至于擇校,可以先去了解一下每間學校該專業的培養方案/培養大綱(上學校官網找或者咨詢學長學姐)看看課程設置和培養理念是否合適自己。就拿口譯MTI為例,北外和上外的培養方式就有很大不同,我覺得后者跟我本人對口譯學習的認識更加一致,所以直接排除了北外。
Q:在準備保研的過程中遇到什么困難呢?是怎么解決的呢?
最大的困難就是提升中英雙語的口語水平。大三下學期一開始的時候,我是打算報筆譯的。當時我對自己的口譯毫無信心,不愿意開口,也幾乎沒有任何中英口語練習,可以說差到還沒有到入門的那種水平。但是后來我看到經驗帖說,哪怕是報筆譯,一些學校還是要考口譯視譯或者英文演講辯論等形式,意思是說一定是要求你開口說英語。所以沒辦法,我就只能逼著自己開口練口譯。
高強度練了一個月后,我發現自己的口譯表現有了明顯進步,就動了要不要試著去報口譯的心思。然后我找了傅艾Ivy老師商量,聊完后我有了更多信心,決定報上外口譯。所以,我覺得如果大家有什么困難和問題,可以多跟老師聊一下。因為老師的見聞和經驗比我們豐富得多,看問題的那些視角跟我們同學也不一樣,可以給我們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去準備。
Q:可以用幾個關鍵詞總結自己的保研經歷嗎?
第一個是充實。雖然前幾個學期也經常泡在圖書館,但是大三下學期簡直可以說是每天無論節假日都住在圖書館里了。沒課的話可能從早上八點多一直待到晚上快十一點。圖書館沒有地方開口說話,只能在負一層那種又吵又破、蚊蟲又多的環境去練口語。雖然有諸多不便,但過程真的挺充實的,每天按計劃練口筆譯,并在各種碎片夾縫中完成我另一個專業西班牙語的功課。每天這么堅持下來,當我感受到自己的口語從說不出一句“人話”的程度到一個質的飛躍,還是很有成就感的。
第二個詞是堅定。就是從確定保研的時候我就定了要沖夢校上外。如果同學們報的學校比較多,備考時可能會有點無從下手的迷茫,因為不同學校的考核內容和形式是不一樣的。所以最好先定下自己最心儀的學校,圍繞那一間學校的要求為主準備考試,其他學校放次要位置。比如上外考查的是三分鐘的中英+英中無筆記復述,所以我90%的準備時間都是在練無筆記復述。至于北外和外交學院,會考即興演講、辯論、問答、短交傳等等,但我沒有花太多時間特地去準備或者練習。因為備考的時候你會發現,無論你練的是無筆記復述還是即興演講,實際上我們是在不斷地去接收新的知識、鍛煉語言能力,雖然考查形式不同,但只要水平上去了,就無所畏懼了。保研就是一個不斷突破自己、無上限地提升能力、把自己變成一塊海綿一樣吸收知識的過程。我之所以提到堅定,就是希望大家在廣撒網的同時,分清主次,否則在時間分配上面會很匆忙慌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